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时候,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读书作乐 2021-04-06

利维坦按:


“某某也就那么回事儿”,“某某白给我我都不稀罕”,这些话语是不是很耳熟?我觉得这里面既包含了基本归因偏差,也包含了酸葡萄效应。基本归因偏差的意思是,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对于自身的行为归因的时候,则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为外在因素,而忽略自身因素的影响。比如,当一个人诸事不顺的时候,就会直接归结为“最近水逆”,而不去思考自身是否存在原因。

本文的酸葡萄效应其实我们都很熟悉——通过贬低目标来达致内心的某种平衡自然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它其实也成为了更多可能性的障碍。然而,还有一种与酸葡萄相反的心理,即“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就其结果来看,虽同样是自我保护,但也往往使得人们失去了行动的动力。
If I Have To Go Tom Waits - Orphans: Brawlers, Bawlers & Bastards (Remastered)

图片

我们都曾经历过失败,也许是面试搞砸了,期末挂科了,或是被梦想的学校拒之门外了。不管我们是否乐意,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最终别人总会告诉我们,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后,未来的成功会更加甜美。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这句警言也许是错的。至少在人们的预期中,最初的失败会让其低估成功带来的喜悦感。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103119305967)

人生布满挫折。如何应对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决定和成就。以往的研究显示,人们对快乐的预期十分关键:“我如果达成目标会有多快乐?”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试图弄懂人们面临失败时这种预期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真的有能力预测自己的快乐吗?

(careymorewedge.com/papers/MotivatedForecasting.pdf)

“饭总是别人碗里的香”这句谚语暗示人总是花很多时间渴求得不到的东西。营销团体利用这种心理倾向,通过采取饥饿营销策略,制造紧缺感来吸引消费者。在这种逻辑中,越难得到的东西价值越大。不过,这是否是普通人应对失败的恰当模型呢?

根据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的情节走向,失败通常会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让人们放弃原先的计划。在这篇寓言中,狐狸被葡萄藤上一串串葡萄给馋坏了,费了老劲想摘,但就算跳起来也够不着。狐狸很快意识到葡萄实在是太高了,最后改变主意离开了,还断定这些葡萄没准是酸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初的失败也许让将来的成功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所以,成功到底是什么?是别人碗里的饭,还是酸葡萄?

我们的团队受到这些对立概念的启发,将两种叙事各自转换成了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说,并在挪威和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人们是如何应对失败的。

在该项研究中,约1200人先参与了一项认知测试的预实验,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好或坏的反馈结果。我们采用了虚假反馈程序,告知一半人他们的分数居倒数20%,另一半居于前20%。然后,他们需要预测如果自己在实际测试中分数很高(进入了前10%),将会感觉如何。被试从0到10评估自己预想中的愉悦程度,由此代表他们在取得高分时将会感受到的快乐、感激和自豪程度。根据现代研究标准方法,本文还包含了一个在大样本中进行了预注册的重复实验,以确保主要结果的有效性。

如果真是“别人碗里的饭更香”,那么相较于在预实验中得到好反馈的人,得到差反馈的人应当会预测未来成功时的快乐程度更高。但是,如果参与者表现得更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那么他们就会期待值较低,并试图规避失败。

图片

© wikipedia

最终的实验结果偏向了伊索寓言,数据显示,最初的失败能削弱未来的成功对人的吸引力。具体来说,与那些从预实验中得到好反馈的人相比,得到差反馈的人预测自己在取得高分后收获的快乐、感激和自豪感更少。然而,在后来的实验中,当这群人在实际测试中获得了高分时,他们和那些得到好反馈的人一样快乐,并且比自己事先预测的要快乐得多。这表明,最初的失败使人们低估了未来成功时的快乐感。

我们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葡萄概念,并将这种现象称为“酸葡萄效应”(sour-grape effect),即一种因无法实现而贬低目标或奖励的价值的一贯倾向。

但问题是,失败为何使我们低估未来的快乐?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提出的“适应性偏好”(adaptive preferences)理论,人们并不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常会根据能力来调整欲望。也就是说,人的偏好有时取决于可能实现的目标,而非理想目标。

这一观点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相一致,表明人们努力维持对自己一致性的正向看法。当结果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时,他们通常不会贬低自己,而是贬低目标。换句话说,如果个体遭遇了失败,保护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之一就是否认未来成就和情绪的相关性,以避免认知失调。

我们的实验结果印证了此种逻辑:酸葡萄效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得到差反馈的人不仅预测了未来得到高分时快乐程度较低,并在他们惊异地发现自己在实际测试中得了高分之前,宣称其认知表现无关乎个人身份及未来生活中的成功。但最终结果出来后,他们再次评估的快乐程度很高,这显示在其内心深处,他们知道测试结果和情绪相关。

对于具有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背景的读者来说,这一发现可能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此前研究的典型结果表明,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对未来事件的情感反应——即人们熟知的“影响偏差”(impact bias)。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个例外——一种完全相反的酸葡萄效应。作为一种失败防御机制,人们实际上可能会低估未来达成预期目标时的快乐感。

(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11/j.0963-7214.2005.00355.x)

酸葡萄效应表明,我们能得到什么,也许限制了我们想要什么。通常,在得到某物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或在多大程度上想要它。其他团队的相关研究发现在约会场景和政治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效应,这表明我们当下的偏好是由成功的可能性塑造的。如果你认定自己无法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或无法得到梦想中的工作,那么你可能低估实际达成这些事情时感觉会有多好。因此,这种预测偏差可能会阻止人们全力以赴。

(psycnet.apa.org/record/2004-11075-007)
(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1461672022812014)

但远离个人目标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策略,因为它能帮我们将注意力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转移到那些更好、更可能实现的目标上。正如经济学家所言,我们也应该考虑“机会成本”或其他的可能性。然而,如果“酸葡萄效应”来得过早,人们容易畏惧失败,也许会错过再次尝试的机会,还可能忽略曾经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实则已经触手可及。



文/Hallgeir Sjåstad

译/Yord

校对/Amanda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failure-make-victory-seem-sweeter/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Yord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