分享

刘小羽 || 祭母文

 艺笋 2021-04-06

祭母文

冬去春来

公元2001年12月26日(农历11月12日)是慈母与世长辞的日子,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妈妈,当我匆忙赶到家时,您已去了,院子里、屋子里挤满了人。我飞奔到您的床前却看不到您的容颜,床上一床单裹着的躯体,那是您吗?掀开单子,我看见了您被病痛折磨的脸,微微轻张的嘴,禁闭的双眼,我的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妈妈呀,我们分别只有那么短暂的三天!我触摸着您仍然温热的心口,依然和顺的双手,我多想摸到您的心跳,摸到您的脉搏,可这一切都是徒劳。妈妈,您就这样离去了吗?

三天前,我要回婆家了,是您拖着病体送我上路,直到车要走了,您还站在寒风里目送我好远好远。没想到那天的暂别竟成为今生的永别!我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要回那个遥远的家?为什么不守在您身边?哪怕什么也不做,只陪您度过每一个撕心裂肺般病痛的日子也好呀!我一次次的忏悔,可又有什么用呢?假如我在,妈妈,您肯定没事的,是吗?我再次在心里咒骂着自己,这个不孝顺的东西!糊涂的傻子!

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可是,妈妈,您只有六十二岁,操心了一辈子,还没有享一天的福就这么快的走了,留给儿女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和追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拿此话来形容您的一生,一点儿也不过分。记得您曾对我讲过您的幼年时期,外祖父被抓去当壮丁,您和外祖母相依为命,苦度时光。后来,外祖母带着您改嫁,所幸继外祖父对您和外婆都还不错。可外婆却一直身体不好,您每日除上学外还要照顾她,每天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总是躺在床上的妈。长大后为孝顺母亲,拒绝了那么多好人家好男儿的追求,留在了本村,给没本事、很穷、脾气坏、成份又不好的父亲结了婚。接下来就是长达十五年生儿育女艰辛历程。在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岁月里,您比任何一个人受的苦都多,白天既得下地劳动又得照顾年幼的孩子,还得看奶奶不知为何就拉长的脸,晚上纺花织布到深夜。这且不说,,刚烈的您,硬是不向“红得发紫”的红卫兵低头,可也因此受了更多的苦。后来,土地下放,人民当家做主,情况有所好转,你又要为我们上学而忙碌,忙完家什,一手抱着小的,一手教大的做功课,实指望儿女长大后有所出息,可一个个都让您失望了。(说到这里,最对不起您的该是我了,我真后悔高中三年没有好好学习,更后悔为啥不再复习几年?)在此期间,还四处张罗着为哥哥们娶媳妇,您的标准,多半是要女的长的好看些(所幸三个嫂子和弟妹都十分标致),一个个都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穷人家办事难)。至于我和姐姐的婆家更是让您操碎了心,可是又都不如您的意,最让您失望的还是不争气的我了,十年寒窗,学的诗书礼仪都哪里去了?那么没水准,没眼光,瞧上了这样一个人,那样一个家?我谢绝您和所有人的解劝,毅然来到如此遥远的庙沟,而一无所取。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对不起您,现在我后悔极了,终于明白了您的苦心。不过,您放心吧,我一定凭自己的力量,力求过上好日子!


妈妈,好不容易等到儿女都已成家,妻儿、子孙环绕膝前,该是您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而您为什么却又这么快的走了?妈妈,任灵前儿女们声声哭、点点泪您都无动于衷了吗?守孝的第一天,我无数次触摸您余热犹存的身体,多么想您听见了我们的喊叫而慢慢睁开眼,站起来呀!以后的几天里,只是静静地看着您,回想着您受苦受难的一生。我的眼里有泪、有悔,也有恨,每想到您为我们,特别是为我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流泪,每想到三十年来,特别是我结婚这五年来没为您尽一点儿孝心就后悔,每想到这可恶的世界、可恶的病魔夺去了您年轻的生命就憎恨。

人们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看来苍天果真无情,连妈妈这样的好人,它也狠心夺走她年轻的生命!妈妈是属于标准的中国女性那种人:端庄、秀丽、勤劳、贤淑、聪明、善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追求、力求上进的人,是那种像焦裕禄一样具有松树风格,要求于人甚少而给予人甚多的人;是那种像鲁迅一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是那种像李清照一样“生当作人杰”的人!妈妈,我那可敬可爱的母亲,您竟这样去了?您去的如此匆忙,不但带走了儿女们的追悔,也带走了亲人们无尽的思念。

在每一次每一个亲人遇到危难之际,总是您一直守在身边照顾、安慰、解劝。在上辈间,您虽然有三个亲叔叔,可他们对您都是爱理不理,可您依然真心对待他们。您这一辈,叔伯姊妹很多,可您却是独生女,表姊妹有几个,但都是您帮人家的忙,用着您时上门一句一个姐,用不着时绕道,可您并不介意,对他们都以礼相待。至于父亲有三个姐姐,一个堂姐,总爱摆架子数落您,老不分青红皂白说什么妻贤夫不遭祸殃之类言语。可他们四家有八层老人,埋葬、三年您然身先士卒,忙里忙外,四家共有子女二十个孩子,孩子结婚,小孩月满,您作为妗子的事事张罗,在那囊中羞涩的穷日子里,您做了多少难呀!有谁知道?还有堂姑 、堂姑父、大姑、大姑父、二姑父、二姑的相继去世无不是您操心操办的。对亲戚如此,对亲人还能例外?听说在那动乱年代,在那人情薄如纸的白色恐怖里,在那讲究成份的条件下,您曾经两次把外祖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我记得幼时我们每次发烧、生病、肚疼,都是您守在身边,问寒问暖,想吃啥做啥。孩子们都长大后,原想着该喘喘气歇歇,可是您更忙碌了,忙着伺候儿媳女儿坐月子(先后伺候了十几个月子),忙着照顾孙子孙女外孙女,还得给十多个孩子缝棉衣服,这期间还常常牵挂着我。特别是下雨天,您总担心住在窑洞里的我一家安全,念叨着窑洞是否漏雨长短。而我虽然也很想念您,但由于交通不便,孩子又小,平常很少回娘家。

我好不容易走出可恶的家来到您身边看您时,又遇上了入冬以来不多见的大雪,一下就是一二十天,天冷得不能出门,小女儿又生了病常哭闹,与其说是我来看望您,不如说是我来享福,常常是您拖着病体为我端饭,为小女儿烤尿布。妈妈,您是那么清楚病情似的,在那难忘的二十天里,常给我讲以前的事,您的一生的历程,还赶着给凤娟、睿浩缝棉衣,赶着给爹补袜子,教我来年收麦时如何做,这一切分明暗示我您的病可能不会好了,还有每天您无数次病发作时的严重情况明示我您的病况,然而,糊涂愚蠢的我只看到您不发病时的笑脸,只想到您还年轻,想到您正在治疗中,怎么也没有想到您会走,且走得这么急(我走那天是11月22日,还说阳历年再来看您),我现在才明白那天您为什么非要坚持送我到公路边,当时您走路已相当困难,只能挪动脚步,可仍然在路上陪我等了那么长时间的车,我坐上车竟然没能再回头看您一眼,我真很自己愚蠢,更恨自己为啥这样自私,为啥要回那个该死的遥远的家?如果我在,您发病时,我可以及时将速效救心丸送进您嘴里,您就会没事的!可是……

妈妈,您为我兄妹六人辛苦操劳一生,而您去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子女在身边,您心寒透了吧?用您宽广无私的胸怀原谅我们吧!如果您在天有灵,地下有知的话,您一定会听到儿女们的心声,就放心安息吧。

妈妈,一转眼您离开我们已经十九年了,不知您在那边过得好不好,给我托个梦吧!

(本文初次写于2001年11月,修改于2021年4月4日夜)

【作者简介】刘小羽,网名冬去春来,洛宁县底张乡庙沟村人。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不求大福大贵,唯愿平安吉祥。人生信条:平平淡淡才是真,微笑面对命中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