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上腺病变的CT诊断

 真情永在8s34c1 2021-04-08

【平台吐血推荐】之影领SASS影像协作云平台不收费,免安装,只需注册即可自行接入医院影像科室,随时随地协同诊断。——详情查看链接:《无需坐班,手机端即可出具影像报告!影像医生福利播报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产生多种激素,由包膜、皮质、髓质构成。其病变依是否产生过量激素或造成正常激素分泌水平的下降分为三种类型:功能亢进性病变、功能低下性病变、非功能性病变。

1、功能亢进性病变包括Cushing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征)和嗜铬细胞瘤,前两者病变来自皮质,后者在髓质。

2、功能低下性病变分急性和慢性,慢性者为Addison病,急性者多为出血所致。

3、非功能性者包括:源于基质的囊肿、髓脂瘤、血管瘤;源于髓质的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瘤;源于皮质的非功能皮质癌、腺瘤;转移瘤。

图片
功能亢进性或低下性病变,临床或化验检查可确定病变的存在,CT检查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侧别、数目、大小、范围、良恶性乃至定性诊断。

对于非功能性病变,在于发现病变并有可能明确其性质。

CT检查目的:

功能亢进性或低下性病变,临床或化验检查可确定病变的存在,CT检查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侧别、数目、大小、范围、良恶性乃至定性诊断。

对于非功能性病变,在于发现病变并有可能明确其性质。

肾上腺的解剖:

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组织。

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前面邻肝右叶,内侧紧靠下腔静脉,后面与膈相贴。

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方与胃后壁、胰和脾血管相邻,后面与膈相贴。

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

图片

肾上腺正常CT影像表现:

肾上腺分成内侧肢、外侧肢以及由内、外侧肢相交构成的体部。侧枝厚度小于10mm。

右侧肾上腺以线条形最常见,三角形很少见。
左侧以倒V字形或人字形最多见,其次是三角形。
软组织密度,类似肾脏;增强均一强化,不能辨别皮髓质。

注意事项:

1、肢体厚度5-7mm。
2、体部较厚,但仍小于10mm,如大于10mm则肯定为异常。
3、肾上腺的内、外侧肢厚度均匀,呈凹陷形,如向外隆出,则应考虑为异常。
4、与同侧膈肌脚比较,比同侧膈肌脚细。

图片

图片

肾上腺增生CT表现:

1、肾上腺弥漫增大,侧枝厚度>10mm。
2、边缘结节状或小结节影,增大肾上腺密度尚正常。
3、无明显形态学改变。

图片

肾上腺肿瘤性病变:

主要包括:
1.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
2. 转移瘤
3. 皮质癌
4. 嗜铬细胞瘤
5. 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期常见)
6. 髓脂瘤(2%)
7.淋巴瘤、脂肪瘤、神经节瘤等

1、肾上腺腺瘤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分类:功能性腺瘤(cushing腺瘤、conn腺瘤)及无功能性腺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肾上腺转移瘤: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临床极少造成肾上腺功能改变(破坏90%会出现)。单侧或双侧圆形、分叶状肿块。较小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者中心常发生出血、坏死,密度不均,较大的肿瘤边界可不清,累及周围结构。平扫90%CT值大于20HU;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呈环形强化;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

图片
图片

肾上腺转移瘤与腺瘤的CT鉴别:

1、首先排除囊肿、嗜铬细胞瘤及髓脂瘤
2、平扫CT值小于10HU,肯定为腺瘤;平扫CT值大于43HU,肯定为转移。
3、CT值在10-43HU之间,则计算10分钟绝对廓清率,52%为界,转移瘤均<52%,腺瘤均大于52%。

绝对廓清率=(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平扫值)×100%

相对廓清率= (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100%

3、嗜铬细胞瘤:

也称副神经节瘤,好发于20~40岁;大小:差异很大,可为1~10cm不等;密度:直径<3cm者,84%为实性,密度均匀;≥3cm者,70%出现坏死、出血和囊变,少数可钙化;增强后实体部分显着持续强化(因增强可诱发高血压,慎用)。

图片
图片

4、肾上腺皮质癌:

发病年龄:<5岁、31-50岁。功能性肾上腺癌,以Cushing综合征最常见;无功能性肾上腺癌,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出现压迫和转移症状。易出现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0%。CT表现:大小:较大,直径常>6cm,可达7~20cm。

形态: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边缘清晰或不清,可累及周围结构。

平扫:密度常不均匀,大者中心可见低密度坏死区,40%可见散在钙化。

增强扫描:不规则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延迟扫描:强化程度下降缓慢。

可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形成瘤栓。

图片
图片
图片

5、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罕见良性肿瘤,占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的2%-4%;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骨髓造血组织组成;一般为单侧性,右侧多发,偶为双侧;无功能,不分泌激素,临床上多无症状。

CT表现:

类圆形肿块,长径多为3-10cm;

边界清晰,具有良性生长和假包膜特征;

CT呈混杂密度,以有脂肪密度为其特征;局灶性钙化常见(20-30%)。

增强后肿块内软组织成分显着强化,脂肪成分不强化。

图片
图片

6、神经母细胞瘤:

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恶性肿瘤,80%在3岁以下。症状:无痛性肿块,转移时则出现肝大、骨痛。80%~90%肿瘤分泌儿茶酚胺,出现高血压

CT表现

1.肾上腺区大肿块,无包膜,浸润性生长。

2.常跨越中线向对侧延伸,包裹腹膜后大血管,或侵入椎管内或肝脏。

3.密度多不均匀,80%可见不规则钙化。

4.增强检查肿块不均匀强化,病变显示更清楚。

图片

肾上腺非肿瘤性病变:

囊肿、血肿、结核(结核菌血行播散到肾上腺;皮质、髓质均被破坏,形成结核结节、肉芽组织、干酪性坏死灶及钙化;临床上为Addison 病的表现,皮肤色素沉着)等。

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