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涂山

博尔赫斯曾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写道: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

用这句话形容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再合适不过。

经济学界说:未来充满挑战,新兴行业将会继续爆发,更多的传统行业风光不再。

科技学界说:未来喜忧参半,人类越来越自由的同时,也有陷入科技牢笼的危险。

政治学界说:未来变化莫测,国家之间将会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但地区冲突也会越演越烈。

但唯独教育,对于未来缺乏想象,眼光总是围着“既得利益”打转。对于很多人来讲,基础教育仍旧是为“上大学”做准备,高等教育则总是被视为“职业介绍所”,至于未来的话题,教育没有太多兴趣,所以干脆闭口不谈。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沉默的态度,来自观念的陈旧。

未来对于很多教育的实施者来说,就是升学率与就业率组成的坐标。所谓“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分数”,未来在他们眼中,是条可以预见终点的线段,而不是通往未知的直线。

倒是家长们对于未来充满想象,但必须加上“规避风险”的前提条件。未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孩子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精彩卓越,而是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未来在他们眼中,是一座显示“性价比”的天平,未来的指针,总是围绕“生活要保险一点”打转。

于是莘莘学子们,早早就对未来无感。“未来想做什么”是小学生才感兴趣的话题,中学生、大学生们大多敷衍了事。

唯一有点儿憧憬的未来,是“当个网红”或者“成为明星”,实在不行,那就争取一份体面的工作,迎娶一位颜值和经济还算能打的生活伴侣,就算得偿所望了。

启迪多元思维

未来=当下?

这看似魔幻的观点,却是现实之中许多教育的参与者一直秉承的观点。否则就不会出现上述中的种种怪象,更不会出现面对怪象之时,许多人竟然安适如常、浑然不觉。

教育当然可以只为当下负责,更可以只对现实示爱,于是“照本宣科”就成为最保险的方法,因为“当下”只需复制,无须创新。至于“教育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就别提了,“教育为了当下”的原则,会使教师蜕变为最为普通、也是最没技术含量的职业。

这倒苦了家长,因为“当下”会掏空他们的金钱和时间。“为了当下”的教育观,会使本来就不甚公平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朝着名校倾斜。所谓未来的教育,就是比拼金钱、时间的竞合游戏。

上名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学生成绩优异、屡得高分。所以人文教育、性格培养、观念塑造什么的,统统都是累赘、统统可以忽略。反正教育只为“当下”负责,学习就必须有的放矢,成为人才与否,不再重要,“高分低能”将会成为评价学生的常用词汇。

最终,我们将会拥有这样一个未来:

创新越来越少、科技发展越来越慢、社会进步趋于停滞,人人过上了既十分相似、又毫无希望的生活。这一切,皆因教育失去了活力,人才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赫胥黎和奥威尔若是泉下有知,一定会被吓醒:

原来未来的人类,没被极权主义奴役,更没有被科技绑架,毁灭人类自己的,竟然是人类一直引以为荣的——教育。

这样的未来,就是“教育面向当下”的效力使然,这样的未来,谁都不愿看见,更不值得一盼。所以教育面对的对象,只能是、也必须是未来。

那么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正心正举

1.学校,请重视人文教育

即便冠以教育的后缀,但人文教育仍与普遍意义的科学教育有所区别。

如果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那么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人生态度。所以人文教育,又被称为人性教育,它横贯教育的始终,更贯穿于人的一生。

可现实的人文教育,却有些难堪,涉及到具体学科,就更加显得尴尬。

比如阅读、美术、音乐、诗歌鉴赏等等课程,在幼儿园时常常要求家长配合,实质就是家长代劳,孩子鲜有实践机会;而到了中小学阶段,这些人文课程又被压缩侵占,有时为了升学的目的,干脆彻底忽略。

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竟然一味追捧网红明星,毫无理想志向可言,但却忘记了,正是我们夺走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理想志向的熏陶太过缺失使然。我们一边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却忽视他们人生观的建立,将最为关键的人文教育一再束之高阁。

忽视人文教育的未来,是没有人情味儿的,没有人情味儿的未来,毫无希望可言。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终极规范,人文教育正是“育人”之中最重要的体现。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流水线的螺丝钉,而是为未来提供更先进的思想,更完整的人。

2.家长,请重新认识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就是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是什么?”“大学教育就是为了找工作做准备。”

这是大多数家长,对于高等教育最常规看法,也是对于高等教育的最大误区,因为找工作无需上大学,职业培训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

可见高等教育并不等于上大学,即便高等教育总是以上大学的形式出现,但形式不能取代目的,成为高等教育的本身,那高等教育的“高”,究竟如何体现?

高等教育,体现在更高纬度的思维教育。更高纬度的思维,绝非“找个好工作”可以比肩。高等教育诞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学术团体”,他们以思辨社会结构、反思人类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而著称,从古至今的大学教育,依然遵循这条原则。可见大学的高等教育,实质是思维的教育,区别于中学阶段的“教+学”的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其实是在重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终为改造自身、改造未来做准备。

所以高等教育的实质,是有关未来的教育。只有对未来具有战略需求之时,高等教育才有存在的必要,也只有当家长意识到这一点时,高等教育才会发挥它的“高等作用”,教育面向未来,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3.学生,请明确受教育的目的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遗书,它的前两句是: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八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早已强盛于南宋百倍,但文天祥的问题依然值得深思,尤其是社会的多元,答案变得千奇百怪,受教育的目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早已不是文天祥那么纯粹。

大部分学生觉得,受教育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却因人而异。有人认为,好生活就是衣食无忧;也有人认为,好生活就是较小的生活压力。

先不说衣食无忧与生活压力是否互为前提,单说衣食无忧、较小的生活压力,真的是好生活的全部?

很多发达国家早就超过了衣食无忧的阶段,较小的生活压力也是社会常态。但也是这些国家,青年人的吸毒率、犯罪率却总是高居不下,并且大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

这些国家的受教育水平,高居全球;受教育程度,排在世界前列,但对当地的学生来讲,这样的生活绝非好的生活,教育的教化作用,根本没有体现。

除了具体的国情之外,“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是根本原因之一,由借于此,那么现在更是到了重新明确的时候。

究竞为何读书?是为了自己?还是别人,以及全社会?

其实两者这间根本就不矛盾,所谓:“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独善其身,说的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兼济天下”。指的是回馈国家、反哺社会的信念。

只有能力和信念合二为一的时候,教育的作用才会被强化到最大,受教育的意义才能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才能完全实现。所以教育要面向未来,明确受教育的目的,是其中关键。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2019年,总书记做出重要论述:教育是强国的根本,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2002年,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美好期盼,教育关系到所有人的未来。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

由此上溯到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索克拉底就反复强调:教育决定未来。

教育对于未来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每个鲜活的人。人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状况、人决定了科技的深入程度、人决定了政治的基本形态,人最终决定了教育本身。

所以教育面向未来的实质,是参与教育的人,必须面向未来:

施教者必须拥有未来思想,将相对缺失的人文教育,重新弥补回来;

家长则必须有未来的判断,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未来意义;

学生必须拥有未来眼光,将受教育的目的重新明确。

由此教育才能改变过于功利化的理念,成为面向未来的事业,改变未来的原力。

这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意义所在:教育,就是未来本身。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