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爸也有自己的梦想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黄梓航  聂传安


        三班黄梓航有两篇周记都与他老爸有关,读后让人感慨感动。

        外派到国外近五年的父亲即将回国,可母亲告诉我,他将继续外派去另一个国家,领导答应给父亲升职加薪,并可以缩短每次回国探亲的间隔。(重任加胡萝卜,职场上的人哪里拒绝得了)

        母亲问我意见如何。我不知道父亲的意向如何,也不知道我的决定对他是否重要,但心里莫名涌起的一阵酸楚与矛盾还是让我在选择前犹豫了。(这孩子很是敏感内秀)

        父亲从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就出了国,一年只回来两次,每次也只有短暂的一个星期。父子俩之间原本紧密的联系也被时空上的障碍所隔断。在提倡父子教育的同时,他却远在异国他乡。父亲每次出国后,生活似乎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像完整的拼图被硬生生地扯下一角,我却无能为力,因为那唯一的一块被拼在更重要的一环上。(人生于世,哪能尽如人意!得失之间虽是无奈,却也在这无奈中找到最好的平衡)

        可父亲也一直爱着这个家。他知道他无法一直陪伴在我和母亲身边,就尽量用物质来弥补精神上的遗憾与欠缺。他时刻牵挂着家里,每天都播一通视频通话联系,这也是我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的一点细若游丝的交联。他似乎不想让我看到他为繁忙的工作而付出的累,在视频的延迟与卡顿的画面中,父亲的脸上还残存着筋疲力尽时的无奈,可下一秒当画面恢复正常后,他又挤出一个笑容,那么勉强,却又那么逼真。(国外的工作绝不会轻松,但面对妻儿,依然要有灿烂的笑脸。老爸不易!这也许就是父亲对儿子的独特的教育吧?)

        我很想父亲能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但又不忍破坏他事业上的发展。它们就像两头困兽,在我的胸膛中互相撕咬、缠斗,令我压抑而烦躁。(其实想想父亲还年轻,他正奋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于是此时,懂事的梓航面有两难:让自己更好发展?让父亲更好发展?)

        长时间的沉默过后,我颤抖着嘴唇,说道:“我不知道。”(承接第3段的问题。14岁的艰难选择,真实而又沉重。其实文章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有时抛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梓航另一篇写老爸的文章就轻松多了:

        父亲在家里跟母亲吹牛,说自己的职位有多高,工作有多重要,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曾有许三多,今有黄三多啊。老爸在老妈面前的“吹嘘”的模样一定可爱之极)

        母亲道:“我还以为你就是个做物流的呢。”确实,父亲的部门叫“供应链”,乍一听就像送货的。(母亲还是留有不少口德,把“供应链”客气地理解为“物流”,估计不少读者会把它与送外卖的等同起来)

        父亲一听就来劲了,急忙纠正道:“那可当然不是了!供应链可包含很多部分。比如有什么接单、提货、运货、销售,再到一些统筹、预估啊之类的工作,都是属于供应链的,物流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涉及尊严,父亲也就不谦虚了!)

        母亲似懂非懂,可眼神里闪烁着好奇与崇拜的光芒,认真而入迷地听着,连连点头。(父亲吹得可爱,母亲听得认真。一谐一庄,情趣就出来了。这是夫妻间非常高明的相处技巧,我等得多学学)

        父亲眉飞色舞地继续道:“我会的东西可多了!首先我要经常拜访客户吧,那肯定得会英语;然后接货和运货的时候还要检查和组装呢,那我产品硬件也肯定得熟悉;最后做统筹和预估的时候吧,还得做报表啊,那就得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听完这些,我等再也不会以为航老爸真的是在吹——这可是真厉害呀!)

        我看着父母似乎回到了那个青涩的时代,父亲的意气风发,母亲的纯真年少,都是在最美的年华里最好的他们。(多么美丽的场面!夫妻相互悦纳,儿子无比沉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十四岁的自己,以及不再年轻的老爸老妈!我们都行走的梦想的路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我们之间有无限牵挂,但为了对方更好地发展,我们把牵挂悄悄地收起,再给对方更多的鼓励。

        于是我给梓航的周记批语是:让老爸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