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陪母亲回娘家/吴秀兰

 读在现场 2021-04-07

今年3月份大哥退休赋闲了!清明节前,他提出回老家小住一段,主要是陪伴老母亲母亲今年八十八岁了,陪母亲回一趟娘家,是我们姊妹七个的决定,完成她的夙愿。

回娘家,对于一个已出嫁的女人来说,是一件自然也是一件必然的事。然而,母亲回娘家的梦想,在她出嫁以后就难以实现了。这次回娘家距离母亲上一次回去参加娘家堂嫂的葬礼已有近二十年了。

母亲出生在化龙镇高川外公外婆都是聪明能干之人当年,外公从事鞭炮生产和经销,富甲一方拥有多处房产,大约有五个天井院,从街面一直延伸到河边,还是江南建筑风格。不过,母亲的命运却非常坎坷,8岁的时候,外婆去世。20岁时,外公去世好在叔叔婶婶们都视母亲如己出,堂弟堂妹们也视母亲为亲姐姐。母亲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因此,母亲对娘家有深厚的眷念、感激之情。

母亲十七、八岁时经媒妁之言嫁给父亲,父亲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直在学校担任教务主任、校长之职,工作较忙,回家很少。母亲生育了七个子女,家庭的重担基本上落在她一人头上。婚后,母亲回娘家的机会,都因种种琐碎的家务被耽搁了。

50年代末,大姐姐只有四、五岁,哥哥姐姐们还没有出生,70年代初,我才两岁,最小的弟妹也刚出生不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我们一家九口人生活是相当艰难的。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以校为家,而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七人举步维艰,回娘家就成了母亲难以实现的梦想。每逢过年,母亲要忙于操持家务,就安排姊妹们回她娘家给她叔叔婶婶们拜年,他们也总是把我们当亲外甥孙对待,母亲的娘家堂兄妹把我们姊妹几人视为亲人。他们虽然与母亲只是堂兄妹,但对我们一家都非常好,我们童年的许多快乐时光就是在母亲娘家度过的。

年复一年,我们姊妹几人都已长大成人,母亲也年老体衰,姊妹们这些年都各奔东西忙碌着自己的事,没有顾及到母亲回娘家的愿想。

清明当天,哥哥姐姐们从外地赶回,祭祀父亲后,姐姐有事先离开。昨天,哥哥陪着我和弟弟带着母亲回她娘家祭祖。

当车驶进母亲娘家院落,母亲感叹已经不认识回娘家的路了。舅舅舅妈把母亲接到家,已年过古稀的舅妈和母亲紧紧相拥,喜极而泣。她们回忆着过去,回忆着她们的父母亲。我发现,聊天时她们的目光一直是对视的,手一直紧紧握在一起。

我们一起带母亲故地重游,回味他们孩提时的快乐时光。母亲年小时的旧居门面已经变模样,而里面还是保持着母亲小时候的样子,母亲指着一间小屋说“这是磨房”,母亲记忆力特别好,只要是没有改变重建的地方,她都能清楚记得,甚至儿时玩耍过的地方她都能一一找到。

吃过午饭,母亲儿时要好的玩伴约着去她家玩,娘家亲人都住小别墅,室内干净整洁,母亲特别开心。

下午,母亲体力不支,我便陪着在舅舅家院子里晒太阳,舅妈们继续和母亲聊天,母亲儿时的玩伴们听说母亲回娘家,陆续赶过来看望母亲,并再三挽留母亲在娘家多住几天。哥哥和弟弟在舅舅们的陪同下,去后山给母亲已故的父母及叔叔婶婶们坟前烧纸叩拜,哥哥跪在坟墓前,思绪万千,真诚忏悔这些年因忙于家庭与工作,姊妹们没有在他们生前报答他们对母亲的关爱之情、对姊妹几个的宠爱之恩。

在母亲娘家的一天里,我们总能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看着母亲久违的笑脸,特地把母亲回娘家的相片和视频分享在家族群里,我们姊妹感到高兴。

我们无以回报母亲厚爱,只能用我们力所的能及的能力满足母亲的愿望、用我们的心来书写,书写出这早已刻录在心间的文字,重温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想对母亲说,我们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可您已经是白发苍苍,八十八高龄了,我们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祝愿母亲健康长寿,我们一定要抽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您

作 者 简 介

吴秀兰,湖北十堰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