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 。我国每年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 占全球总数的近一半 ,它就像一个披着隐形衣的「沉默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直到有一天突然暴起伤人给人「致命一击」,为什么会得肝癌?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晚期肝癌还有救吗?接下来,听听温医大附一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余正平怎么说。 肝癌是如何发生的?![]() 在我国,肝硬化相关肝癌占85%~95%,大部分患者经历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少部分患者与长期吃霉变食物、酗酒、熬夜、水污染和遗传有关。所以,对于有慢性肝炎(病毒性、代谢性)、肝硬化的患者来说,需要定期筛查,对可能出现的恶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肝癌?首先,根据肝硬化患者进展为HCC的危险性,将之分为高危人群和极高危人群。 ![]() 高危人群的特征
极高危人群的特征
对于高危人群和极高危人群,所采取的筛查时间频率和监测方法是不同的。对于高危人群,推荐3-6个月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尤其是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可以提高早期微小肝癌的诊断率,对于极高危人群推荐2-3个月或3-6个月进行动态监测。 对发现不典型结节的肝硬化患者的监测随访时间:<1cm结节,3个月复查一次;>1cm结节或AFP>20ng/mL应启动肝癌加强筛查程序,以确定结节的性质,是否为HCC;对于不能定性的病变,可考虑诊断性肝穿活检。对肝硬化患者HCC高危人群和极高危人群的筛查,要注意运用多种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影像学和血清学的检测,来进行综合评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治疗是防控肝癌的关键措施。 预防肝癌,要做到这几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最理想的并非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是尽量做到不患肝癌。 1. 防治病毒性肝炎,包括接种乙肝疫苗,切断丙肝传播途径;2. 不吃霉变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3. 改进饮水水质,不喝被污染的水; 4. 戒烟戒酒,包括远离二手烟; 5.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持好心态,保持健康体重,坚持运动等减少代谢性肝病发生。 如何通过检查发现肝癌?高危人群普查有慢性肝病史、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异常或B超发现肝脏有占位,需进一步作增强CT或MRI确诊;必要时PET-CT了解肝外转移情况。
肝癌该怎么治疗?总的原则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切除是最彻底的根治方法,其次是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等。 ![]() 近几年在肝癌局部治疗领域的进展,特别是在全身治疗领域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的出现,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应用,在晚期肝癌全身治疗上是有了新的突破,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也出现了两种可喜的变化:一是部分病人从不可治变成可治,少部分病人可获得较长期带瘤生存,甚至少数病人有奇效达到肿瘤消失获得根治,大大延长了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二是使得一部分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从而达到临床治愈,获得较长期生存时间。 晚期治疗典型病例一 患者杨阿姨,60多岁,查出晚期肝癌时,肚子里全是腹水,像怀胎十月的孕妇,腹腔里密密麻麻都是转移灶、无法行走。她到上海几家大医院都看过认为不会超过二个月,后来我院经放腹水、护肝、取肿瘤组织活检基因检测、再用上靶向治疗联合免疫等综合治疗。三个月过去,该患者腹水消退,行走自如,病情稳定,半年后在家里还能干家务、做点小生意。近两年带瘤生存,生活正常。 ![]() ![]() 晚期治疗典型病例二 患者陈先生,62岁,诊断肝尾状叶肿瘤伴肝内广泛转移,经靶向药物联合PD-1治疗三个月后,病灶消失。 ![]() 转化治疗是指不可手术但具有潜在手术性的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全身治疗等手段,控制肿瘤进展甚至降低临床分期,改善肝功能,从而可行手术,也指不符合肝移植标准患者经治疗获得移植机会。随着肝癌治疗药物的发展,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的进展,肝癌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因此实现了降期转化,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晚期治疗典型病例三 患者蒋女士,53岁。左上腹不适2月余,腹壁可见一皮肤溃烂,窦道形成,恶臭味暗黑液体流出。PET-CT提示左肝高代谢肿块并有肿块内液化坏死,纵膈、腹膜后有多处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转移。临床诊断左肝胆管癌侵犯胃、腹壁伴纵膈、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后,转移淋巴结消失、肿瘤坏死缩小后行手术根治,切除后一年没有复发。 ![]()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保的进入使肝癌患者的经济问题得到很好的缓解,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药物的进展提升了治疗效果。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药物不断涌现,不断有更多高级别证据产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多良好选择,而未来肝癌的治疗策略必将是联合治疗。通过联合治疗策略,把被动转化为主动,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