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测试下属是否忠诚?聪明的领导常用这三招

 思明居士 2021-04-09

领导最喜欢什么样的人?肯定喜欢能干事,又忠心的下属,或者退而求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忠心的下属。与忠诚相比,专业技术和办事能力往往都能一眼看穿,但忠心就很难了。

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忠心这东西只能通过有意无意的测试,没有无缘无故的信任,只有当你通过测试后,你才能走到领导的心里,成为可靠的下属。

尽管领导测试员工的方法很多,但总结起来,基本也就只有三招,下面通过一些名人历史故事来说明。

1.第一招——明知故问

所谓明知故问,就是领导已经知道一个事情的结果,但还是要故意询问,目的就是看你有没有对自己隐瞒,是不是真的忠诚。

清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一开始在钱庄做小工,经常要打扫卫生。

有一次,他发现地上有几枚铜钱,穷困的他一度想占为己有,但这个想法一闪而过,主动捡起来交给了东家。

东家拿到铜钱,很满意,直接告诉他以后不用再扫地了,去柜台帮忙。

事实上,这几枚铜钱就是东家自己故意放在地上的,目的就是测试胡雪岩是不是一个贪钱的人。如果胡雪岩不交出来,可能一辈子都只能扫地了。

2.第二招——正话反说

领导很怕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特别是怕下属架空自己,特别是那些曲意逢迎的人。所以,领导有时候故意正好反说,一来测试下属对事情的真实态度,二来测试下属是不是没有原则的拍马屁。

话说三国时期,刘晔是曹操举足轻重的谋士之一,他历任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任皇帝,可谓是三朝元老重臣,更是一度得到魏明帝曹睿的宠信。

曹睿一直想讨伐蜀国,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不可行,叫刘晔却私下对曹睿说可以,而出去后又和朝臣说不可以。

他这种两面讨好的行径被同僚官员知道后,有人向明帝诋毁刘晔,更建议明帝召见刘晔时,特意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问他,如果每次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刘晔他是揣摩上意了。

后来曹睿一试,果然如此,更因此疏远刘晔。最终,刘晔抑郁而终。

3.第三招——故意刁难

所谓故意刁难,就是给你布置一项困难的任务,甚至是一项不可能完成任务,或者是一个非常刁钻的命令,然后看你的反应。

西汉周亚夫是汉景帝时期的杰出人才,曾经只用三个月就搞定了无处七国之乱,功劳卓著。后来,他曾反对汉景帝废立太子,让汉景帝心中存有疑惑,不知道他是不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改立的儿子汉武帝。

于是,有一天,汉景帝特意邀请周亚夫吃饭,给了他一大块肉,但偏偏没给筷子。武将出身的周亚夫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非常生气地向侍者要筷子。

但汉景帝说这是他的意思,这下子周亚夫不干了,怒气冲天,不告而别。

在汉景帝看来,周亚夫这个举动是不服管教,以后很难辅佐自己的儿子,最后找了个借口杀了他。

所以,当领导给你设置刁难指令或任务的时候,你唯一正确的反应就是立刻执行,不要讨价还价,后面执行过程中多请示、多汇报。

至于你能不能做到,领导并不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你是否对自己忠心,是否服从,千万不能像周亚夫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