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

 江山携手 2021-04-07
    福州马尾港
    又称马江,地形险要,扼守闽江下游,是福州港外水陆交通的门户。
    马尾港作为我国近代船政的摇篮和海军发源地,曾名噪一时。。。。。。
    带着复杂的心情走完马尾。带着崇高的敬佩的仰望马江。
    这里是近代船政文化和洋务运动的先驱地。这里的故事让人百感交集。这里的历史太沧桑太厚重了,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基地。
    看历史、看海军、看船政、看到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里会让人的爱国情绪无限上升。
   "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曾在此创建福建水师,福建船政局,福建船政学堂,马尾造船厂等等.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历史的硝烟随着岁月而慢慢散去,但是当年的遗迹仍然有处可寻。
    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中国的海军怎么发展的?不知道的话,你一定要来看看。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百年船政历史展现在眼前,安静的博物馆里展现的却是轰轰烈烈的海上军魂。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这是博物馆里我最喜欢的场景,“海军世家”。这里有一种军人精神的继承,让我肃然起敬。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这是造船厂附近的石雕。刻的是近代船政厂的总面积,规模非常宏大。给人很自豪的感觉。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这是建于宋代的古塔--罗星塔,为闽江门户标志,誉称“中国塔”,马尾海战的见证者。塔耸立在马江边,沿岸风景非常美丽。
中国船政文化基地——马尾港
    这里是马尾海战殉难者的纪念馆-昭忠祠。里面埋葬着中国最早的海军烈士...
    太多了,百年的历史是无法用支言片语来述说的,
    马尾港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博物馆,我只能把一组档案罗列下来:
    1866年,马尾造船厂创办,前身为福建船政,下设船厂、船政学堂和福建水师,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倡办,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
    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
    1871年,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
    1882年,这里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
    船政局创办之初,就拥有员工2000多人,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人数的五份之一强,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发祥地之一。
    船政学堂,创办于1867年,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造船和航海高级人才的专科学校,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教学制度的新式学堂。这里,培育了严复、詹天佑、邓世昌、萨镇冰、等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福建水师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舰队,组建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由11艘兵舰组成,其中的包括旗舰"扬武"号在内的九艘舰船,均为船政船厂制造。
 所有这些,奠定了马尾造船厂作为中国近代造船基地、近代海军发祥地、产业工人发源地、航空业摇篮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先导的历史地位,被史学界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中法战争。法国远东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运输舰19艘,全部被击毁。官兵阵亡521人,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同时洋务派经营了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和两岸炮台与无数民房也被摧毁。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激动人心的船政改革最后以马尾海战惨败结束。让人很心痛很心痛。
    知耻而后勇。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这里依然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马尾港应该算是福建最有教育意义和爱国精神的基地。我喜欢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