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会来了

 公主号 2021-04-06

2015-5-28

昨晚,有读者和我交流,这个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性,今天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为了保护当事人,内容都经过了润色,切勿对号入座,是谁的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这个问题收获了什么。

他:“有个棘手的问题跟你探讨一下,请你帮我出出主意。”

我:“别客气,有问题请讲。”

他:“我在一家不知名的电商平台做业务,主要工作是拜访三级市场的地产业务员,让他们带客户到我这边来成交。”

我:“你属于开发商的销售队伍吗?”

他:“算是吧,不过只是开发商旗下的一个电商业务板块,这个版块刚成立不久,在行业几乎没任何知名度。”

我:“可以电销和在楼盘接待客户不?”

他:“不可以,必须是通过三级市场业务员带来的客户,这个业务员还必须是我开发的,通过这样的渠道成交的客户才算我的业绩。”(三级市场主要指的是中介,包括二手房交易,比如“家家顺”、“世联”等。)

我:“开发商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

他:“这也是一个蛋疼的事,这个开发商是外地的,和本地的开发商相比,知名度还是不够,总体来说,劣势非常明显,上个月才成交一套,现在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我:“你入行业多久呢?”

他:“两个多月。”

我:“过去做什么的?”

他:“也做地产业务员,之前在三级市场做过一年。”

我:“你其实就是开发商的销售队伍,只不过不属于楼盘接待,直接客户是三级市场业务员,间接客户是三级市场业务员开发的客户,你们公司有没有业绩非常出色的?”

他:“还是有的。”

我:“如果你所在的领域有人取得结果,而你没取得结果,问题出在谁的身上?”

他:“应该是自己吧!”

我:“什么叫应该?肯定出在自己身上。如果同事业绩都很差劲,那说明要么是公司不行,要么是行业不行,这种情况下,不用想,赶快换行业是最佳选择。”

他:“有点懂了,过去我总找项目的劣势,越找越没信心,越找越迷茫,越找越困惑,看来是把方向搞错了。”

我:“任何事都不会占据全部优势,有多少优势就有多少劣势,就是因为项目有问题,公司才请你来,如果项目啥问题都没有,要你还有啥用?记住:问题就是机会,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收入高低成正比。”

他:“也对哦,我咋就没想到了!”

我:“商场营业员处理的问题很简单,她们收入自然很有限。保险公司业务员要化解客户各种抗拒,处理各种难题,顶级保险业务员年薪起步就是过千万。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遇到问题就很兴奋,就很激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一个人的价值。问题来了,代表拒绝来了,困难也来了,但也表明机会来了。”

他:“哎呀,我去,过去我一遇到问题就沮丧、难受、担忧,这错的也太离谱了吧。”

我:“你知道现在你遇到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吗?”

他:“遇到难题找不到解决办法。”

我:“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交流找出答案,如果我直接给你答案,交流完毕后,你可能又把结论还给我了。”

他:“好!”

我:“你觉得是发现问题难还是解决问题难?”

他:“解决问题难!”

我:“你连问题都没发现,怎么去解决问题?”

他:“又错了!”

我:“是发现问题难还是发现根本问题难?”

他:“发现根本问题难,我经常抓不住问题的重点。”

我:“你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三级市场业务员不信任你,加上公司在本地没知名度,面临开拓市场难度大的问题。”

他:“对!对!就是这样!”

我:“做销售能成交根本源于信任,你首要解决的是信任问题,信任来自哪里?”

他:“知名度。”

我:“信任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品牌,为什么我们卖产品选择品牌?品牌背后代表的是实力和专业,这会给客户安全、可靠的感觉,这是信任的基础。你现在是开发商旗下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平台,信任度显然远远不够,这时你不能打着小平台的'旗帜’,你要以开发商品牌为主,自己的平台为辅,这样就可以借助到开发商的力了。”

他:“可是开发商在本地也不知名啊!”

我:“记住:这些是存在的问题,但问题就是机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你之所以解决不了问题,核心点在于思维和眼界的局限。你所在的开发商在本地不知名是事实,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劣势。

你跟三级市场业务员打个比方,你们开发商在本地不出名是正常的,但你们开发商从外地进驻,就是全国性的品牌,至少也是区域品牌。当地开发商再知名,也就是个本地品牌。

这就好比本地超市和进驻本地的沃尔玛超市对比,显然能进驻本地市场的超市更有竞争力,交流尽可能多的打比方,你这么一比喻,就把你的开发商类比成沃尔玛,瞬间就高大上了。”

他:“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怎么去和三级市场业务员沟通啊?”

我:“这就不得不说信任的第二个方面:熟悉可以增加信任度。现在有两个朋友,一个是你刚刚认识的,还有一个是你儿时的玩伴,这两个你会更信任谁?”

他:“肯定是儿时的玩伴啊,知根知底嘛!”

我:“你负责片区有多少家门店?”

他:“150家左右。”

我:“你每天拜访多少家?”

他:“20-30家。”

我:“每家门店有多少个业务员?”

他:“至少10个以上。”

我:“你要固定频率拜访这些业务员,比如周一拜访谁、周二拜访谁,都尽可能固定下来,只有固定频率拜访才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一家二三十个业务员,你不要都拜访,先摸底了解,在一家找到两三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业务员固定频率拜访,除非离职等特殊情况,尽可能不要换人。

只有搞定这两三个人,后期他们自然会帮你传播,况且你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服务那么多人,要以点带面,只有聚焦才有效果。”

他:“跟这些人谈些什么好呢?”

我:“你跟他们不熟,如果直接谈合作,别人会不会搭理你?显然不会。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我有什么优势?”

我:“你在三级市场做过一年,肯定有不少三级市场的方法和经验,全部整理出来,每次过去前五到十分钟就分享过去你做三级市场的经验,如果能整理一些实用的资料给他们就更好了!”

他:“这个没问题!”

我:“分享完经验后,再用三五分钟聊聊自己的项目和对项目的信心,重点在于传递项目的优势和你在这家公司做下去的决心,别人之所以不敢跟你合作,主要是担心你做的不久,他好不容易带过去的客户被你搞黄了。”

他:“是这样的。”

我:“你还要收集最近你们公司成交的案例,把他们汇总过来梳理清楚,讲完前面的内容后,你再用三五分钟分享你最近成交的案例。”

他:“我这个月只成交了一套啊!”

我:“你现在没成交,只能'移花接木’,把同事销售的案例变成自己的,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虽然不是你成交的,但成交案例是真的,这就够了。人都会受'从众效应’和'心理暗示’影响,你这样持续不断的暗示,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因为你分享过不少跟你合作成交的案例。”

他:“哈哈,都是做销售的,我懂了。”

我:“你们和本地楼盘比,在提成上有什么优势?”

他:“有,同样情况下,每单比本地开发商多两到三千元。”

我:“你分享完这些准备走的时候,千万别跟他说:'有机会一起合作!’你要这么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开发商为了迅速抢占本地市场,每单提成比本地开发商多两三千元,这个你知道就好!’说完之后直接说下周再来,这样持续重复拜访,你就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下次他有客户第一个就会想到你。”

他:“明白了,谢谢你!”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