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书画课代表 2021-04-06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辜鸿铭作为民国的“狂儒怪杰”,其学识是毋庸置疑的。仅其精通九国语言、获得了十三个西方博士学位的成就,放在今天来看仍是让人钦佩不已,同时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也是非比寻常的。

若要问辜鸿铭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何“不足”之处,大概便是他的书法。辜鸿铭的书法不似传统文人书法,也不似常临碑帖的正经书法,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很难看出其师宗何处、有何法度传承,有书友甚至表示其字“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其实辜鸿铭的字不能以传统书法的条条框框去理解,因为他的字本就多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思想为目的,在熟悉了笔墨的特性之后便已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学识修养深厚之人,如此写作书法无可厚非,但一般人却不可学之。

其实,在二十岁之前辜鸿铭接触的都是西学,学有所成之后,才开始研究传统文化。所以,辜鸿铭其实是东西合璧的。但也正因如此,他才始终坚持认为中国文化最好!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曾经的辜鸿铭对国学也是不屑一顾,在张之洞麾下当谋士时曾和一位儒家谋士争辩被激不懂国学,后凭借其过人记忆力将国学典籍全部背诵,他日再遇时该儒士说我确实不如你,但辜鸿铭却被此人身上的文化精神所打动,说其实是自己输了。而这就是中国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至今的根源所在。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那个时期大部分人都唾弃传统的学术思想,将外国先进的思想著作翻译入国内方是潮流,如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而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辜鸿铭将中国传统的《大学》《中庸》等经典翻译到国外并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西方的主流认为西方国家的思想已经进入到死胡同了,东方哲学的出现让他们为之一亮,他在西方受到空前的礼遇。其随身携带的一块金质怀表,便是沙皇赐给他的。所以,当他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西方备受尊崇而在国内却被无差别地抛弃时,其内心是苦闷的。

回到正题,接下来一起欣赏的书法作品——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民国“狂儒”辜鸿铭,学识修养非比寻常,书法作品却“不堪入目”

文丨书画课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书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欢迎各位热爱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的朋友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都是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我们继续创作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继续创作、分享更多优质内容,不负“集金石书画之精粹”的初心。

注:本文由“书画课代表”原创首发,图文消息谢绝未经授权的复制、抄袭或抓取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