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青年、中年到老年,贯穿一生的生命教育是什么?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是生命的维度,它蕴育于语言与文化当中。而教育,其实一端连着的是个体生命的丰盈,另一端则连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因此,教育的意义,应当是从生命出发,又回归生命的过程。

01

缺失的生命教育

虽然,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生命意识,但遗憾的是,在今天的教育当中,生命教育是孩子最为缺失的一课。这种缺失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惨烈的血案,也可能是悄无声息的生命之麻木。

在国外,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国家卫生部曾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自杀居第5位,在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

自杀,或故意杀人、伤人的青少年毕竟是少数,还有更多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必要的生命教育,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陶行知就曾说,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就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可教育如果无法关注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孩子就无法感悟生命的美好,掌握爱与被爱的能力,进而也无法与自己、他人、社会及自然达成和谐共处的局面。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里,早就蕴含了对生命的关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它以追寻生命本源为基点,探讨生命价值和处世哲学。这些生命智慧在今天这个时代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走出漠视生命和生命虚无的认识误区,获得生命的自由。

02

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观点

“道生万物”的生命本源论

孔子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儒家认为,生命的由来本源在于天命。而佛家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生命无本原,我们的生命形体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空幻虚无的。道家与儒家、佛家的看法不同,道家认为,生命的本源是“道”所派生出来的“元气”。

《道德经》里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老子看来,“道”是生命的本源,万物的生起、存在、成长、灭亡,都依赖于道。

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

对于人的生命,道家与儒家都给予了肯定。儒家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但人的“贵”在于人有道德意识,而草木禽兽没有。可道家则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道德价值,而在于人生命本身就具有价值。

在《道德经》中,老子一共23次提到了“身”这个概念,不仅对其持有肯定态度,而且助长修之、保之、贵之、爱之,这体现了老子对于生命的关怀。

清虚守静的生命状态

《老子》曾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庄子也曾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道家认为,自然、恬静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要保持清净无为,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不被尘世的喜怒哀乐束缚,而能达到自由纯洁的生命状态。

“生死齐一”的死亡观

与“重生”相对应的是,道家不仅看重人的存在价值,也同样注重死亡的价值以及死亡对于个体的意义。

老子曾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也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可见,道家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过程,就像天气变化、昼夜更替一样,是自然的循环轮回。因此,道家主张“生死齐一”的观点,认为死亡只是在回归自然,人生就好像出去旅游一番,最终还要回到自己的家里。

所以,庄子丧妻,才会“鼓盆而歌”。这种让旁人看来荒诞可笑的做法里,恰恰隐藏着道家豁达乐观的生命态度。

03

道家生命哲学对今天的启迪

那么,道家的生命哲学对于今天这个时代有哪些启迪和教育价值呢?

青年:树立重身珍生的生命观

由于生命教育缺失,许多年轻人生命意识淡薄,推崇生命虚无主义和消极的人生态度。有些孩子更是被网络不良价值观引导,错把自杀当英勇的壮举。

譬如,前两年就有一款自杀式死亡游戏传入中国,名叫“蓝鲸死亡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很多青少年受其蛊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由此可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珍生观念尤其重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宝贵。

《道德经》里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把人和天地并立,都是宇宙的至高者,由此就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价值。《道德经》里还有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他痛斥那些为了名利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爱惜生命。

 道家中的“珍生观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尤其宝贵,它对于塑造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提升生命境界有着积极作用。

中年:树立抱朴守真的生命观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新的热词,叫“养生朋克”。说的是现代人一边怕死,一边作死。比如一边熬夜,一边敷眼霜;一边熬着夜,一边喝着养生茶。

“朋克养生”的背后,其实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的集体焦虑。打开手机,随处可见的都是这样的文章——《97年自媒体人融资五千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导致就业压力大,独生子女开始面临独自赡养父母的问题,中年危机随时到来,人们开始进入焦虑的状态,不仅把升职加薪当成人生第一大事,更把熬夜加班当成生活常态。

而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亚健康问题接踵而来。人们开始发现身体老化的状态,于是走上了养生之路。可一边又放不下对物欲的渴望,于是才诞生了“朋克养生”。

在这个焦虑又充斥着物欲的时代,道家思想就如同一冽清流,涤荡人心。老子认为,“道”在根本上是一种自然之道,所以人必须要顺应自然。而顺应自然的方法,就是抱朴守真、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非常崇尚“朴”,老子就曾说“我无欲,而民自朴”,他认为自然、朴素、天人合一才是生命真正的价值,而这一点,恰恰是人到中年最容易缺失的。在生活的压力与内心欲望的双重裹挟下,中年人尤其容易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生命本身的价值。而道家的思想,就在提醒着我们,只有我们为生活多做减法,少做加法,放下欲望,回归自然,我们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

老年:树立生死同一的生命观

人的一生最无法摆脱的就是死亡,尤其对于已到暮年的人来说,关于死亡的忧愁更是如影随形。很多老年人畏惧死亡,更妄想逃避死亡。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曾讲过自己在从医过程中的一个遭遇: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去医院检查后,非要医院给个说法。医生只好实话实说:“你可能不行了。”老人火冒三丈,要打医生,原因是医生说话不吉利。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亡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词。所以《西藏生死书》里才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而道家思想,其实就是最好的“死亡教科书”。对于死亡,老子采取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豁达态度。他曾有言:“物壮则老,老则死”。死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规律罢了。

而庄子的“生死转换”、“死生同一”,更是超脱了死亡,把死亡当成生命之旅的终点,也当成了新一段旅程的起点。庄子认为,死亡不等于消失,不等于虚无,而是回归于“道“。

而”道“是永恒的,所以死亡并不具有悲剧色彩。就如同春夏秋冬、花开花谢,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既然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那么也不必讳言死亡,更要做到“安时而处顺”,用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死亡。

04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生命是从何而来,生命是如何延续,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这是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而道家是关注生命、关怀生命的思想流派,其论涉“生命”义理极为丰富多彩,给予当代的我们诸多启示。

年少时读道家,可知重人贵生,珍惜生命;中年时读道家,可知清虚守静,抱朴守真;老年时读道家,可知生死同一,坦然面对。

读懂道家思想,我们便能做到生时尽力而为,死时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死生两安”。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