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的影像表现

 stonein 2021-04-06

一、肾脏先天性发育异常

1. 数目异常

2. 位置异常

3. 旋转异常

4. 形态异常

5. 肾发育不全


二、肾盂输尿管先天性异常

1.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2. 输尿管囊肿

3.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4. 腔静脉后输尿管



No.1

肾脏先天性发育异常


01

肾数目异常

肾缺如(孤立肾)

由于一侧肾组织和输尿管芽不发育,或仅有残缺的后肾组织所致单侧肾缺如常伴同侧输尿管缺如

对侧肾脏可呈代偿性肥大,可伴有旋转不良或异位

需鉴别:异位肾、先天性肾发育不良(侏儒肾)、手术后肾缺如

图片

02

肾位置异常

肾位置异常即异位肾,包括单纯异位肾和游走肾

需鉴别:肾下垂

图片


单纯异位肾

胚胎时期受异常肾血管影响而不能到达或超过正常位置,大多伴有肾旋转不良

常位于盆腔、髂窝、下腹、膈下或胸腔内

其输尿管的长度能恰好其分到达肾的位置(与肾下垂主要鉴别点)

图片

游走肾系由于具有较长的异常肾血管,又为异常的腹膜包裹,因而在腹腔内有较大的活动度,改变体位时活动明显,常位于腹腔内。

肾下垂是由于肾脏支持结构松弛所致

变换体位时,仅有上、下方向活动,位置变化超过一个椎体高径

输尿管迂曲(多见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图片

03

肾旋转异常

正常两肾门位置是直接朝内轻度偏前,两肾轴呈「八」字形,肾脊角约 15~25 度

影像学表现为肾门、肾盂朝向异常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肾轴不旋转或旋转不足或过度或反方向旋转(胚胎时两肾门朝前的),都称为旋转不良

可单独存在,也常可与异位肾、融合肾并存

图片

04

肾形态异常

肾形态异常包括融合肾和分叶肾、驼峰肾和肾柱排列异常

融合肾:指两肾的联合,但每一肾各自具有自已的收集系统和排泄系统

马蹄肾: 是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 指两肾的上极或下极相融合,常见下极融合,融合的部分称峡部,由肾实质或结缔组织构成

IVP:两肾下极斜向内侧;两肾盂位置低,且靠近,旋转不良。可伴有肾盂积水

图片

肥大肾柱:系从皮质延续到肾盂、肾锥体之间的皮质柱

驼峰肾:系肾表面局限隆突,类似驼峰,大部分为脾脏压迫所致

分叶肾又称胎儿性分叶肾,50% 成人不同程度存在,由于胚胎时肾叶融合不完全,肾表面有浅沟,浅沟处则有自皮质向内伸入的肾柱

以上均为正常解剖变异

图片

05

肾发育不全

肾发育不全又称侏儒肾,较少见

胚胎发育中生肾组织或后肾管发育障碍及血供不正常所致

肾脏体积小,功能差,多为一侧性

对侧肾脏代偿性肥大

图片

No.2

肾盂输尿管先天异常


01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胚胎早期有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致。

一个肾脏分为上、下两部,各有一套肾盂和输尿管。上、下两部多不相等,上部肾盂往往细小,发育不全,下肾盂较大。

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首选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或囊肿样扩张

囊肿为膀胱粘膜所覆盖,内层为输尿管粘膜,间其有肌纤维和结缔组织

囊肿呈园形,椭圆形或扁平状,直径可由 1 cm 直占满整个膀胱

IVP 是显示囊肿的基本方法

输尿管下端扩张, 如眼镜蛇头样

膀胱内有圆形透亮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整, 常伴有输尿管内的造影剂影, 形成「光晕征」

图片
图片

03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原因不明,狭窄较局限,长约 1-3 cm, 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多见

狭窄段一般无炎症表现

IVP 和逆行肾盂造影显示,局部输尿管固定性的狭窄,狭窄以上输尿管及肾扩张积水

图片

04

腔静脉后输尿管

腔静脉后输尿管因胚胎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输尿管位置、走行等方面的改变,而不是原发于输尿管本身的变异

腔静脉压迫可引起流尿流不畅,导致肾盂积水

其具体走行方向为:离肾盂后先向下向内、由脊柱与下腔静脉之间通过,再从后面绕过下腔静脉、由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穿过,再向下行从正常路线进入膀胱  

IVP 可见肾盂、肾盏及上部输尿管积水扩张,输尿管向中线弯曲,在相当于腰 3-4 水平与脊柱影重叠并变细,侧位见此部位输尿管被推压紧贴于椎体前缘,整个输尿管迂曲变形,呈镰刀状、S 状或鱼钩状

图片
图片



作者 | 影像super超

首发|影像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