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疑开塞,思求无虚虚不通。 《论语》第十一篇第三章: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助益)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通悦)。”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悟读】 教学相长,师生一家。 本章夫子应该有着一种相对复杂的心理。 颜回,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夫子最得意门生。十三岁拜夫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夫子对颜回的称赞也是最多。被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孔庙。 颜回一生,秉持中庸,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既不阿谀,亦不愚昧;处无为事,大有可为。 “非助我者”,道本难穷,问难愈多,精微益显。本章解读,难在此句。综合悟读,应有三层含义: 其一,其辞若有憾,实乃深喜之。颜子闻一知十,不复问难,夫子深喜颜回之慧。 其二,夫子的遗憾是,颜回聪敏秀慧,对夫子之言“秒懂”,只悦于心,却无所疑。既然没有疑问,夫子便不再发挥,而在座的其他弟子不能有所获益,故夫子有一定的遗憾。 其三,夫子似乎还隐隐地告诉世人,教育之中还应大胆质疑,善于发现。 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钻研学问,贵在有疑。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皆思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
|
|
来自: 新用户97560OB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