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拜读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感触颇深,常言说一本好书可以读到忘记吃饭、睡觉甚至时间的流动,而当我拿到这本书,读完序言,就已经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读完后,被任正非坚韧、宽容的性格所吸引,被任正非的管理理念、创业格局所折服,又被任正非的果断、大胆的做事风格所征服,任正非的判断力、危机感、勇于自我批判的个人魅力深深征服了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也深深征服了我,使我对华为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说任正非的身上充满了坚定与灵活、铁腕与柔情、理性与感性、强悍与软弱、攻击性与妥协精神的多重矛盾,而恰恰是这样一位成功企业家都可以在企业创建到发展,从发展到成长都在不断的自我批判,作为企业中的普通一员,何尝不需要提倡这样自我批判的勇气呢?从自我批判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从不足中寻找弥补的方法,再帮助自己成长的同时,更成为别人学习的标杆。 任正非从1987年创办华为以来从没有停止过危机理念、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批判,而他的这种风格非但没有吓倒每位华为人,却促成了华为艰苦奋斗的从业精神。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华为凭借着这样的从业精神从农村包围城市、从非洲到欧洲、从欧洲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克服重重困难,不畏强权、不畏艰难,打下了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展现了华为的发展历程,呈现了华为的管理理念,值得学习与思考的地方太多,华为建立20多年来,始终推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张开放、妥协、灰度并存,时刻自我批判,提倡均衡发展等等好的理念是值得很多企业学习的,而在这里,我更欣赏“自我批判”,自我批判其目的提醒自己的同时,更希望我们企业成员能有这样的胆识与勇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批判,帮助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20多年来,任正非讲得最多的,一个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就是自我批判。1998年,任正非讲“我们要不断地自我批判,不论进步有多大,都要自我批判,世界是在永恒的否定中发展的。”“华为会否垮掉,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我们的管理是否进步。管理能否进步,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能否让我们的干部接受,二是能否自我批判。”2004年任正非再次讲到“世界上只有那些关于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生存”。 2008年,任正非再次提到没有自我批判,就不会认真听取客户的需求;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没有自我批判,就会故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就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作出正确决策和切实执行。但“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导向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能我们无法做到孔老夫子每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勇气,也可能做不到华为自我批判的精神,但至少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或者无法协调的困难时,对别人少一点指责与抱怨,多一点宽容与理解,当我们指责别人“不是”之前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我想企业出现的更多是和谐,而不是私下你我他的是非。 当部门与部门、团队与团队、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我们拿出一点点自我批判的勇气与精神,多给对方建设性的意见,多给对方自我检讨的空间,多给对方无私的帮助,企业内部又怎么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和谐与不支持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都是团队中的一员,企业的辉煌才能成就个人的辉煌,企业发展才能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所以企业需要自我批判的空间,企业需要敢于自我批判的成员,自我批判必然帮助自我成长,自我批判更能帮助团队成员齐头并进,自我批判更能创造企业内部团结协助的良好作风。 当你要求企业为你加薪时,你是否让企业看到你的价值所在,是否让企业看到你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当你指责企业没有给你提供培训与发展空间时,你是否想过,你平日里逛淘宝、扮空间、转微博的时间是否可以利用上,是否可以多看几本书、多看几堂视频课……我们不再是孩子,成年人的学习与提升很多时候是需要靠自己,当我们去指责身边人能力没有自己强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还有更强的对象或许就在你的身边,而你是否有帮助别人提升的宽容之心呢?如果企业中多一个敢于自我批判,少一个随意指责的人,我想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速度远超于我们所想象的。 而当我们的企业指责现在的年青人不好管理时,你是否想过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路是否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否想过走进员工的心里,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在哪里?而当我们的企业指责招到公司的人不理想时,你是否想过千里马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千里马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培养,而适合企业文与企业理念的”成品”少之又少;当我们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互相指责的时候,你是否换位替对方想过,对方的难处在哪里,我们是否可以携手共同解决?……
|
|
来自: 王守山学堂 > 《630.15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