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与宋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初探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4-10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也愈加凸显其价值。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莫高窟艺术,对其中处于敦煌莫高窟艺术晚期阶段的五代和宋朝时期的壁画色彩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对其所呈现出的色彩关系如色调、彩度、明度以及面积等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力求对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壁画,壁画色彩,色彩关系,五代壁画,宋朝壁画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s in globalization today ha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ts value. Based on the art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this paper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murals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Song Dynasty in the late stage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and analyzes the color relationships it presents. This article seek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or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Keyword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mural color, color relationship, Five Dynasties murals, Song Dynasty murals

             匕

1、晚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简述


徐欣 | 文


 阝               

                              廴              匚

段文杰先生在著述中,提出莫高窟艺术的晚期包括五代、宋朝、西夏、元朝四个时代,约四百年时间历经三个不同民族的政权;并且进一步将敦煌莫高窟晚期艺术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五代以及宋朝时期,以曹议金统治时期所建立的曹氏画院风格为主;此阶段的壁画题材主要以经变画、供养人像、装饰图案居多。

第二阶段是西夏和元朝时期,以党项族和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所以这一阶段有着独特的多民族风格;此阶段的壁画题材主要以尊相画(如药师佛、观音等)、经变画以及装饰图案为主(图1、2、3、4)。

图片

                 图1:五代壁画    

图片

图2:宋朝壁画      

图片

  图3:西夏壁画    

图片

 图4:元朝壁画

             匕

2、五代与宋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分析


徐欣 | 文


 阝               

                              廴              匚

五代节度使衙门设立了画院,民间也成立了画行,形成了院派特色。五代艺术,主要因袭晚唐传统,在画院画师或画行画匠的率领下,在公式化的经变画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宋朝时期大幅经变画相对减少也更加程式化,虽入宋以来中国佛教趋于衰落,但宋朝壁画却体现出独特的风格。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平凡社《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为研究蓝本,色彩以当下面貌为准。

2.1鲜艳富丽的五代莫高窟壁画色彩

2.2.1 主要色块与色调

    本文对五代时期壁画色彩的分析主要参考了莫高窟第36、61、98、100、146等窟的壁画作品,如36窟《龙王礼佛图》《普贤菩萨变相》,61窟《法华经变相》《药师净土变相》,98窟《维摩诘经变》《回鹘公主供养图》,146窟《劳度叉变相》等。

    五代时期的壁画色彩面貌整体相对鲜艳富丽。这里对于五代莫高窟壁画色彩进行了主要色块的提取,并依据其色相的不同进行了大致分类,其中土红色系13块,石绿色系10块,石青色系7块,黄、黄褐色6块,白灰色系5块。

这一时期的石绿、土红色系色彩都相对丰富,出现了如鲜艳的铅丹色、松石绿,以及彩度较低的粉绿色、肉粉色等(图5)。

图片

图5 :五代时期主要色块

具体来看,五代时期的壁画一种是以暖色调为主:以地仗浅土黄色以及土红色来组成画面主要色调;如36窟《普贤菩萨变相部分》、98窟《回鹘公主供养图》、220窟甬道北壁壁画等(图6、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6:五代36窟 普贤菩萨变相部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五代98窟 回鹘公主供养图

 另一种是以冷色调为主:主要以石绿色、石青色来组成画面,整体清冷;这一类的壁画有61窟《药师净土变相》、100窟《增长天》、146窟《药师净土变相》等(图8、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五代61窟 药师净土变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9:五代100窟 增长天

2.1.2色彩关系

五代时期的莫高窟壁画整体色彩效果鲜明强烈;从色彩的三属性上来看,主要通过色相对比来突显画面,其中以红绿补色关系、石青石绿色的对比色关系为主。

(1)互补色相对比

 五代壁画较多的运用了互补色相对比,集中于土红、铅丹色与石绿色这几种色彩间的对比,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图10)。

图片

图10:五代时期的互补色相关系

(2)对比色相对比

    五代时期的对比色主要以石青与石绿、土红与石青、褐色与石绿间的色相对比为主;其中石绿与石青色的明度接近,对比效果微妙;而石青与与土红的对比效果则相对明快(图11)。

图片

  图11:五代时期的对比色相关系

(3)彩度关系:

    五代时期壁画用色主要集中于中低彩度色彩,明度以中、低明度为主。其中,与之对比的颜色如土红、石绿色的彩度相对较高;画面出现较多的是浊中、中中的彩度关系(图12)。

图片
图片

图12:五代时期壁画的彩度关系

(4)明度关系

五代时期壁画主要以高长调和中长调组合为主,画面相对明快,明度对比鲜明(图13)。      

图片
图片

  图13:五代时期壁画的高长调、中长调组合  

(5)色彩面积关系

    五代时期的莫高窟壁画以大面积石绿、土黄、土红色为主,通过大面积鲜艳的色彩来作为突显画面的主要手段。

从色彩的面积比例上来看,主要有三类:

一类以大面积土黄色为主,

一类以土红色为主,

一类以石绿色为主。

相对而言无彩色使用较少,黑色只作为极小面积的点缀来使用,灰色基本不会使用,铅白色在画面占有一定的比例起到调和作用(图14)。

图片

       图14:五代时期部分壁画色彩面积

2.2 清朗明快的宋朝莫高窟壁画色彩

2.2.1 主要色块与色调

    本文对宋朝时期壁画色彩的分析主要参考了莫高窟第15、76、454等窟的壁画作品,如15窟《弥勒下生经变相》、76窟《十一面观音变相》《八塔变》、454窟《瑞像缘起图》等。

    宋朝时期壁画色彩整体清朗明快,用色简洁统一。这里,对于宋朝莫高窟壁画色彩进行了主要色块的提取,并依据其色相的不同进行了大致分类,其中土红色系5块,石绿色系8块,石青色系4块,黄、黄褐色7块,赭、赭黑色系9块。这一时期土红色的使用减少,转而使用了较多的暖褐色来代替浓艳的土红色(图15)。

图片

                              图15:宋朝时期主要色块

    整体来看,宋朝时期壁画以冷色调为主:多以石绿、石青、浅土黄、铅白色(底色)来组成画面(图16、1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6:宋76窟 十一面观音变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7:宋76窟 八塔变部分   

2.2.2 色彩关系

宋朝时期的壁画色彩从三属性上来看,主要通过色相对比来彰显画面,其中以石绿色和浅土黄、铅白色的对比色相关系为主。

(1)对比色相对比:

    宋朝的莫高窟壁画较多的使用了对比色相,在彩度和明度上的差别较小,以石绿、石青与浅土黄、暖褐色的对比为主,给人柔和、细腻之感(图18)。

图片

图18:宋朝时期的对比色相关系

(2)同类、邻近相对比:

    宋朝壁画中的同类、邻近色相对比也有较多的使用,主要以石青、石绿以及浅土黄、暖褐色的对比组合为主(图19)。

图片

图19:宋朝时期的同类、邻近色相关系

(3)彩度关系:

    宋朝时期的壁画色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中低彩度、中低明度色彩,如深赭色、土红色等;其次则是中低彩度、中高明度色彩,如明亮的浅石绿、浅土黄色等。土红色的彩度相对于五代时期来看有很大程度的降低;石青色出现了更多紫色倾向,并且明度较高,呈现为中性的紫灰色状态;石绿色的层次也更加丰富。画面出现较多的是浊中、中中关系组合(图20)。

图20:宋朝时期壁画的彩度关系

(4)明度关系

从明度上来看,宋朝莫高窟壁画多使用高明度基调的画面组合,以高长调和高中调组合为主,画面清冷明快(图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1:宋朝时期壁画的高长调、中短调与高中调组合

(5)色彩面积关系:

    以冷色调为主的宋朝莫高窟壁画中,石绿色与浅土黄色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石青色和土红色的面积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暖褐色变成画面的主要配色。氧化变色后的黑褐色也只作为极小面积的无彩色出现在画面中(图22)。

图片

图22:宋朝时期部分壁画色彩面积

3. 小结

    同属于敦煌莫高窟艺术晚期的五代、宋朝虽然经历了不同的政权统治,但整体来看,两个时期的壁画色彩清雅素丽;用色上以中低彩度、中低明度的土红、石绿、土黄、石青等几种常用色为主。

色相间的对比是莫高窟晚期壁画中最主要的色彩配置手法,其次则是通过色彩间彩度和明度的变化来达到不同的配色效果。画面多呈现以中中、浊中的彩度组合,因此带给人稳重雅致之感。

    五代与宋朝时期主要通过大面积较为鲜艳的色彩来突出画面;画面多呈现高明度基调;无彩色较少使用,黑色只作为极小面积点缀色出现,铅白色的使用较多,灰色基本不使用。

   其中,五代时期承袭了部分晚唐的形制,整体壁画色彩相对鲜艳富丽;多使用红绿补色对比。而宋朝时期由于产生了重墨轻色的文人画思想,所以整体壁画以清冷的基调为主,色彩也相对单一,以石绿和土黄色之间的对比色相对比为主;土红色逐步只作为点缀色使用,以彩度较低暖褐色为主。

参考文献

[1]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8

[2]穆纪光,《敦煌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

[3]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

[4]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日本:平凡社,1982.12.

[6]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六一窟(五代)》,江苏美术出版社,1997.

[7]周大正,《敦煌壁画与中国画色彩》,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

[8]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

[9]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10]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

[11]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

[12]高阳,2010,《敦煌早期和晚期石窟中几何图案建筑装饰的特色》,装饰,第210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