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产区沿Loire河及其支流(Cher、Loir、Layon等)的河谷分布,从 Massif 中央山脉至大西洋海岸和Nantes市。葡萄园面积:30.000公顷。葡萄品种:白诗南(Chenin Blanc)、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勃艮第香瓜(Melon de Bourgogne)、品丽珠(Cabernet Franc)、佳美(Gamay)、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黑皮诺(Pinot Noir)。葡萄酒特点:本区生产的葡萄酒包括干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起泡白葡萄酒,果香味浓的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产区产量:40.000万瓶。土壤:土壤多样,包括黏质石灰岩、石灰石、硅土和白垩土。产区享有“法国花园”的美誉,是法国西北部尤为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法国最长的河流——卢瓦尔河从这里流淌而过,产区内城堡和葡萄庄园依河而建,随处可见。卢瓦尔河谷主要的子产区有南特、安茹、索米尔、都兰、桑塞尔、普伊-富美,其葡萄酒历史十分悠远。 1.卢瓦尔河谷南特(Nantais)产区 法国南特产区地处法国中西部海岸地区,位于Nantes的东南侧纵深约55英里(90公里)。葡萄品种:勃艮第香瓜(Melon de Bourgogne)。葡萄酒特点:其干白葡萄酒酒体清淡,风格清新简朴。南特(Nantais)是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产区最大的葡萄种植区域,其中南特市(Nantes)是这里的区域首府,以出产慕斯卡德(Muscadet)白葡萄酒而著名。葡萄园主要分布在南特市以南平缓的山丘上。更为优质的塞伏尔-马恩-慕斯卡德就位于南特市东南处。慕斯卡德每年的产量约1.000万升,其中三分之二的葡萄酒采取一种被称为“酒泥接触”(Sur Lie)的工艺处理。南特地区还有另外一个法定产区被称为——南特大普兰(Gros Plant du Pays Nantes),在2011年正式被列为法定产区,这里主要使用的葡萄品种为白福儿(Folle Blanche)。 南特产区葡萄种植最早由意大利-高卢人引入,不过在当时种植葡萄还只是拥有城堡的贵族和修道士们的特权。直到中世纪时期,这样的规定才废除。大约在1709年时,这个地区经历了一个少有的严冬,海岸线都出现了海冰,葡萄树几乎全被冻死。之后,修道士从勃艮第引进了叫做勃艮第香瓜(Melon de bourgogne)或白瓜(Melon Blanc)的葡萄品种,这种葡萄成熟得很早,并且对霜冻有一定抵抗力,因此迅速在南特地区扎根发展。 2.卢瓦尔河谷安茹(Anjou)产区 法国安茹产区存在一种饶有趣味的现象,同一品种葡萄种植在两种不同的土壤上,所酿出来的酒表现截然不同。葡萄酒学者汤姆·史蒂文森还将安茹描述为“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的微缩景观”,这是因为透过该产区大体可以窥得整个卢瓦尔河谷产区的情况。产区地形多变,葡萄品种多样,酿酒方法也各不相同,这造就了该地风格各异的葡萄酒。这里葡萄种植区域达9.000公顷,有27个子产区,生产桃红、红、白葡萄酒,以及甜型、半甜型和干型的葡萄酒。 安茹白葡萄酒,通常使用至少80%白诗南,混合霞多丽和长相思。传统上使用旧橡木桶熟化,但现在有一些新派的做法,倾向于使用全新橡木桶发酵和熟化,并在瓶中陈放一年。安茹红葡萄酒,通常使用品丽珠和赤霞珠酿造,以新鲜的红色和黑色水果为主,还有一些香料和橡木桶陈年带来的气息,但通常使用新橡木桶的比重并不高。安茹产区最受欢迎的红葡萄品种为品丽珠(Cabernet Fr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果诺(Grollau),白葡萄品种主要包括白诗南(Chenin Blanc)、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和霞多丽(Chardonnay)。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葡萄品种为白诗南和品丽珠。 3.卢瓦尔河谷索米尔(Saumer)产区 法国索米尔Saumer产区位于Angers市东南方,在Loire河左岸,处于Coteaux du Layon和Anjou以东。葡萄园面积:4.000公顷(9.900英亩)。葡萄品种:品丽珠(Cabernet Fr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诗南(Cheni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推荐年份:红葡萄酒为2003年,白葡萄酒为2005年。葡萄酒特点:出产果香突出的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和起泡干白葡萄酒。产区产量:2.000万瓶。香气:起泡酒有白色花朵、奶油糕点的香气;白葡萄酒有苹果和金雀花的香气;红葡萄酒有红色水果和甘草的香气。熟成时间:红葡萄酒约2至8年;白葡萄酒约1至3年。种植土壤:主要为白垩和石灰岩。 索米尔位于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中段,这里毗邻安茹(Anjou)产区,因此,也有人把它当作是安茹产区的一部分。不过跟安茹所产的葡萄酒相比,该地区的葡萄酒特色鲜明,个性十足。产区所产的起泡酒在卢瓦尔河谷首屈一指,主要采用传统方法,使用多种葡萄酿制而成,且各种葡萄都必须进行手工采摘,而且对产量有严格限制。产区起泡酒在上市前至少要陈放一年。 4.卢瓦尔河谷都兰(Touraine)产区 法国都兰Touraine产区最有名气的地区要属出产品丽珠(Cabernet Franc)红葡萄酒的希侬(Chinon)、布尔格伊(Bourgueil)和St.Nicolas de Bourgueil。其中St.Nicolas de Bourgueil所产的红葡萄酒最浓郁耐久藏,但其国际声望反倒不如希侬。白葡萄酒产区则以出产白诗南(Chenin Blanc)葡萄酒的武弗雷(Vouvray)以及Montlouis最为著名。 都兰产区最富盛名的酒庄是Saint Vincent酒庄,在法语里,Saint Vincent是酒商保护神的意思。Saint Vincent酒庄隶属于卢瓦尔河联盟,酿酒历史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时期。该酒庄出产的长相思葡萄酒色泽明亮,夹杂着一股清爽的空气气味,酸爽可口,屡次在国际上斩获各项大奖,供不应求。都兰的土壤主要是石灰石土质,即使在非常炎热的年份,种植于此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也可以保持非常高的酸度,让甜酒维持相当清新的口感。 5.卢瓦尔河谷桑塞尔(Sancerre)产区 法国桑塞尔Sancerre产区位于Bourges市的东北方,Loire河谷的东部,处于Loire河左岸。红酒推荐年份: 2005年、2003年。香气:葡萄柚 (以及柑橘水果)、白色花朵。葡萄熟成时间:1至5年。种植土壤:主要为泥灰 (称作“白土”)、石灰岩。桑塞尔种植葡萄的记录最早见于公元582年。在12世纪,位于圣·萨蒂(Saint-Satur)的奥古斯丁(Augustine)修道院的僧侣们在这里开始以一种非常严谨的方式种植葡萄树,在那时候,桑塞尔的葡萄酒以黑皮诺最为著名,顺着卢瓦尔河河道,人们将这里的葡萄酒售卖到其他产区。到了19世纪,根瘤蚜虫病(Phylloxera)对这里的葡萄园产生巨大影响,原本种植的大量黑皮诺由于根瘤蚜虫的影响被全部废除,转而种植了大量长相思。在1936年,这里的白葡萄酒获得法定产区(AOC)体系认证,随后在1959年,白葡萄酒与桃红葡萄酒也获得法定产区体系认证。 桑塞尔产区位于卢瓦尔河的左岸,覆盖面积约2.900公顷,其土壤结构同勃艮第的土壤结构极其相似。产区不仅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酒产区,酿酒历史相当久远,当地的葡萄酒自12世纪开始就名声大振。桑塞尔产区著名的酒庄有米洛特酒庄(Alphonse Mellot)、艾德蒙·瓦丹酒庄(Edmond Vatan)、弗朗索瓦·寇塔酒庄(Francois Cotat)。桑塞尔长相思葡萄酒的特点是果香四溢、清新爽口,堪称法国品质最卓越的白葡萄酒。它所呈现出的风味成为世界上其他产区酿制长相思所追寻的参照标杆。 6.卢瓦尔河谷普伊-富美(Pouilly Fume)产区 法国普伊-富美Pouilly Fume产区葡萄酒特点:出产厚实的干白葡萄酒。香气:葡萄酒有烟熏、金雀花和刺槐的香气。葡萄熟成时间: 1至5年。种植土壤:主要为石灰岩、黏质石灰岩。产区位于卢瓦尔(Loire)河上游东岸的山坡上,与闻名遐迩的桑塞尔(Sancerre)产区仅有一河之遥,葡萄园面积约为1.300公顷。普伊-富美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5世纪,这里葡萄酒的发展要感谢本笃会(Benedictine)的僧侣们,直到后来普伊-富美开始发展生产葡萄酒,才在长相思身上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从此之后,莎斯拉便让位于长相思,并于1937年得到法定产区(AOC)认证,法定产区内只认可了长相思这一种葡萄品种。 普伊-富美产区最著名的酒庄可以说是达格诺酒庄(Domaine Didier Dagueneau),上任庄主迪迪耶·达格诺(Didier Dagueneau)在2006年被《品醇客》(Decanter)评为全球十大白葡萄酒酿酒师之一。和桑塞尔产区一样,普伊-富美产区也因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酒而在酒界占得一席之地。不过两个产区的葡萄酒风格却不大一样。相较之下,普伊-富美的葡萄酒在浓稠度、结构感和平衡感上都稍胜一筹。 法国卢瓦尔河谷产区葡萄酒历史十分悠远。据相关资料显示,卢瓦尔河谷的葡萄酒历史之剧在中世纪伊始之际(公元5世纪)就拉开了帷幕,约在公元582年,第一次有了都兰产区葡萄园的记录。这里不少子产区的葡萄酒从中世纪开始就名声大振,王室和宗教人士则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就是其中一位不得不提及的王室成员。他在1154 年成为了英格兰国王,在他的庇佑下,安茹葡萄酒冠冕堂皇地进入了宫廷,深得各王室成员的厚爱,这为卢瓦尔河谷声誉的造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世纪至15世纪,贵族葡萄酒专卖权被剥夺,中产阶级葡萄园得到了大力地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是卢瓦尔河谷葡萄酒产业举步维艰的时期,产区先后遭受了法国大革命和根瘤蚜虫病的打击。到了20世纪,在法国建立AOC制度之后的第二年,即1936年,卢瓦尔河谷地区也建立了AOC制度,这从法律上保证了该区葡萄酒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