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俳合集四十首

 老榆树_yhgek 2021-04-07
关于汉俳: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音组成。有的文章里边说成是“十七字音”是不对的,日语的一个假名发一个音,但是一个日语汉字可能发好几个音,而俳句多用汉字和假名一起组成一个句子,一共是十七个音,例如著名俳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汉字和假名一共是十一个,但发音是十七个音。
俳句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中国古时文人雅集经常联句赋诗,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一首长诗。 连歌是一种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首句十七音为发句,接着一句是十四音称“胁”。再续以十七音一句称“第三”。以下一人独吟也行,多数作者互相连吟下去也行,总是一句长(十七音),一句短(十四音)。以一百句为一卷。到芭蕉时代,改以三十六句为一卷。
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芭蕉被日本人称为“俳圣”,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候俳谐诗人。 芭蕉的诗风可以用“闲寂风雅”四个字来概括。是松尾芭蕉將一般輕鬆詼諧的喜劇詩句提昇為正式形式的詩體──俳句,並在詩作中灌輸了禪的意境。事实上他也确实在1682年前后参习禅宗。像他的名句《古池》就是通过闲寂的独特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美的:“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译文:“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还有一句有名的俳句要算松尾芭蕉在後江戶時期的作品──『たわらぼ』中的詠嘆詩句:“松島やああ松島や松島や”。译文:“松島啊,松島呀松島”。他用这样的感叹頌揚出松島灣的無語之美。 
1694年夏,松尾芭蕉最後因腹疾死於大坂,享年51歲,臨終前留下了最後一句俳句:“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廻る”译文:“旅途罹病,荒原馳騁夢魂縈。”有点像大德高僧的辞世偈语。
  有一种说法,说俳句的形成得益于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古代日本诗人大半都能汉诗,所以,俳句的形成,很可能是日本人从绝句和律诗的关系上得到了启发。 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正冈子规(1867-1902)也是日本俳句诗人。生于庆应3年9月17日(1867年10月14日),卒于明治35年(1902年9月19日)。他是明治时代文学宗匠,于俳句、短歌、新体诗、小说、评论、随笔有多方面的创作活动。他的俳句名句:“柿食へば鐘が鳴るなり法隆寺”。译文:“方啖一颗柿,钟声悠婉法隆寺”。
  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惘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而这种禅寂,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比如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僧》)等。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引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日本文化总是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也不能因此就说俳句起源于我国的诗词。
  把日语俳句翻译成汉语时,习惯上用五、七、五句式的译法,以对应日语的十七音,以前就有译家将此称为“汉俳”,但是没有正式定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赵朴初在接见日本的俳人代表团时诗兴勃发,参照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声法、韵法、律法等特点写了三首短诗,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组汉俳,影响很大,后来正式命名“汉俳”,成为汉语韵文形式之一。
  以上是弟整理一些资料而写的,兄可藉此管中窥豹,弟对日语俳句亦涉猎不深,只是在96年由《日语知识》上初次接触,颇感兴趣,后未再深研。但对于汉俳,弟还是有一些和时下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首先,即称之“俳”,就要受“十七音”的限制,这是不能突破的,这在日本俳句也不曾突破限制的,如果突破了还有称作“俳句 ”的意义吗。其次,就是要有季语的限制,因为这也是俳句的特点之一,不然,完全可以叫做小令、或牌子曲,何苦叫汉俳呢?至于季语是放在首句,还是任意放在某一句里,我认为可随意,因为日语俳句只是一句。“十七音的”安排以什么样的句式为好,我觉得还是五七五句式最好,这种句式有一种优美的节奏感,汉俳是我们用母语写作的,所以限制的严格能够凝练出更加优美深邃幽静的文字,至于翻译日语俳句,囿于达意的要求,可翻成五五、七七句式,当然,要是能翻成五七五句式更好。五七五句式的句子节奏可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个别的还有一六式等。平仄的要求是日语俳句没有的,汉俳应当不做要求,但是一个有点汉语诗词底子的人会自然而然的写出一些合仄押韵的句子,因为这样的句子,才有音乐般的美感,就像一个老朋友说的,“只要读着顺,一定是合仄的”。“押韵”也是一定要有的,可通押,也可一三押、或二三押,押平韵仄韵都可。当然,这都是对五七五句式而言的。末句不可失韵,否则会有不稳定感。看到今人有写成现代诗模样的自由体“汉俳”,总觉得“不像”俳句,这样的“俳句”不知怎么和现代诗做划分。我觉得“汉俳”还是按律句的平仄交错为好,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咱这样觉得也不过是自己为难自己罢了。-------我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