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伪精致,让自己过上真正的高品质生活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书情画意 · 主播丨涂山

小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变成独当一面的大人,我们把过去的自己扔在幼稚之后,奔跑的走进这个新世界,然后憧憬着在这个新世界里大展身手,期盼着触摸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生活。

有一天,我们真的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走进了成年人的世界里,瞬间变成了大人模样,穿上了得体的西装,化上了精致的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辛苦。

城市男女有着独有的执着与敏感,也有刻薄与坚强,太多的人试图从这样的群体里窥探和体察城市生活。

在今天的视觉化时代,普通青年个体对视觉导向和视觉指引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也极力追求一种生活外观的精美化与优质化,进而产生出对最高级精致生活的消费需求与审美欲望。

而当这种“精致生活”被赋予更多的地位与身份、优雅与高贵的特殊标签时,那些生活并不富裕却又将“精致”当作精神崇物的充满矛盾感的年轻人,促生出一种视觉包装下的“伪精致”。

01

“伪精致”生活是指一些收入有限、生活并不富足的人用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面子消费等方式去暂时满足一种“品质追求”和“精致享受”的愿望。

没有随时可以拉起Burberry的风衣袖子就不足以被形容为优雅,没有随时查看时间的卡地亚手表就是有失身份,没有看过巴黎街头听过零点钟声就不敢说自己是罗曼蒂克式的浪漫,没有手捧星巴克的咖啡就不能够被称之为加班,去过独立影院才能自信地说自己热爱电影......

在普世价值里似乎对生活的“精致”就是对身份的彰显。“身份”是个颇具诱惑力的词,它是社会地位的简化,是阶层划分的依据,是圈层社交的邀请函。

那些努力向上攀升、希望赢得更多尊重的人,其基本动机里就隐含了对阶层身份的渴望。而追求“精致”的人们更多的也是渴望别人对他们“身份”的认同。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社会认同。社会认同理论的心理学核心是人们为正向的自我评价而努力的假设。这一自我评价包括两种成分:个人和社会认同。

人们倾向于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定义个体自我,用自己与其他人相似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社会自我。

从“我”转变为“我们”,就是走向一个新的集体的过程,这时候特定群体成员资格和相关认同凸显。

它产生了心理功能,提高了群体成员资格对一个人感知和行动的影响。社会认同凸显是情境依赖的,它是社会情境中自我类化的动态结果。

但是追求“精致”的这一类人则通常处于社会的“夹心层”,这是他们对于身份焦虑的来源——边缘化的“伪中产”和“新穷人”。处于不上不下的社会层级,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进不去城市中心的窘境,背抵远处故乡的过高期望;一面要向一类人展示自己过的还不错,一面又要向另一类人凸显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从“我”走向“我们”看似只需要认同感的获得,其实还有更多现实主义,这是他们无法迈过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越过的鸿沟。于是更多的边缘人选择用外在包装进行自我麻痹、自我宽慰,试图模糊边界与进行主观界定。

在看起来精致的背后,则是无尽的迷茫与不安。

02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的理论,他明确指出,个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与他人互动的产物。这其中,他人犹如一面镜子,人的自我是从他人对自己看法与反应态度中得以产生的。

被“精致”所支配的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精致”而“精致”,他们只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得漂亮,说到底就是攀比心理、炫富心理。

他们为自己立了一个人设,过着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虚荣心作祟到忽略现实窘迫,不计代价的活成假想的自己,看起来生活富足,看起来事业有成,看起来身份尊贵,看起来轻松顺利。

于他们来说,享受别人的赞美与羡慕比起还不上的信用卡来说,前者更重要。

个体在通过这种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质我”、“社会我”、“精神我”。其中,必然是“社会我”对个体的影响最大,我们更多的通过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以及我们所看重的那些人对我们所作所为的期待,产生了对自我的认同感。

所以我们更多的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态度和反应来观照自己,并型构出自我的多种可能性。

镜像般的虚构与想象,为我们的“精致”提供了行动依据和认知空间。

与其说我们是在追求过分的“精致”生活,不如说我们是在追求那个无法在现实生活里具象化的“完美”的自己。

03

我们要更多的重新审视自己的“精致”追求,不要被虚假的仪式感和过度的消费主义所支配。

拥有对细微美好放大的能力,具备不断追求新知的内生力,求索生活富足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丰盈,这才是我们进步的标志。

不在乎是不是奢侈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我们的精致更多的应该是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管理好自己的身材与形象,穿的得体大方,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和仪态,在意精神思想的独立和见识。

喜欢看书,拎着布袋包去买书,给书穿上书衣的人一定比只关注lv的人要精致。

李银河说:

在我看来,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许多人习惯把物质当做判断标准与前提条件,用物质堆砌来标榜自己过的很好。可有时,看不见的东西,远远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蒋勋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回他和朋友们一起闲聊,问大家都喜欢什么名牌。  

有人说阿玛尼,有人说古驰,有人说香奈儿......  

一位朋友问蒋勋喜欢什么品牌。  

蒋勋回答说:“我只喜欢纯棉、纯麻,因为我觉得它们很温暖,材料本身有触觉上的记忆,排汗吸汗的过程上也非常舒服。名牌不适合我,因为我喜欢自在。”   

后来他解释说:“品味是不被流行所干扰。一旦你刻意去追求什么大牌,一旦你刻意去附和什么标准,你就已经失去了品味。品味是用来做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知道生命该用什么方式去活着。”

知道为什么活着比知道怎么活着更重要,前者让我们在纷纷万事里直道而行,后者让我们走入纷纷万事。

钱钟书先生有一句话,很接近精致生活的本质,他说: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说到底你要明白,精致与钱无关,与身份无关,与认同感无关。在智者那里,精致只关乎生命的本质以及生活的态度、品质与智慧。

最近热度极高的《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面,阿朵不争也不抢,却不断因为“女性魅力”而被推上热搜。

她说,地里所有粮食种好了,挑担茶叶上北京。 

她说,她在屋前开辟了一片菜地,在里面种下白菜、油菜、柠檬树与格桑花,夏季的时候,她还会带着网兜,来到河边捕鱼。 

她40岁了,带着民族音乐重新回归。

有人说,看到阿朵,突然不害怕变老这件事了。

大概是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通透与温暖,望向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再有疑问与焦虑,懊悔与愧疚,这就不枉个体自我存在过,也精彩过。

最后想用拾遗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睡的时候,不辜负床。忙的时候,不辜负路。饿的时候,不辜负胃。爱的时候,不辜负人。便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