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与艺术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下铺 · 主播丨涂山

生命承载艺术,艺术揭示生命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如海德格尔言,此在,即人,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身。

生命一般理解为普遍生存着的存在者的名词代表;艺术则是此在在其中来领会自身的生存形式,又或说是此在揭示别的存在者存在的过程。

而其间最终结果是显现着生命的存在,不仅此在即人本身,也不落下此在周遭的生命,最终目的是表现此在的存在,宏观而言它是此在的意识之一,具体来看也是个体现象。

往时,生命用石壁,纸笔,瓷瓦,金属,布泥,带有功利性,目的性的存留传扬的物品艺术,承载的精神艺术;

随着生命的发展,到其利用设备拍摄的对象,影视里反映的现象,对自然生命的感悟,或以精致设计的结构或以自然主义的描绘形式承载着。

种种现象,种种形式,亦揭示了生命存在的轨迹。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生命对艺术的承载的本质不曾变化,承载的空间越发宽泛跳脱。

艺术也不再仅局限于精神文化的控制,学院派的循规蹈矩,反抗破戒,迎来了一次大解放,揭示的是生命对桎梏的反抗,对自由美好的追逐。艺术揭示生命存在现象的同时反映着生命意识的变化,或进步或退步,或激进或保守。

生命创造艺术

尼采的《权力意志》里认为,若讨论“艺术”现象,则先从生产者创造者入手,即所谓的艺术家的生存状况入手,即从生命入手。

生命的创造力源于主观意识的能动性,生命创造艺术,某些是飘渺的感悟,例如一闪而过的思悟,有能力者记录;某些是挺拔的实体,例如高耸的建筑,设计的产物。

或许会发出如此的疑问:人的生命能创造艺术,非人的其他的生命能否创造艺术?这依旧源于此在——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从此方向出发,得到的结果是,其他生命“创造“的艺术是人对其二次思想创造所得的艺术产物

我们无法否定生物的自然存在,某些生命以特殊的存在方式激起了主观意识的能动反映,引发了主观共鸣,作为个体,我们是不能如通达自己本身一样去通达其它个体,而这将此疑问的答案模糊了起来了吗?

这里做浪漫式的理解:非人的生命当然能创造艺术,属于它自己的“艺术”,尽管它们拥有的意识是薄弱的。而作为人的我们以自己的方式通达领会。

这皆是因我们对艺术存在的定义越来越广泛,生命创造艺术亦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追寻,与其它的个体建立某种关联,从而创造更多的不论是具体艺术还是精神联想,就像塞万提斯所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

惠斯勒提到,艺术可遇不可求,它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对你熟视无睹,也不会因为你是王公而对你青睐有加。天时未到,即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使艺术诞生。 

艺术也不仅仅只是于普通人甚远的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的艺术家才能创造,书法绘画的巅峰造诣,文人墨客的陈情措辞,蕴意深刻的言行举止,只是艺术的一部分,或许会被专研的特殊群体放大。

普通世人也能创造艺术,通俗,优雅,从来不会将艺术划分,随着生命意识越发强大,艺术的包容性亦紧跟其步伐。

艺术源于生活,作为此在的我们生来就在创造着艺术,有时无法被察觉,是因为自身还没有找到记录与保存的方式,但其实创造也不失为一种保存,保存在它出现的那一刻,永恒的那一刻。

艺术的生命,生命即艺术

此在的我们拥有着生命,并满足己需创造了艺术,同时也赋予了艺术以永垂不朽的生命。

在不同的时空与维度里,艺术不仅与其创造者共享生命,更为其创造者延续生命,它是生的力量,加固了生存作为人的基本的存在形式,丰富了人存在的价值。

雕刻无须独创,它需要的是生命。罗丹与他的艺术作品在如今的文明里延续存在着。而抬眼便见的自然,浓厚沉甸的云雾,隐约的桂花芳菲,轻抚而过的凉风,有的是生命,有的是静物,而不论在何处的角落,总有人会捕捉,发现,并创作。

艺术绝非技艺,而是生命的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生命作为艺术的创造者,又何不能被称为一类艺术,生的艺术。

坎坷或顺利,悲剧又或是喜剧,在无法避免的苦痛中,绝处逢生的喜悦里,每个生命即是体验者,更是旁观者。这便是生的艺术。

艺术的眼光远比所估计的要来的更宽阔的多,毛姆早已发现: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艺术与生命一样绝非刻意。

车尔尼雪夫斯基言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毕加索认为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看似矛盾,其最终都是生命与艺术的互相救赎。

所以,请保持世俗的艺术眼光与体验,同平庸忙碌,苦痛不堪,窘迫落魄,安愉舒适,幸福美好的生命互相救赎,互相造就。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