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共鸣性看商业源动力

 戊辰之烛 2021-04-10

说到共鸣性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有没有人真正思考过这个词具体运用在生活里会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并如何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的潜意识中,从而产生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最终演变为兴趣、置换、消费或是融合。

人是一个思想多元、复杂多变又对世界多发好奇的生命体,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随着阅历认知的增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很多性格细分,从而衍生出众多个人喜爱的人或事物,又由于喜爱的人或事物相同且人与人之间志趣相投,进而产生了知己、朋友、玩伴、闺蜜等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出现逐渐传播延展成或大或小的社群关系网,最终形成一个个松散或者严肃的体系。这些体系大到政党、社团、商会,小到爱好者群、粉丝团等,这一切现象的出现如果非要追根溯源解释的话,无一例外,就是潜意识里的共鸣性起了决定作用,对人或事物的共鸣性推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产生好感并拉近距离,所形成的群体效应则推动着社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文化。

现代网络社会对各个年龄层的人们大肆灌输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生活方式,但往往忽视了人的本真“共性”这一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了“共性”这一重要属性,那么共鸣性是从根本上无从触发。很多品牌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过分标新立异,过于期望用自己的独特创意和独一无二的差异化切入大众心智认知,但现实中却是往往越是想体现独特,反而不能博得大众眼球,最终演变成了敝帚自珍式的表演。

针对于共鸣性,戊辰君将其分为必须共鸣性与特别共鸣性。必须共鸣性是因为生活所必需并不可回避的共鸣性,比如延续生活最基本的一种行为:吃饭、穿衣等,这些是人类根据最基本的生活准则,下意识地对根本需求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被动消费行为。接下来我们就单独来讨论一下特别共鸣性:什么才能激活特别共鸣性呢?针对对这个问题,戊辰君做了一个总结,虽然涵盖不了全部论证点,但也足以将大部分能产生商业消费的共鸣点归纳进来:

-兴趣与爱好;

-天赋与专业

-认知与审美

-利益链;

-文化与信仰;

-过往经历;

-怜悯与欲望;

兴趣与爱好

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们对自己所追求自己爱好的人或事物都是先从由内心而发的感兴趣开始的,从内心对对象目标感兴趣的那一刻起,你就与对象目标产生了共鸣,久而久之,感兴趣的对象目标持续能让你感到欢愉并将个人兴趣永久的烙印在脑海里,那么这个兴趣就变成了一种爱好,甚至演变成群体性膜拜式追随。

我们都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歌手当属迈克尔·杰克逊,这位1958年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音乐天才6岁登台表演,13岁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用自创的杰克逊式机械舞和太空步征服了全球,他受人们爱戴不仅仅是音乐领域超凡入圣的天赋,还拥有(其在世时)个人名义慈善捐款的世界吉尼斯记录。迈克尔·杰克逊跨越数个年龄层的粉丝遍布全球,受欢迎程度之高,从1993年美国超级碗表演中粉丝们的狂热可窥见一斑。当然,喜爱杰克逊的人也包括戊辰君,也正因为喜爱杰克逊,在拮据的高中时代攒下零用钱购买他的正版专辑与同样喜欢他的伙伴们一同分享交流。同样,从高中时代热爱亚洲第一流行乐天王周杰伦的作品开始,跟周边许许多多的伙伴们产生了共鸣,不仅斥资购买了多个高级耳机用来常年欣赏其无损音质的付费歌曲,还现场观看周杰伦演唱会为自己喜爱的歌手欢呼呐喊。时至今日,戊辰君依然乐意对产生兴趣或演变成爱好的人和事物掏腰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戊辰君早年间留学东欧并游历欧洲,较为深入的研究过印欧语系和欧洲文学,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欧洲文学产生极大兴趣,还对油画、雕塑、音乐和园林建筑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结识了不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当然更少不了因兴趣产生了相关消费。曾经为了解陀思多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亚历山大·普希金和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等文学巨匠,多次去这些名人的故居参观;也曾为了欣赏更多油画和雕塑大师们的真迹,花费了更多精力参观欧洲各国博物馆。有一个在巴黎留学的朋友,因为热爱怀旧相机和胶片摄影,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消费在了这些稀缺的宝贝上面。

所以,因兴趣爱好而产生的消费行为不是个例,而是普罗大众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自然,所有因兴趣爱好产生的消费也要建立在个人的财务状况上。

天赋与专业

不管是显性天分,还是潜在资质,人总会拥有一项属于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专长,例如绘画、器乐、数学、经商、建筑、种植、体育、语言文学等等。当然,我们今天不讨论基因遗传学,而是接着论证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性。这些共鸣性在于,绝大部分的人们普遍乐此不疲地关注、讨论和发展自己专长的领域,而不愿意耐心地倾听甚至漠不关心自己无法理解的一些专业范畴:一个美术天才绝不会耐心听完一个数学家给他滔滔不绝讲解最新论证的费马大定理,植物学大师也不会跟一个足球运动员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减少苗木病虫害防治与新树种培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只有同专业的人之间才有酣畅淋漓促膝长谈后的惺惺相惜,通过同专业领域的不同细分研究和各自研究成果交流后,才能更使得交流人之间加深感情,从而产生专业领域升华后的共鸣。然而也有例外,在各自专业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大师们之间,虽然不深入交流自己研究的晦涩难懂的专业,却依然能跟另一个不同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为莫逆之交,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挚友神交吧。

认知与审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在两千多年前,大汉民族的先贤老聃用辩证的观点来阐述了阴阳、有无等自然规律,时至今日,这些辩证法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潜在指导着人们思考问题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认知与审美是相辅相成的存在,这些认知与审美所构成的个体在相互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达成一种默契,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心理演变,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与审美。这些价值观与审美历经几千年在本民族内部沉淀并延绵不绝的产生文化认同共鸣性,再通过深度融入本民族血脉里的文化传统并传承至今。在现代社会中,不同层次的认知与审美随时随地的收割着不同阶层人群的消费,最简单直观的共鸣性收割就是男人们津津乐道不断迭代升级的车和女人们欲罢不能每个季节都推陈出新的包包。

当然,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认知与审美,这完全根据个人所处的周边圈子、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和家庭财富综合而形成的,每个阶层的共鸣皆有不同,但都和谐合理存在着。

利益链

无论哪个时代,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交往的社会圈子往往是因利益相关而逐步扩展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君子之交淡若水”在忙忙碌碌的社会中已经显得极尽奢侈。陌生人之间能产生潜在共鸣性的行为无非是因一个能产生利益的好项目且能在项目中互相产生实际价值最终能分得丰厚利益。利益链的建立无非就是大家对一个有未来高额回报预期的项目达成一致,从而产生志同道合的一致性行为,这种一致性行为可以定义为利益共鸣性。如果非要用一个最简单的利益组织来举例的话,那么社会上各行各业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就是最佳佐证。

例如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发布后,各路的企业会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召集各方资源分析并开始运作项目投标事宜,为了自己投标这个项目获得绝对的优势,企业的项目组运用所有有效手段将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中标。项目中标后,项目组会在看不见的手协助下引进有大量资金和技术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垫资启动项目,项目运作成功后,根据所约定的利益分成取得各自分利。往往第一单生意顺利成功且合理地切分利得,那么接下来则是于无声处长久合作,逐步形成默契共赢的闭环利益共同体。

有人说那些非盈利性慈善机构是否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以信仰共鸣性为主体而非利益共鸣性存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文化与信仰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

文化与信仰

文化的共鸣存在于民族的创造、传播和吸纳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对外输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输出产生的消费在于人们对于文化接受后的追捧。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影业推出的电影精准地吸引3-14岁孩子们的眼球,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动漫卡通完美覆盖了那个阶段孩子们的美好想象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通过线下实体的体验乐园,更多吸引来被收割过心智的成人与孩子们因文化共鸣而前去体验和消费,最终形成一个闭环的商业模式。时至今日,迪士尼文化的消费已经形成了一部分人的文化信仰。

世界上只要有信仰存在,那么就一定依托于本民族的文化为温床逐步孕育产生输出或干脆根据统治需要舶来的一种精神介质(988年的罗斯受洗便是根据通知需要将东正教引入东斯拉夫民族文化)。这些介质对文化的诞生、发展和融合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精神共鸣,最终得以聚集在一起,对共同的信仰虔诚追随。

那么有人会讲,信仰之所以从文化中淬炼出来成为人们所共识推崇的一种精神境界,应该脱离世俗之见,与金钱消费等凡尘事物不想干,教会也好,寺庙也罢,所有的收入来源于信徒们无偿布施捐赠,而不应该归纳为类似于公司一样开门迎客收敛金钱的世俗行为。如上的观点都是一些信徒一厢情愿的认为罢了,绝大多数寺庙、教堂和道观还是依托于开展副业(收门票、收善款、贩售开光纪念品等)以保证神职人员的收入来支撑其法布施、做弥撒等事业,信徒们由于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虔诚,也会乐于对这些宗教衍生的副业进行消费,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商业体系(在世界商业体系中,最成功的信仰型消费案例当属苹果和小米,将自己的品牌通过产品与最初的消费者们产生共鸣,获得品牌认可后不断进行饥饿营销,逐步形成品牌信仰,最后演变成品牌产品的系列消费与追捧)。即便是最神圣的信仰净土所在地,也脱离不了世俗的商业行为,这一切一切的发生,还是由文化传统中的共鸣所驱使的,即便是神职人员,也脱离不了人道而遗世独立的。

过往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过往,我们总能在某一个瞬间被触动,思绪瞬间回到自己过往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些时光往事里,这些触动之所以能将思绪打开回忆的时光机,是因为在那触动的瞬间与回忆产生了共鸣。这些共鸣亦或欢愉,亦或惊喜,亦或悲伤,亦或愤怒,总之,在这些种种情感交织起来的共鸣瞬间,我们会因为眼前的事情不得不去产生消费行为。

就拿千禧一代来讲吧,他们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乘着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高铁并站在父母肩上周游世界的一代人,青春有十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为基础杂糅在一起的回忆。千禧一代受欧美港日流行文化影响很大,带给这一代人标志性的日漫、美漫、可口可乐、迪士尼、乐高玩具、NBA、魔兽世界、AJ鞋、playstation电玩等等,以至于千禧一代成年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总喜欢怀旧,看一看回忆的自留地里依旧封存的美好回忆。根据各个群体的爱好不同,一些潮牌商家往往根据这些有情怀的群体喜好,极其精准地推出一系列能切入消费者心智的商品,让这与自身过往产生共鸣的群体在这个系列商品里持续被收割心智并心甘情愿消费。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战略就是以普适成人口味并一直保持原味品质的产品却持续收割儿童们的心智。他们称之为经营未来,因为被收割了心智的儿童们从小就把可口可乐当作首选饮料,成年后也会自然而然的对一直饮用的可口可乐产生共鸣,仍然将其作为优先顺位选择的饮品。人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主动购买可口可乐,而忽视其他美味的新品饮料存在,正是因为可口可乐利用了人们因长久存在的潜在共鸣性产生的惯性,稍加宣传或改变(定制款可乐、游戏角色联名款等)便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如果想推出产品并切入心智,还需要从娃娃抓起,持续收割心智才能长久的产生共鸣

怜悯与欲望

怜悯和欲望这两个词似乎对导致消费共鸣性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这个网络统治人生活的时代,对一小撮人来讲的确是一门绝妙的“生意”。之所以能产生共鸣性的怜悯与欲望,往往是很多人利用了大众的同情心和对想要达到预期回报的作祟心理而产生的操盘行为。

怜悯是一个人对自己所热爱民族和社会产生的一种正向情感,也是一个有优秀文化传统和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有的道德观念,但正因为这些道德观念的存在,有不少人利用这一点通过中间平台,引导人们去对怜悯的对象予以资金上的帮助。某些众筹看病平台,以公益的名义为没钱看病的病患筹钱,但平台为了能最大化利益,对一些自身可以担负医疗费不符合条件的人也予以准入筹钱。充分利用怜悯共鸣的最有代表性要数前些年靠着收养大量孤儿为名头通过欺诈等行为大肆敛财的“爱心妈妈”们。

人对目标事物所作出的行为往往是因为被内心的欲望占据、驱使和掌控后达成的一致性。欲望是产生绝大部分行为的根源,无论这个欲望是正面还是负面,从内心生成欲望的那一刻起,便有了利益互换的行为。从商业行为的角度看,内心有了欲望才能产生相应与之达成的目标,针对目标内心的欲望会潜意识对下一步行为产生共鸣(与前面利益链的表达呼应),从而一步步去达成所愿。最近十年形成的互联网科技寡头们的商业版图,无一不是靠着一大批专业性超强的团队和资本来逐步垄断生活里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大佬们宏伟蓝图的。

除了上述的观点,还有其他能产生共鸣性的方面,比如:爱国主义、民族性等等,但是打着爱国主义旗号产生的商业行为应当得到人民坚决抵制,那些行为不仅仅应当得到道德层面的谴责了。

总之,商业中产生消费的源动力绝大多数是因为供需关系而产生的,这些供需行为也都由人们本身来决定,但人之所以会选择那些供给端的服务,不管其选择是理性还是过分冲动,追根溯源是由人本身复杂的心理活动决定,那么起决定性心理活动的根本因素还是对目标人或事物的共鸣性决定,无论这个共鸣是有意识产生还是潜意识的引导。因此,由人心理本身存在的共鸣性来反推需求,从而可检索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路子与模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