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诵读】之随笔(三)

 子衿xdugitbytl 2021-04-07

编辑   春风诵读工作室

                      春风诵读之随笔(三)

       最近各微信群,朋友圈疯传的学生围打老师事件,相信看过视频的人都不会漠然视之。于是就有了一片的抱怨声、讨伐声。口舌的“乱棒”飞舞,也绝不亚于学生对老师的拳打脚踢。

      但我们还是要留出一些时间作一下冷静的分析,理性的思考,不管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还是教育管理者。

      是个案吗?有典型性吗?是谁之过呢?这是个问题。

      视频中,这位老师当时处理方式不当,也可能是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学生所谓的“积怨”,才有了这场荒唐又可悲的全武行。

      作为这位教师,应该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叛逆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矛盾激化时,应该冷处理的,作为教师的一员,看到师道尊严被孩子的拳打脚踢击得粉碎时,我确实感到心痛,我想说的是老师不能被情绪所左右,不能失去冷静与理智,教育孩子需要知识,更需要方式方法,否则,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可能是白学了。

       再者,在如此教育现状下,这位老师纵有非凡之力,又能如何。课堂混乱,造假成风,凡此种种,不一而是。一个老师连能站完一节课的力气都没有,还何谈师道、师德,我不相信上自学校、下自课任老师,齐抓共管,学生会如此的肆意横行。如果没有其他老师的只放不收的配合,如果没有其他老师对学生中的“小团体”的熟视无睹,没有个别老师对顽劣学生的扬汤止沸,相安一时的纵容,如果没有....该多好!

       如果没有......这个视频可能也会出现,但绝不至于勾起师道尚存的老师对平时所见画面的深沉回忆和深刻的思考。我仿佛觉得这位老师好渺小,如太阳底下的一团白雪,如烈风中的一支蜡烛,如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个修花的老头。我仿佛离他很远,有时又觉得离他好近,近到能看清他眼睛里的无助,以及额头的皱纹上凝成的慌乱。

          教育如一杯酒,我也是醉了,但就视频中的学生乐在其中的围打老师的一幕,便足以让这群孩子陶醉一番了。古云:师者,传道也。道呢?授业也。礼之不存,承业何用,解惑也,羔羊可能更迷失了。不,哪能是羔羊呢?

        孩子们蜂拥而上围打老师的一幕,总在我的眼前浮现。让我不禁想到一头野性十足的斗牛在老师的红布面前,充满着愤怒、勇气和力量,当红布一次次扬起,斗牛的激情一次次被点燃;让我不禁想到一列时代的战车,以雷霆万钧之势,从这位螳臂当车般的老师身上碾去,碾去了.....

       写到这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写了,脑海里只冒出了这两个词:娇惯、纵容。

        是的,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儿,何况人乎。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长至能打老师的年纪。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含辛茹苦,眼睛里盛满了疼爱,手心里渗满了亲昵,孩子生病了,扯出了父母家长撕心撕肺的痛,家长的付出,我们懂得。

        孩子被欺负了,会痛心,因为他连着父母的心,我们也懂得。

        孩子欺负别人了,会欣慰而温愠的教育,也算尽到了教育的义务,我们也懂得。

        孩子学走路,摔倒了,就忙对土地猛跺几脚,怨地不平,因为孩子哭声太大,孩子哭是大事,必须大事化小,这种理论,我们也能理解。

         孩子想摘天上的星星,就哄孩子,只要孩子能达到家长的“需要”的要求,坐上神船去,谁让他是孩子呢?哄哄孩子而已,这种思维,我们当然也能理解。

        孩子要上学了,家长的牵挂和万全之虑就更多了。还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照理老师是大人、学生是孩子,这其实也是让孩子免于受到伤害。但家长们眼中的老师也许是太不堪了,未成年保护被时时提起,仿佛成了他个人手中铜制的笏板,紧握手中时刻准备了惩戒'贼心不死'的老师们。

        最后,我想套用电视上的流行词,问一句:熊孩子们,你们这么顽皮,你们的爸妈知道吗?


 

收听,投稿敬请关注春风诵读:cfsd-520    查看首页“微社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