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茂林之家 2021-04-06

导语:

隋朝大业初年,这一天,在宫廷担任禁卫武官的李密,像往常一样在殿外宿卫。隋炀帝与亲信大臣宇文述一起走向李密当值的宫殿,当隋炀帝走到李密近前时,突然放慢了脚步。这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上下打量了李密一番,然后径直走入殿内。刚随皇帝走进殿内的宇文述很快又出来了,这位皇帝的宠臣告诉李密:贤弟天资这么好,应当凭借才学取得官职,宫廷侍卫是个繁琐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听了宇文述一番恭维的话,李密好像深受用,高高兴兴的称病辞职。李密明白这是皇帝不喜欢自己,让宇文述打发自己离宫。“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这是隋炀帝见到李密后做出的评价。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李密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父亲又是隋朝的功勋之臣,这时李密刚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蒲山郡公,并作为贵族子弟在宫里当差。

在这个讲究门阀出身的时代,李密本该仕途顺畅,就因为当朝皇帝的这一句话,李密的命运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既然在大隋朝晋身无门,李密只好另寻他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隋炀帝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被自己赶出皇宫的年轻人,十几年后对大隋王朝发起了致命的攻击。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隋朝大业年间,这首名为《桃李章》的民谣,广泛的在达官贵人以及平民百姓之间流传。

方士安伽陀称这首民谣预示着李氏将得天下,建议隋炀帝杀尽李氏人。

大臣李浑被认为可能应验预言,一家有三十二口被诛杀,其他人全部流放岭南,一时之间,满朝李姓大臣人人自危。

东都洛阳有一位名叫李玄英的人,研读了这篇民谣后,认为这篇民谣预示着李密将成为天子。

李玄英离开东都洛阳,到各个山寨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真命天子,他每到一个山寨就声称“斯人当代隋家”。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别人问起原因李玄英就解释:“桃,逃也,“桃李子,得天下”,预示着逃亡的李姓人将会得到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预示着皇帝与皇后迷转于扬州,将不得回来。“勿浪语,谁道许。”是让人们不要乱说,守住秘密,落在一个密字上面,因此这篇民谣预示着李密将会得到天下。”

与此同时,还有李密的王者不死的故事广为人知,同样预示着这位李姓子弟将成为天子。

离开隋宫后,究竟在李密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使得谶言和王者不死这两种传说都同时指向他一个人。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公元613年,大隋王朝的局势还可控制,起义军主要发生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主力是逃避征役的贫苦农民。

隋炀帝无视人民的愤怒与反抗,悍然发动了对高句丽的第二次战争,促使起义进一步发展。

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负责督运粮草的吏部尚书杨玄感认为机不可失,趁机发动判断,而杨玄感的首席谋士正是李密。

李密和杨玄感都是官僚家庭出身,二人的关系非常好,杨玄感善于领兵打仗,而李密善于出谋划策,杨玄感要想起事,必须要有李密这样的人出谋划策。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李密给杨玄感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上策是占据幽州,截断隋炀帝后路,使御驾亲征的隋炀帝腹背受敌,不战自溃。中策是西入长安,占据关中,让隋炀帝有家难回。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胜负难测。

杨玄感认为,跟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官员家眷都在洛阳,占据洛阳可以动摇军心,如果连近在咫尺的洛阳都拿不下,怎么能够树立军威呢?杨玄感最终选择了下策。

杨玄感有勇无谋,李密一次次的建言都没有被采纳,李密预感到杨玄感会失败,然而两人是生死之交,他没有选择离开。

两个月后,杨玄感兵败自杀,而李密等人将被押往隋炀帝在高阳的行宫问斩。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路途是如此的漫长,前方等待李密的是死亡,比死亡更残忍的是刑罚,烹刑、车裂或是凌迟,他不知道隋炀帝会如何处置他。

李密这时才三十二岁,不能就这么死了,看似必死的结局,他也要给自己找到一条活路。

“我们的性命如同早上的露水,如果被送到高阳,一定会被剁成肉酱,眼下在路上还可想想办法,怎能送去遭受酷刑而不设法逃避呢?”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呢,听李密说还有可能活命,同伴表示同意。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李密让同伴把身上的金子都给他,李密拿出一部分送给押运官。

“我们死的时候这些金子都留给您,请您用来安葬我们,其余的都给您报答您的恩德。”李密说完,押运官很高兴的收下了。

一路之上,李密每晚都请他们宴饮,押运官慢慢习惯了,对他们的看守渐渐松懈。

当他们走到邯郸的一个驿站时,李密灌醉了押运官,逃出生天。

从此,李密开始了流亡生活,李密到山东平阳县去投奔起义军首领郝孝德,郝孝德没有对他以礼相待。

李密又到齐郡邹平去投奔王薄,王薄也没有重用李密,李密再次离开。

天地之大,难道就没有李密的容身之所吗?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淮阳感怀》—李密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那时的李密隐匿在现在河南周口的一个小山村中,化名刘智远,以教孩童读书度日。

此时处在人生的最低谷,郁郁不得志的他想到古今英雄的往事,不觉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淮阳感怀》。

正值凋零的秋天,一个穷途之士想起来秦末汉初的时候也是天下大乱,汉朝的盛世却看不到。樊哙不过是个杀猪屠狗的市井之徒,萧何原本只是个刀笔小吏,正赶上风云际会的时候留名青史。寄言世上的英雄,不要虚度一生。

吟罢这首诗,李密热泪成行。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什么样的人会在一个小山村含泪做出这样的诗,李密的这首《淮阳感怀》再次泄露了他的身份。

经人举报,当地太守派人捉拿李密,已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密,对周围的风吹草动充满了警觉。太守派来的人还没有赶到,李密就已经跑了。

无奈之下,李密来到了雍丘(今河南杞县)投奔担任雍丘令的妹夫丘君明,邱君明将李密藏匿在当地一位游侠王秀才的家中。

李密与王秀才的女儿结为夫妇,长期以来李密都是颠沛流离、狼狈不堪,这时他享受到了家的温暖,衣食无忧。

中国有句俗话“温柔乡是英雄冢。”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还是此时的李密,都免不了被安逸的生活消磨意志,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摧毁了李密幸福的生活。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由于丘君明的侄子向官府告密,王秀才家被隋兵包围,李密刚好外出幸免于难,他的家人却全部被处死。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正是李密所遭遇的一切。

家破人亡,李密的命运被历史的洪流无情的裹挟着,一步步走向那条常人羡慕的英雄之路,然而这条路上的当事人李密却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只要隋朝存在一天,李密就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本来要沦为常人的李密,心中再次燃起了推翻隋朝暴政的斗志。

大鱼化龙,势将掀起滔天巨浪。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当时的河南地区,有很多人聚众为盗贼,李密开始往来于各个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谋略。

在济阳(今河南兰考县),李密结识了当地义军首领王伯当。

王伯当后来率领自己的起义军投奔了瓦岗寨,李密观察各部诸帅,也认为瓦岗寨最强。

瓦岗寨的寨主翟让本是东郡的一名法曹,因为犯法将要被处死。

狱吏认为翟让骁勇不是常人,悄悄放走了翟让。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翟让逃到了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聚众为盗,与翟让同郡的单雄信聚集一群年轻人前来投奔翟让。

徐世勣当时居住在卫南县,只有十七岁,有勇有谋,也来投奔翟让。

他们以瓦岗山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

徐世勣劝说翟让:“瓦岗附近都是乡亲,大都认识,不应该侵犯劫掠他们,荥阳、梁郡汴水流经的地方,我们抢劫行船和过往商人就足以自给。”

于是瓦岗军进入荥阳、梁郡(今郑州、商丘一带)抢夺公私船只,因此供给充裕,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队伍慢慢发展到一万多人,成为河南最强的一支农民军。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公元616年,经王伯当引荐,李密加入了瓦岗寨,刚到瓦岗寨,李密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几个月后,李密的身份暴露,有人知道了他是曾经参加杨玄感起义的李密,是隋炀帝的头号通缉犯,暗中怂恿翟让杀掉李密。

屋里,翟让召集瓦岗寨的将领,商议处决李密之事。

屋外,李密静静的等待着,是生是死就取决于这次会议的讨论结果。

终于,瓦岗寨聚义厅的大门开了,王伯当走了出来,李密被松绑了,究竟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使翟让决定不杀李密呢?

当时在帐中,听了翟让要杀李密的想法,单雄信和徐世勣都同意杀掉李密,关键时刻王伯当挺身而出。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李密是个亡命徒,在穷途末路之际来投奔瓦岗军,如果这时杀掉他是不义的行为。既然李密自负才华,能说会道,不如就让李密去拉拢周围的散乱人马,如果李密不能为瓦岗寨拉来人马,对我瓦岗寨无用,杀之可也。”

王伯当能够说出这番话不是偶然,李密刚来瓦岗寨就预料到自己特殊的身份,很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于是就拜托王伯当关键时刻替自己求情。

翟让等人也是因为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同样是落难的李密,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翟让听了王伯当的话,放过了李密,让李密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样做相当于让李密纳一个投名状,来表明他的诚意,如果李密真的下山把这件事办成了,能够证明自己是诚心的,而且本身是有能力的,这样一来可以给瓦岗带来一些财富,也可以招揽一些人才。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李密又进一步通过王伯当向翟让献策:“如今皇帝昏庸,百姓怨恨,隋朝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消耗完了精锐部队,又和突厥断绝了友好关系。眼下皇帝正在巡视扬州、越州,撇下了洛阳长安,这正是像刘邦项羽那样争夺天下的时机,凭您的雄才大略,精兵强将,夺取洛阳、长安,消灭隋朝势力绰绰有余。”

听了李密志向远大的一番话,翟让很震惊,然而作为盗匪在乱世之中能够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灭亡隋朝,成就霸业,这是翟让从来没敢想的大事。

虽然翟让没有采纳李密的建议,却从此对李密礼遇有加。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凭借瓦岗寨这张颇具实力的底牌,李密再次游转于各个山寨之中,向他们游说自己夺取天下的策略,拉拢这些人加入瓦岗寨。

开始这些人并不相信李密所描绘的宏伟目标能够实现,随着李密屡次与死神擦肩的故事广泛传播,以及《桃李章》在民间广泛的流传,有些人也开始怀疑李密就是预言中将会取代隋朝的真命天子。

有些首领聚在一起,讨论李密和他们说的事情:“现在人们都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能够成就王业的人不会死,而李密多次死里逃生,莫非李密就是将成就帝业的李姓人吗?”

古人都十分迷信,谶言以及王者不死的两种说法使他们开始相信,李密就是天命所归。

李密与隋末瓦岗军的兴亡(一):李密死里逃生,投奔瓦岗寨翟让

当李密返回瓦岗寨的时候,跟随李密的人有好几百人,他们中有其他山寨的首领,也有像李玄英这样的英才,还有各地的豪杰之士。

李密成功的为瓦岗寨拉来不少人马,翟让看到豪杰们都依附李密,想采纳李密的建议,像刘邦项羽那样大举义兵,推翻暴政。

可是翟让本是个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人,因为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这时翟让仍然犹豫不决,究竟李密还要怎样做,才能使寨主翟让采纳自己的建议?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