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日课 | 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桃花蔡 2021-04-09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图片来源:moon planet

下午接阿佑放学的时候,网易新闻跳出来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因为早晨五点半起来检查作业,发现孩子作业还有很多没完成,气得脑出血,没抢救过来。要知道,孩子竟然前一天晚上写作业到十二点多,而且才三年级。

姑且不去评论学校现在作业量大与不大,事实是,焦虑的家长们往往不认识的是自己和孩子,有时候应该要接受孩子的平庸,同时也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这两天,抖音上一则很火的视频,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提前感受考研的氛围。把话撂着,如果这个孩子将来不是读书这块料的话,他自己不疯的话,他妈妈迟早也得疯。底下评论一大堆,先考上高中再说吧,现在高中的录取率并不高,南京才50%左右。

一位好朋友给我说了他自己切身的想法。孩子还是幼儿园的时候,心想将来怎么着也上个重点本科,读小学的时候,心想将来怎么着普通本科没问题吧,眼看着马上小升初,心态完全变了:能考上高中就谢天谢地了。

前天的一篇文章,在我的同学群里被骂惨了,在文章里提及读书成材率5%不到,我感觉这都说高了。当然了,这不影响其余的孩子有着自己幸美好的人生。我见过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毕业之后相夫教子,我见过班上经常挂科的男生毕业之后的十年笔耕不辍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事实上,学习并不是某个阶段的事情,它根植于人生的每一秒钟。达芬奇临死前,还在研究着啄木鸟的舌头是一个什么样的构造,为什么以数百倍脑震荡的速度啄木而不会得脑震荡?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忽视的兴趣的培养,忽视了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目标只有一个:探索这个世界。

与那些高知相比,大部分父母是平庸的,与权贵阶层相比,大部分父母依旧在生存线上挣扎。然而,这并不影响着我们爱着自己的孩子,并不影响着用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孩子。接受自己平庸的同时,也能接受孩子的平庸,有什么不好呢?

不一样的是,我们从小父母给我们灌输的观点,等你考上高中那就好了,等你考上大学我们就不管你了,等你成家立业我们就不管你了。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学习变成一种摆脱学校与家庭束缚的工具,变成了大人们扳手腕的攀比。

想起一则小故事:对门大婶经常跟我妈炫耀着她的女儿多么多么的优秀,出国考上了斯坦福博士,现在在国外一家研究院,一年几十万云云。我却在这个城市一家保险公司,当个底层业务员,唯一能让妈妈欣慰的是我有个知书达理的妻子,一对漂亮可爱的儿女。可是这些在对门大婶的眼里,却嗤之以鼻:穷鬼一个,有啥用?我女儿才不会找你儿子那样的。

直到有一天深夜,对门大婶敲开我家门,原来她老伴突发心肌梗塞,我驾着我的小车,把老头送到医院,抢救半个月才捡回一条命,这个时候他们引以为傲的女儿都没回来一趟。电话里说:研究院太忙了,缺钱我寄给你们。

每一位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将来都会有自己的幸福。这些,也许只有时间能看得见。


第一课:父母的日课 | 催熟的小天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