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我的七彩石 2021-04-07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从左炮台出来,想起附近还有个天后宫,也十多年没去了,百度一搜,距离一公里多一点,顺便再去一转。
        一路上走过去,周边都是工业园区。或许因为是周末,园区都很安静、很清冷。到了天后宫,宛若隔世。记忆中的天后宫,当初只是一座小小的古庙。如今……如今大到我已经认不出来了。
        天后亦即妈祖。是世界华人的“圣母”。据报道,世界上天后信徒达一亿多人,世界各地有三千九百多座天后庙,其中只有三座历史上是由皇帝敕建“天津天后庙、泉州天后庙、赤湾天后庙”。天后是中国五千年步入神    坛的唯一女性。历史上曾被皇帝褒封二十七次。
        赤湾天后宫,始建于宋,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特别是明初,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赤湾便是海上之路很重要的一站。据说,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曾在赤湾海域遭遇狂风巨浪。郑和祷神求庇,许下大愿,如能平安回朝,将在此修建天下最大的天后宫。结果天后显   灵,保佑了郑和及船队。郑和第一次平安回来后,即向皇帝奏请敕建赤湾天后宫,并差官至祭。从此,赤湾天后宫不仅成为当时沿海最大的天后宫,而且朝廷颁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须停船祭祀。  使船安全返回,依然要到此举行“辞沙”,答谢天后的庇护。“辞沙”就是将牛、羊、猪三牲取肉留皮,用草充填,摆祭于海边沙滩上。祭祀完成后,把三牲沉入海中。当时,只要是来往珠江口的所有船只,无论水师,还是商船、渔船,都会来此朝拜。天后宫声名远赫。鼎盛时,它有门、楼、池、桥、殿、亭、廊、阁等建筑物数十处,房屋一百多间。占地九百余亩,拥有九十九道门。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是免票的。但想进去,也不那么容易。疫情期间,首先得填一张健康信息表,其次要关注“南山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在里面点“参观预约”。然后刷健康码,测体温,人脸识别。完成了这一整套程序,这才有资格进入。宫也好,寺庙也罢,都是差不多的格局。只是天后宫更接近道观,虽然也称“天后古庙”,但前庭没有大腹便便,笑面相迎的弥勒佛。
        赤湾天后宫的位置有点偏,与深圳这个大都市的热闹繁华有点格格不入。加上特殊时期,天后宫的游客极其稀落。少了那种烟熏火燎的香火气和擦肩接踵的拥挤,似乎感觉这里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神圣感。我讨厌那种一窝蜂般赶集似的盲目朝拜,更烦原本应该清静无为的圣庭,被弄得蝇营狗苟,乌烟瘴气。祈福的人少了,说明平安幸福的人多了。祈求的心淡了,说明生活已经让人心满意足了。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进入天后宫正殿,天后宝相庄严,善美结合。虔诚地行一番注目礼之后,开始在院内转悠。天后宫里有一棵古榕树,据说就是当时负责修建天后宫的郑和副将亲手所植。树龄已达六百多年。目前它冠硕叶密,两根连理枝,盘根错节,古朴苍劲,形似游龙。被人称之为“许愿树”。许愿树下,“童颜鹤发”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满面笑容地看着我。那份和蔼慈祥,令人从心里滋生出一种无限的尊敬和亲近。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水太脏了,有点可怜那些神龟)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妈祖因为扶危济困,护佑航海,也被称为“中    华海神”。她基本上属于沿海地区历代船工、渔民、海员等与水有关人员共同信奉的专业神祗。因此,与佛教有较大的差异。在我看来,妈祖崇拜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并不是宗   教,只是一种信    仰——中     国人独特的信   仰!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品中国信仰,游赤湾天后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