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庆嫂”智救谭震林

 快乐老年435 2021-04-08

文革,轰动一时的影片《沙家浜》,是有故事依据的,其中,地下县委书记,陈天明的原型是任天石、沙奶奶的原型是妇女委员会主任全苏。

忠义救国军草包司令胡传魁,原名胡肇汉,此人拉起一支300多人的队伍,活动在苏州地区,常常与“江抗”摩擦。参谋长刁德一是当地刁姓大地主的儿子,故事发生于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即董浜乡。

在《沙家浜》中最活跃的女主角为阿庆嫂,它的原型是陈二妹,家住常熟市董浜乡雪沟村。她精明能干思想敏捷,长于随机应变。男主角为陈二妹的丈夫陈关林。他们夫妇在当地“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开设东来茶馆(即,剧中的“春来茶馆”)表面上是“开茶馆,盼兴旺”,实际上却是做党的地下交通工作,作为地下党的交通站,以陈关林为站长。他在戏中虽然没有出过场,但是他为革命而牺牲的精神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1940年7月22日,日本鬼子闯进茶馆,捉走了伙计(实为革命干部)吴泉福,并嘱咐陈二妹说:“限你交出陈关林,可以换回吴泉福”。第二天为了拯救同志的生命,陈关林便主动投案。在严刑拷打中,日本鬼子逼迫陈关林交出新四军第六师师长谭震林及其全家的住址。陈关林坚贞不屈,始终不吐一个字。在苏州监狱临刑时,吩咐妻子可以改嫁或赴苏北,“要报仇啊!”话音未落,就被塞进麻袋,扔入了白浪滔滔的江中。陈二妹没有屈服,带着一儿一女,继续以茶馆为阵地,与敌人巧周全。

“阿庆嫂”智救谭震林

建国后,1982年2月19日,谭振林偕同夫人葛惠敏忙里偷闲,到常熟市昔日战斗过的地方去慰问老干部和老百姓,还特别去看望了白发苍苍的陈二妹。丈夫牺牲后,陈二妹,并未改嫁,矢志不移,一心一意把谭震林的女儿亲自抚养长大。谭震林夫妇回顾当年,感慨万千,对陈二妹说:“你啊,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在场的青年乡亲们听了,为之愕然,室内一片沉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这样的1940年,谭震林夫妇居住在董浜乡镇“东来茶馆”的小楼内,平日闭门不出。陈二妹生有一男一女,其女儿与葛慧敏的女儿生日相差无几。葛革命工作很忙,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孩,极不方便。陈二妹出于革命友谊,自愿将葛的女儿由她抚育,而把自己亲生的骨肉秘密寄托附近乡间托人抚养。直到1959年才把亲生女儿领回自己家中。

“阿庆嫂”智救谭震林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谭震林,急于要到李子镇新四军驻地公干,由陈二妹,负责护送。谭身上藏有手枪,陈对他说:“你在敌人后方来往,带着手枪有什么用?不如丢了吧?”这时,岸旁停泊着一只沙泥船,陈把手枪扔入舱内,船艄公会意,把它用泥巴淹沉了,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几个鬼子兵奔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