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讲 我们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Tsgshuisheng 2021-04-06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刘老师讲沙盘网络微课堂。这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学课堂。

刘老师将会在这里跟大家讲解如何从沙盘游戏的理论出发,学会教育孩子、改善自己的情感婚姻状况、同时找到自我认知和未来发展的最佳途径。

每周十分钟,一起来学习

今天我们进入

第五讲 我们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01 你喜欢你自己吗

亲爱的朋友,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妈妈说:“你这孩子,考试总是粗心大意,什么时候考个100分,我就给你奖励!”

于是,你的人生目标就变成了考100分。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有一次,你做到了。

兴高采烈举着试卷回家。

妈妈正好在家。面无表情拿起试卷,嘴里的话也像是没有表情:“我要仔细看看,你这100分是不是真的。”

结果非常不幸,真让妈妈查出错来了,建设的“建”,坐车上面多了一点。

妈妈坚定地说:“明天我去告诉老师,你这100分是假的。”

经历过的各位朋友一定知道,结果是什么。

此后的各种考试,心里总有两个小人打架——

A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证明给我妈看。

B说:反正怎么努力都没用,算了吧。

就像姜文,在最近一期“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

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

姜文是谁?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中国最有个性的演员加导演,满脸都是大写的牛X。

这样的人,遇到的问题竟然与你我一样。

在采访里,姜文说了两件小事。

一件是他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后来他出名了,别人家的孩子赚钱,给父母买房,姜文也给母亲买了房,但妈妈不愿意去住。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人只有被爱和满足,才更容易找到生而为人的幸福感。可惜,中国传统意义上,没有心理学,只有成功学。所以传统的父母,不会觉得孩子快乐是一种成功,一家人彼此相爱是一种成功,他们为孩子设定的幸福永远是追名逐利,“比别人强”。他们永远不去想,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心里藏着对父母的怨恨与遗憾,得有多痛苦。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孩子有能力喜欢自己吗?

02 喜欢自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不喜欢自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努力。连自己努力都不认可的人,则会陷入焦虑。觉得自己特别懒,特别不努力,特别没力气,想改又改不了,所以焦虑。

我们周围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得非常压抑:

有的人已经到了自杀的边缘,但是让他们纠结的问题竟然是害怕自杀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有的人一说话就声音颤抖,可她惦记的问题是究竟该怎么做才不会让另一个人不满。

有的全职妈妈自己已经心力枯竭了,还在纠结为什么不能满足自己的孩子。

这些活得压抑的人归根结底是很害怕别人对自己失望。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讨好别人。

对于他们而言,喜欢自己,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03 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第一步 觉察自己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唱歌,每天定点地跟着厂里的大喇叭,抄写歌词,大声唱出来,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但更多的时候我就少言寡语,没有太多热情了。那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点古怪。

后来学了心理学,知道这属于正常的青春期反应,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毛病。这其中有一点对我来讲很重要,我了解到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表现差异较大,这就是有意识的觉察。

这个觉察自己的能力,跟你学不学佛,修不修炼,学不学心理学,是不是基督徒,都没有太大关系。这些举措有可能帮助提升,但是这个觉察力,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有意识地加以练习就好了。

比如契诃夫笔下的小官吏,如果他能在不小心一个喷嚏喷到将军脖子上,道了歉之后,觉察一下自己,看清楚自己懦弱的背后是讨好型人格的特质,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一次又一次道歉,甚至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竟然因为这样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

第二步 觉察我们与外界的互动模式

人,其实像一台机器,有肉体的部分,还有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的部分,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能够直接表达或者用语言、行动来证明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没有合理、均匀的出口,或者被堵住了,怎么办?有的小孩子会定期发烧,发高烧成为他们排出病邪的一个方式;有的中年妇女关节痛,或者出现妇科问题,这些是她们的排邪出口。

不光是肉体部分的有形堵塞、或者经络上的堵塞需要宣泄,有时你的意识、情感、思维,人际交往部分也会堵塞,吵架就是一种宣泄心理堵塞的方式。我们身心上出现的每个问题,都在指出,我们的整个生命体的运行和交流状态出现了问题。

所以,吵架也好、头痛也好,它首先代表你有生命能量,而且这个能量还不小。觉察到我们与外界的互动模式,接纳我们的状态,矫正不适应外界的行为,就是喜欢自己的第二步了。

第三步 喜欢自己的本质是“正见”。

正见的意思是:对事物正确的认知与见解。

对于婴儿来说,他对自己的认识是空白的。长大的过程中,如果爸爸妈妈反复给他输入了“你很好,我们很喜欢你”的概念,婴儿就从父母的眼神中得到了确认,相信自己是好的。他这个喜欢自己的认知就是相对稳定的。

可如果婴儿长大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总是盯着他的缺点,反复给他输入“你不好,我们不喜欢你”的概念,婴儿就相信了自己是不好的。他长大后,对环境的否定,承受力相对较弱。别人无意中表现出的否定,都会使他陷入全面的自我怀疑。

这时候环境一般的认可根本抵消不了“我是糟糕的”自我认知。他需要大量的环境认可,才能矫正这个认知,建立起“我很好”的自我概念。也许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为他提供一个持续肯定和包容的环境。这就是我们在第一讲中提到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了。

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喜欢自己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人他自己的三观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磨合,不断地完善,当他的三观基本稳定的时候,喜欢自己就建立了。

另外 让别人失望也是一种能力

拥有自我的人具有某种确定感。他对于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确定的。例如,今晚本来有个约会,但是下午四点的时候,他开始头疼,想要远离人群,自己呆着。于是他决定回家休息休息等状态好了再说。到了下午六点,他开始发烧,他决定取消这个约会。然后收到对方的回复:“正好我也在犹豫要不要换个时间呢。好好休息。“谁说事情就不可以商量呢。即使人家失望,但知道你生病,除了关心还会有什么呢?除非你遇到的是一个有着心理问题,以自我中心的人。那这就不是你的问题了。

当你清晰自己的第一念,自我在这个确定感中不断成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你发现用确定的那个部分去生活,既省时又省心。因为这种感觉让自己觉得舒服自然。你发现,当你舒服自然的时候,别人也就舒服自然了。

而这份舒服带来的一个新感觉是,无论做什么事,你的畏惧减少了,你不再怕这怕那,你只是简单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了。而结果是你做得越多,确定自己的机会就越多。确定感处在良性循环里。

这时周围的关系可能会有一个阻碍。然而由于你不再需要完全从外部获取支持,即使受到打击你也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关系中的伤害慢慢止息。这种不差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不再破坏你的自我确定感。于是你得到一个信念:原来,我自己越是处在好的状态,我越是处在好的关系里。原来是我的状态在影响着一切。因此,当你遇到不好的事情和人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先透过自我关怀回到自我确定感里。这是最终的深层次的喜欢自己。

结尾 触摸自己(泰戈尔)

你靠什么谋生,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

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临怎样的挑战、困难,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怨声载道,

还是视它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你的年龄,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冒险,

哪怕看起来像傻瓜的冒险,

为了爱,为了梦想,

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看到你忧伤的核心;

生命的背叛,

是敞开了你的心,

还是令你变得枯萎、害怕更多的伤痛。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

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你跟谁在一起,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

你是否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

在任意空虚的时刻里。

你有怎样的过去,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怎样活在每一个当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

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好了,今天的“刘老师讲沙盘网络微课堂”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阅读。下一期我们将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你会和错的人结婚》,敬请期待。

【今日总结】

喜欢自己很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觉察自己

学会觉察自己与外界表达的方式

学会尽快建立自己的三观

有时也要学会说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