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史第一一黄炎培故居、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4-06

 内史第为沈树镛祖上所建,原为三进两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名宅,共70间房。清咸丰九年(1859)、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陏改为内史第,为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铺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的妹夫,而沈树镛之子沈肖韵是黄炎培姑夫,两代都是亲上加亲),黃炎培的祖父黄典漠于同治末自南汇六灶瓦屑村迁居于此。

黄炎培故居在第三进内宅楼,占地面积73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院落,黄炎培故居于1992系6月被批准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内史第建筑1988年前己有三分之二被拆除,仅存第三进黄炎培故居,2004年立项修复,2010年正式动工,总占地面积3423.7平方米,复建修缮建筑面积为1868.9平方米,因大门前为新川路主干道,内史第被迫让路缩进约5米,于2013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内史第也是中国革命先驱、历史名人宋氏家族、敎育家黄炎培、音乐家黄自等人的共同的故居。


 内史第西南角,南市街口。

 新川路218号大门,内史第参观大门。

  内史第东南角

 天井及第一进立本堂主厅。

 立本堂正房五间,东西辅房各一间。

  立本堂

 正厅东辅房为胡适家族高祖胡德仁在川沙开设的胡万和茶庄,据传言,先有胡万和,后有川沙镇。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又名胡适之,后改名胡适。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大校长。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1919年著

 正厅西辅房为开群女校敎室,1903年黄炎培与堂兄黄洪培开办浦东第一所女校,以堂嫂陆开群命名。

 1892年3月胡适(出生三亇月)和他母亲(冯顺弟,1873~1918)在第一间东厢房居住。1893年2月去台湾投奔父親处。

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995年1月,胡适母子被护送回安微绩溪老家,同年8月22日胡适父亲病殁于厦门。1895~1904年,胡适在老家读私塾。

1904~1910年胡适分别在上海梅溪学堂(篷莱路河南路口)、私立澄衷学堂、上海公学、上海新公学读书,6年求学期间胡适常去川沙茶庄並在内史弟居住。

1910年考中'庚孑赔款'留学生,赴美留学,1917年回囯。

 胡适父親胡传(1841~1895),字铁花,号钱夫,清朝贡生,官至松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知州。

1902年胡铁花租下的东厢第二间客厅,厅内现挂满胡适先生名言名句。

 东西厢廊柱上刻有竹画

 西厢房一间小型敎堂,宋嘉树(号耀如1864~1918)与倪佳珍(又名倪桂珍、倪珪贞1869~1931)夫妇在内史第开设福音堂。宋庆龄、宋子文及宋美龄在此诞生。

 西厢中挂有宋氏家族历史照片

 原三进黄炎培故居,匾额由陳云题写,门前黄炎培铜像于1991年11月6日落成。故居内设黄炎培生平事迹展览,黄炎培故居于1992年5月27日对外开放。

 黄炎培故居二层楼及厢房,黄炎培川沙人,生于1878年10月1日,卒于1965年12月21日,近代著名爱国敎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会创建人和领导人。

 立本堂后门,黄炎培故居上海文保石碑,1992年6月1日公布。

 故居正厅,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住在窑洞与毛主席长谈的情景复原。

 正厅西辅房为黄炎培等人筹款创建上川米轨铁路彩画

 上川铁路简介。

 上川铁路起自庆宁寺站,经川沙站至南汇祝桥,设有14座车站,全长35.35公里,1935年通车,1975年拆除。

  浦东学派

 正厅东辅房,黄炎培生平事迹展览

 浦东敎育,東野竹堂黄炎培书题。

 1915年参加世博,拜访爱迪生。

 东辅房南墙面,办图书馆、办媒体、修地方志。

 东厢第一间为黄炎培工作室

 东厢第二间为黄炎培父母房间

 西厢第一间,第一部分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

 西厢第二间为成长摇篮

 二层东厢第一间为黄炎培1978年10月1日出身房间,也是他22岁与王纠思女士结婚时房间。

  黄炎培家属世系图

  生平事迹年表

  生平事迹年表

  民主斗士革命先锋

  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中河小学校训 学做人

 观澜小学前身是川沙小学堂,1902年黄炎培接手办学,不领薪金,每天任3节课时,並请社会名流讲课,后学校成为江苏之冠。

 展厅陈列的黄炎培手书真迹作品

 汉石经室。沈树镛书斋,因获宋拓本《熹平石经》和《熹平石刻》残字,欣喜之余便在内宅楼上辟一室名'汉石经室',还清清代何绍基赵之谦等书法家为之作题记。

  汉石经室铭文牌

  倡导职工教育

  职业学校十五年纪念 蔡元培题词

  彭真题字

  西侧展厅

  参与建国大业

  开国大典

 黄炎培生前穿着使用的部分物件

 第二部分黄氏子侄(儿子黄竞武、黄万里、侄子黄自等)

 黄炎培与家人合影

 民主战士黄竞武(黄炎培次子)烈士事迹。

 誉名中外水利专家黄万里(黄炎培第三子)

 客厅一角,黄自,黄炎培堂侄,著名音乐家,从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音乐,学贯中西,在音乐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建树丰硕,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导师。

 钢琴家黄自弹过的斯特劳斯旧钢琴

 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一2003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

 宋庆龄小时候不慎从这架独轮车上滑下,在眉间留下疤痕。

 川沙走出来的伟大女性,1923年宋庆龄与孙中山在广州。

  办公桌

  会客厅中电话机

  宋嘉树与倪佳珍夫妇照片

  宋氏全家福照

  第三部分 宋氏家族在川沙

 宋庆龄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合影;1916年4月24日孙中山与宋庆龄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夫人合影;宋庆龄与毛主席、周总理合影。

 幼年时宋子文与母親倪桂珍合影;1910年13岁时宋美龄。

 四十年代宋美龄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宋美龄百岁高龄依然气质不凡。

 1890年宋嘉树为川沙传敎士与倪佳珍夫妇安家在川沙内史第沿街房,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诞生于此,並在此度过美好童年,1904年宋家迁往上海,只留宋子文在川沙读书。

 倪桂珍与三个女儿合影;宋庆龄幼时与母親合影;在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时的宋庆龄。

 诸文伯学塾。诸文伯,为人正直,家住川沙城南街与宋家隔街相对,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在他所办私塾中求学。

 宋庆龄故事。

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在内史第从小养成俭朴勤劳助人为乐美好品质。

  第四部分浓厚的历史积淀

  沈家族族谱图

 沈树镛的故事。沈树镛,传统清代士大夫,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爱好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等,並对其潜心研究,认真考证,与同行反复研讨,写下许多藏跋並编辑成书。

  各震东南的汉石经室主人

  沈树镛展厅

  名流唱和书画风流

  潜心考研成绩斐然

  中国毛巾的创世者之一

 沈树镛之子沈毓庆,1900年创办经记毛巾厂,为中国近代毛巾业的先驱,但英年早逝,35岁离世。

  木制毛巾织机

  土布及毛巾织机

  土布和毛巾织品

  老式脸盆架

  留言台

 参观者从沿街二楼外墙楼梯下楼,右侧围墙内为重建的内史第仪门。

 内史第仪门西侧围墙与西侧门洞

 现黄炎培故居展厅东侧门

 黄炎培故居展厅东外墙及东侧门

 内史第仪门东侧围墙及门洞

 内史第仪门,仪门楼占地1500平方米,飞檐翘角,正门有凤戏牡丹、状元游京城等图案,中门镶有华堂映日四字,背面有凤戏牡丹图案,下有德厚春科四字,门楼两旁为状元游京城和状元献宝砖雕图案。

 仪门背面 德厚春秋四亇字,仪门位于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8号。

  原黄炎培故居与仪门鸟瞰,现仪门移建至其东侧楼内。

 仪门对面现为上海浦东東元金石书文院

 新川路218号出口处沿街墙面浮雕

更新于 2019-05-15
打开美篇查看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