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湘云明明和黛玉从小相识,为何却舍弃黛玉,转而跟宝钗成了好友

 江山携手 2021-04-10

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趣的女子之一,她本性天真烂漫,说话直言直去,最是个心性干净之人,但《红楼梦》问世以来,史湘云一直陷入“拥林派”和“拥薛派”的争论之中,很多红学爱好者将史湘云对宝钗、黛玉的态度当作验证彼此偶像人品的证据,这又增加了史湘云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根据书中的记述,史湘云一开始跟林黛玉关系甚好,两个人一直同住,可后来史湘云却喜欢上了薛宝钗这个大姐姐,甚至多次公然当着林黛玉的面维护薛宝钗,最后史湘云还追随薛宝钗,住在了宝钗的蘅芜苑,那么是不是说这三位女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导致彼此关系破裂呢?


我们来细细理一下黛、钗、湘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史湘云一开始跟林黛玉的关系是不错的,史湘云每次来贾府做客,都是跟林黛玉一起住,这一点第二十一回有明确记载:

那天早又掌灯时分,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第二十一回

关于史湘云和林黛玉为何住在一起,脂砚斋专门有评语解释:前文黛玉未来时,湘云、宝玉则随贾母。今湘云已去,黛玉既来,年岁渐成,宝玉各自有房,黛玉亦各有房,故湘云自应同黛玉一处也。


所以林黛玉和史湘云之所以住在一起,乃是“历史遗留问题”,两人应该属于闺蜜的关系,至少两人之间并没有隔阂,否则按照史湘云的性格,如何能跟合不来的人在一张床上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史湘云跟薛宝钗的关系越来越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史湘云开始处处维护薛宝钗,比如第二十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史湘云就公开嘲讽林黛玉的性情不如薛宝钗:

史湘云道:“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第二十回


所以从此处开始,史湘云便一直维护薛宝钗,并且将薛宝钗当作自己最敬重的人,史湘云敬重薛宝钗到何种地步呢?书中有一处情节着实经典,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中,薛宝钗帮袭人替宝玉绣肚兜,结果刚好被林黛玉和史湘云看到,林黛玉见宝钗坐在熟睡的宝玉床边做针线活,觉得好笑,连忙拉史湘云一起来看,可史湘云的反应却跟黛玉不同:

林黛玉见了这个光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用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湘云一见她这般景况,只当有什么新闻,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她甚厚,便连忙掩口;知道林黛玉不让人,怕他言语之中取笑,便忙拉过她来。——第三十六回


即便是在背后,史湘云也不愿意嘲笑宝钗,此事一方面可见史湘云的天真善良,另一方面,也可窥探到宝钗的个人魅力,她竟能让史湘云佩服到如此地步,所以之后史湘云亲近薛宝钗,相比之下,渐渐有些疏远林黛玉也开始变得理所应当,那么为何史湘云回如此敬重薛宝钗呢?

笔者认为,史湘云对林黛玉、薛宝钗是完全不同的感情,她跟林黛玉乃是闺蜜,可对宝钗,却是一种孩子对家长一般的崇敬,换句话说,薛宝钗的心理年龄远远大于大观园中大部分女子,而正是这种成熟的魅力,折服了史湘云。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跟着叔叔婶婶生活,生活条件并不好,做针线活要做到半夜,所以湘云心理上一直缺乏安全感,她渴望得到父母式的爱,而宝钗恰好满足了这个条件。


薛宝钗在大观园内一直都是“大姐姐”的形象,她随分从时,总是能够对众人给予及时的帮助,尤其是史湘云,比如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史湘云想要做东办诗社,可她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条件,还是宝钗替她想了:

宝钗因向她说道:“既开社,便要做东。虽然是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住,一个月统共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要抱怨你了。”——第三十七回

史湘云阅历太少,根本没有考虑到办诗社要花钱,所以这些人情世故的问题全都是宝钗为她考虑的,最后也是宝钗从自家拿了几大篓的螃蟹,才帮史湘云度过了这个难关。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以小见大地分析史湘云为何敬重宝钗,恐怕是因为在宝钗面前,湘云就像一个孩子一般,跟宝钗在一起,湘云能享受到一种安全感,因为即便她自己不懂事,宝钗也会帮助她将事情考虑得滴水不漏,这种感觉是年幼失去双亲的史湘云所期望,但从未得到的。

在此分析下,我们可以认定,史湘云对林黛玉、薛宝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情,对黛玉是闺蜜之情,对宝钗却是学妹对学姐式的敬重之心,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并不存在史湘云跟林黛玉亲近就是厌恶宝钗,亲近宝钗就是厌恶黛玉的说法,这种非黑即白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不信且看后期,薛宝钗搬离大观园后,史湘云照样和林黛玉一起吟诗作对,配合咏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可见跟宝钗姐姐亲近,也丝毫没有影响她与黛玉的感情,用此种视角看三人关系,方是正论。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