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标百年发展历史2

 TLB519 2021-04-08

—奏定中学堂章程【1904年】(摘录)

(2014-04-04 15:22:38)

1904年 奏定中学堂章程(摘录)

光绪二十九年(1904)

学科程度章第二

   二、读经讲经学生年岁已长,故讲读《春秋左传》《周礼》两经,以备将来学成经世之用。讲读《左传》应用武英殿读本,讲读《周礼》应用通行之《周官精义》(其注解系就钦定《周礼义疏》摘要节录,最便初学寒士)。此两书既本古注,又不繁冗,最于学者相宜。讲《左传》宜解说其大事与今日世界情形相合者,讲《周礼》宜阐发先王制度之善,养民教民诸政之详备,与今日情形相类可效法者;但解说须简要。

讲经者先明章旨,次释文义,务须平正明显,切于实用,勿令学童苦其繁难;其详略深浅,视学生之年岁程度而定。尤不可务新好奇,创为异说,致启驳杂支离之弊。至于经义奥博无涯,学堂晷刻有限,止能讲其大义;若欲博综精研,可俟入大学堂后为之。此乃中小学堂讲经通例。

现在所定读经讲经钟点,计每星期读经六点钟,挑背及讲解三点钟(间日背讲一次),合共九点钟;另有温经钟点,每日半点钟,在自习时督课,不在表内。

因学生皆系高等小学毕业者,故应读《春秋左传》及《周礼》两部,每日读二百字,每年除各假期外,以二百四十日计算,应读四万八千字,五年应共读二十四万字。计《春秋左传》(十九万八千九百四十五字)、《周礼》全本(四万九千五百一十六字),合共二十四万八千四百六十一字。若用黄叔琳《周礼节训本》(约二万五千字)则合计不过二十一万三千余字,尚有余力温习。

三、中国文学入中学堂者年已渐长,文理略已明通,作文自不可缓。凡学为文之次第:一曰文义;文者积字而成,用字必有来历(经史子集及近人文集皆可),下字必求的解,虽本乎古亦不骇乎今。此语似浅实深,自幼学以至名家皆为要事。二曰文法;文法备于古人之文,故求文法者必自讲读始,先使读经史子集中平易雅驯之文;《御选古文渊鉴》最为善本,可量学生之日力择读之(如乡曲无此书,可择较为大雅之本读之),并为讲解其义法。次则近代有关系之文亦可浏览,不必熟读。三曰作文;以清真雅正为主:一忌用僻怪字,二忌用涩口句,三忌发狂妄议论,四忌袭用报馆陈言,五忌以空言敷衍成篇。

次讲中国古今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及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其作文之题目,当就各学科所授各项事理及日用必需各项事理出题,务取与各学科贯通发明,既可易于成篇,且能适于实用。

第五节各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

学科

程度

每星期钟点

第一年

中国文学

读文 作文 相间习楷书行书

4

第二年

中国文学

同前学年

4

第三年

中国文学

同前学年 兼习小篆

5

第四年

中国文学

同前学年

3

第五年

中国文学

读文 作文 兼讲中国历代文章名家大略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