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德基惟孝道——《论语》悟读【242】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千古德基惟孝道,九州教泽毓贤风。

《论语》第十篇第十章: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zuò)阶。

【译文】

和乡亲们一起饮酒,饮完酒后,要等老人出去了,自己才能出去。乡亲们举行迎神驱鬼仪式时,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悟读】

卧冰求鲤古贤事,敬老孝亲今世风。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敬老爱老是中华之传统美德,也可以说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绵绵不绝之基,中华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孝的文明史

“乡人饮酒”,指古时之乡饮酒礼。钱穆先生的注释是“此即古者乡饮酒之礼。此礼之行,约分四事。一,三年宾贤能;二,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州长习射饮酒;四,党正蜡祭饮酒。此节所记,当属蜡祭,主于敬老”。

一般而言,乡饮酒礼,目的有二,一是选贤,二是敬老。 “杖者”,指老人。古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

“傩”,古代迎神驱鬼的一种宗教仪式。我国的一些原始部落,逢重要节日或祭祀之时,人们在全身抹上各种颜料,穿上奇异服装,击打原始乐器,围着篝火跳神,即为傩戏,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鲁迅先生的《社戏》中也说过,在古代农村,逢赶场或重要节日,都会搞一些乡社祭祀一类的活动。

“朝服而立于阼阶”,阼阶即东面的台阶。为什么立于东面,一种看法认为夫子为了确保祖先之神灵不被打扰;一种看法认为夫子敬重乡人。

敬老孝亲,中华之传统美德。夫子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宏扬,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夫子的点点滴滴的行为,表明他非常强调孝道的心诚和内敬,切切不可流于形式和一时

敬老孝亲,最能考量一个人的修养,而这种修养也是一个人的处世之基

敬老孝亲,孝道之源,

也是善德之基,更是幸福之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