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动纪要 | 第543期:杜风彦骑行非洲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1-04-11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文而已读书会开展2021年第二次线下分享活动暨小一大书悦读会第543期线下读书活动,分享主题为群友杜风彦骑行非洲的见闻。活动现场的秦滋汉味外摆区,经过精心布置,鲜花、水果、茶点周到准备。在舒服的座位和温馨的现场中,群友们聆听了一场风趣精彩的故事会。本次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结束后部分群友还参加了有声有色的聚餐活动。

主讲人杜风彦是骑行、摄影、武术、旅行和户外爱好者,曾历时2年2个月时间骑行亚非22国,总里程约3.5万公里。目前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的拍摄,是国内外旅游杂志约稿作者,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八卦掌第六代传人,澎湃新闻特约记者等。

本次分享中,杜风彦除了讲述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见闻,还重点介绍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重行非洲时,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非洲的生存境况。
 

一、缘起
环游世界是风彦小时候的梦想,十年前的一个契机,梦想照进现实。2011至2013三年间,他单车骑行亚非各国35000公里。最近几年从事非洲有关的工作,又重走非洲。骑行装备是风彦自己改装的一辆自行车,加上行李物品,重达70余公斤。
 
二、骑行
(一)沿途自然
骑行天地间,对大自然风光的切实感知,是风彦喜欢旅行的原因,也是他坚持骑行的动力。日间抬头是蓝天白云,夜间仰望是银河星空,虽然旅途中有自然条件的坎坷与障碍,但每每置身无限辽远的大自然,都是风彦与自我相处的美好时光,与天地融为一体,相当惬意。

他路过土耳其的向日葵庄园、亚美尼亚的农场,沉浸于印度的风光,为了深入体验当地生活,风彦还在印度做过一个月的志愿者。非洲,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肯尼亚西部的茶园,有天空多变的云;有埃塞俄比亚12月的充足阳光,有埃塞俄比亚旋风中的飞沙走石;有辽阔非洲大陆上壮观的日出和日落,还有东非大裂谷的自然奇景。
在非洲骑行中,他独自对话着人迹罕至的孤独:吉布提的沙漠漫无边际,苏丹和纳米比亚的沙漠中最生动的是帐篷上方的星空,独享一方无人打扰的美丽;东非漂亮的海岸线和桑给巴尔岛的绝美风景中,有诸多的天然湖泊,南非西开普有最丰富的植被,这些都出自上帝之手,庆幸尚未开发。也体验着阿法尔地区世界末日般的荒芜:在岩浆喷发的岩石区,地表暗黑,几百公里没有人烟,毫无绿色。

(二)沿途人文

骑行中,风彦也喜欢探究有丰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建筑,留意当地的风土人情。格鲁吉亚、伊朗、泰国、印度、土耳其等地的教堂,寺庙和清真寺,让他对宗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波斯波利斯的遗址,伊斯法罕的四十拱桥,埃塞俄比亚贡德尔的城堡,让他回望三千多年的历史。非洲中部迅速崛起的现代化都市、肯尼亚的内罗毕中心公园,当代社会快速发展伴随的文化丢失让他不禁思考现代化的代价。索马里废弃的坦克等因为战争遗留的问题也令人扼腕。

风彦骑行非洲的另一个深刻体会是当地落后的经济和贫困问题。由于货币贬值严重,手握几百人民币都足以成为当地富豪。非洲南部物资贫乏,加油站很少,有年轻人半路拦车买油;交通不便,小伙子直接肩扛着猪仔去卖。马拉维乡村的电影院是一台可以放碟的DVD机,影片也大多是上个世纪的功夫港片。中国的援助和武术文化的输出,给非洲乡村的人留下敬畏和惧怕的印象。

令人欣慰的是,非洲当地的动物与人可以和睦相处,野生动物园更是动物们的天堂。有成群结队的火烈鸟、羚羊和野猪,也有单独行动的长颈鹿和鬣狗,路边更是有挂满树枝的串串鸟巢。路遇动物们迁徙要让行,更要警惕河马和带着幼崽的动物妈妈们,它们护崽心切,一个不留神就会跟你拼上老命,结果当然是人拼不过动物,光体格上就会败落下风。
 
(三)谈吃
骑行非洲途中,风彦遇到了不少热情、善良、可爱的当地人。他分享了几个关于吃的好玩故事。
 
1. 水、饮料和衣服
非洲边缘是大海,内陆多沙漠,淡水是稀缺资源。缺淡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无储存水源。非洲居民的日常饮用水靠搬运和自然过滤,所以沿途能喝上色泽干净的水的机率堪称彩票中奖。饮料虽然可以买到,但价钱很贵。

在长时间饮用不到干净水的某个口渴难耐的傍晚,风彦路遇一个小卖部,狠狠心犒劳自己喝了两瓶饮料,没想到老板看他是旅行者,先给免了饮料钱,眼看着天黑,十里八方再也见不到人烟,他果断考虑借宿,并送了一件衣服给小卖部老板作为回报,没想到正合其意,老板兴奋得像过年,不光让出自己仅有的床给借宿,更是提供了丰盛的羊肉大餐。看到他对衣服的喜爱,风彦又送给小卖部老板的朋友一件。两人快乐得拍照留念。

原来,在埃塞俄比亚的村庄,衣服是财富的象征。有个小姑娘看中了风彦包里的一件体恤,硬是步行“跟踪”了好几公里,风彦得知缘由后,满足了小姑娘的心愿。
2.火锅和啤酒
非洲骑行中大多是乡村,餐馆很少,即便借住农家,他们的简餐相较中华美食也是乏善可陈,必然不能满足有过丰富“阅历”的中国胃。此时,旅行厨具就派上了重要用场。食材现买,自带汽油炉,再碰上个没事儿瞎遛弯的兔子,一顿美味就有了,天气变化一点儿也不怕,打着雨伞吃火锅很是潇洒。
非洲有不少国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遗留的好处之一是有很多味道超赞的啤酒。遇上了,罐装瓶装任意选,喝到心满意足。
 

3.便宜到可能会让韩国人眼睁睁抹泪的牛肉
骑行中不可预知的乐趣之一是遇啥吃啥。有次碰上个牛肉摊,肉好也新鲜,摊主豪爽,买一斤送一斤半。别说,还真好吃,于是放开了胃口大快朵颐,最后10块人民币吃到3公斤牛肉。路上还常见的是弯角羚羊肉,味道也很不错。还有更野味的田鼠,不过鉴于“颜值”太超乎想象,风彦没敢尝试。
 
(四)谈住
“风餐露宿”是骑行的常态,住宿以帐篷为主,也会借住当地人家。乐趣是可以选择每天住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不一样的人(或小动物),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有次被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扔石子,于是跟“孩”索骥,发现他家院子很开阔,通过和他父母交流,打消了对方的顾虑,立马有了安全的可以搭帐篷的地儿。
 
野外搭帐篷,会遇到奇袭的蚂蚁(万幸啃噬到的是帐篷不是人),在帐篷上跳格子的癞蛤蟆,他们不请自来,就怕你没有防备。早晨起来,鞋子里还会有热情光临的蝎子和蜈蚣。所以晚上搭帐篷、清早穿鞋子都要多留个心眼,以免无辜负伤。
 

也有特别走运的时候。有次在南非,路遇一家酒店别墅,本来想在他们的草地上搭帐篷,没想到好心的老板担心露宿草地会被蛇叮咬,免费给借住了空余的五星级客房。
(五)谈行

从开罗到开普敦是著名的骑行路线。途中看到不少骆驼。还偶遇了苏丹某军事基地的总司令,之前访过华,对中国人很友好,对中国人很友好,给予风彦旅途中补给的帮助。骑行中,剪头发是个问题,有过长发飘飘,也有爽利的板寸。
在风彦看来,骑行是探索世界,也是寻找自我;是挑战,也是成长。骑行一个月会不一样,两个月会变样,三个月及以上是毅力的坚持。遇到过很多看似挺不过去的困难,也交到形形色色的朋友。风彦第一次骑行非洲时遇到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同胞。重走非洲,他俩搭档,用镜头和摄像机记录了非洲人的故事和在非洲打工的中国工人的故事。
 
三、重走非洲

重走非洲自拍摄“尼罗河人物肖像”开始,也是从摄影到视频的转变。2013年经过埃及,遇到当地有7个男孩的一家人,4年后再见,他们的人生都有了新的变化。生活的变迁让相遇更加珍贵。
 

(一)埃及的“雪”
埃及有一个非常大的天然石灰石矿区,石灰石纯度高,质量好,可直接用作建筑、制药和水泥。矿区24小时不间断施工,粉尘严重,周边方圆几公里没有人烟,成为鬼城,很多工人更是患上了尘肺病。工作用的电锯也很危险,晚上作业常被电锯伤到,断胳膊和腿时有发生。这里是风彦和搭档拍摄的第一个项目。
 
(二)黄金时代
去沙漠淘金是很多苏丹人的收入来源。先是挖金矿石,没有机械,靠人力挖30-40米深的洞,容易坍塌,很危险。经济条件稍微好的,租用黄金探测仪去沙里淘金,淘到30克是很大的收获,如果能淘到几公斤,就是暴富,是扭转命运的机会。

金矿石加工区,大都是小型粉碎机,粉尘比石灰石更大。粉碎,淘和洗黄金,造成地下水污染。牛羊喝地下水,又形成二次伤害。淘金过程中还会接触到水银,极易汞蒸气中毒,造成很多当地人患癌症。

沙漠里挖金矿的人也各种各样,有大学生和大学教授。他们通过挖金矿,有很多矿石和宝石,也发现丰富的地下世界。沙漠里的法老墓葬因为掘金遭到破坏,文物被收走销往美国,撒哈拉沙漠被改变。

为拍摄淘金群像,风彦和搭档在沙漠里逗留十余天。和警察打交道比较多,他们机智地化敌为友,再遇到困难时,还受到警察的帮助。苏丹是阿拉伯语国家,穆斯林中有很多基督徒,当地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沙漠里,手机只能用来通话,没有网络信号,有限的娱乐活动是在手机上下跳棋,听充电站播放的音乐。
 
(三)贫民窟的年轻人

贫民窟的帮派相当于物业管理人,他们私接政府公用的水电在贫民窟售卖,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是买卖大麻。贫民窟错综复杂,警察不敢进去。因为帮派的存在,里面其实很安全,出去反而会被警察敲诈。贫民窟也有乐队,在YouTube上很火。

风彦通过照片对贫民窟典型的三类人群进行了特写:

帮派成员:拳王、黑帮、乐队(拍摄贫民窟的故事)
时尚先生:即是导演也是摄影师,更是贫民窟的时尚先生,贫民窟也有光鲜

吸胶水的儿童:不一定是孤儿,但由于各种原因流落街头,生活环境很恶劣,没有尊严,胶水是他们麻痹神经的工具
 
(四)中国人在非洲
吃苦耐劳、勤勉奋进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就远赴非洲闯下一片天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在非务工的中国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杜风彦和搭档走访了几个非洲国家的中国工地,深度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切身体会他们在异国漂泊的孤独,并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在非洲过年。

因为中国工人很少参与当地生活,活动范围比较有限和集中,再加之外国记者不去了解实际情况,一些国外媒体对在非的中国工厂妄加揣测,澄清事实真相也是风彦和搭档此次拍摄的重要目的。风彦特别分享了两个在非的中国工地。
 
1. 肯尼亚瓷砖厂

中国工厂不仅带去先进的技术,还利用较为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培养出一大批非洲工人,引领他们走上致富路,改变了经济地位和阶层。肯尼亚瓷砖厂三个月即建成厂房,3000多万元的投资很快收回成本,降低了当地瓷砖的价格,打破了印度工厂的垄断。中国工人背井离乡,在非洲的打拼是一代人的付出和奉献,为了在国内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
 
2. 苏丹港电力工人
中国人在非洲进行了很多基建项目,只是国企很低调,不做宣传。中国企业平等对待外国工人,同吃同住,和当地工人打成一片,一些本土技术工人的工资比管理者还高。在管理上也不断改进和创新,除了日结现金,还有较为有效的奖励机制,改变了当地人的工作习惯。让他们相信,只要勤劳能干,就会增加收入,改变命运。

中国企业在当地也遇到不少问题,有原本计划1年完成的项目,4年都没完成。沟通、物流、材料和当地政府的审核都会成为问题和阻碍。以前中国企业大都是施工方,承包项目,现在也不断提升,逐渐成为甲方。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工地的食堂,有最地道和美味的中餐,是非洲城市里的中餐馆都无法企及的。
 
四、现场互动(问&答)
1.骑行前的准备
首先是身体上的准备,之前骑行过川藏,去非洲前还专门进行了拉练。准备十分齐全是不可能的,一般是路途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做好签证方面的规划,其他不用考虑太多。顾虑太多,反而出不去。预算上,骑行还是比较省钱的,在西亚骑行时,有时一个国家只花50美金。如果遇到打劫,保持镇静,先攀谈,观察套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经历多了,就会愈加淡定,甚至化敌为友。
 
2.药品的准备
常备药是必需的,主要准备了肠胃药、感冒药和黄连素。自己身体的适应性较强,基础素质好,并且骑行也是锻炼。由于非洲当地的餐食贫乏,消耗很大,水的卫生问题也对身体有伤害。一般是在城市迅速增肥,到了农村会被动得迅速减肥。
 
3. 如何克服路途中的困难?
运气青睐有准备的人,以开放的心态,坦诚面对所有问题。怀着希望和好的期待,就会吸引到好的事情。
骑行是流动的,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较短,危险就相对较少。通过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习俗,再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他们就不会把你当外人。

第三是他人的经验,当地生活的中国人告知的经验。
四是事先准备,搜索到危险地区,主动避开。

五是过硬的心理素质。经过战地记者的培训,心理上有准备,遇事比较冷静,软硬都可以处理。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倍加小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事先在头脑里预想,有预案,有准备。
 
4. 如何应对被偷盗
在非洲,被偷盗是常见现象,可能是缘于部落的共享观念。盗亦有道,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要告诉他们自己的原则,什么东西是私有的,什么是共有的,为什么我的东西不能给你。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被动变主动,在他伸手之前,先向他要东西,以他的方式对待他。比如,当地人向你要钱,可能就是他们的下意识,你给了就是不要白不要。如果先打招呼,和他们交朋友,要钱的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甚至还可以让他请你到家里喝茶。

有一个小方法是,拍照时,如果身边有当地人,就不会被抢手机。
 

风彦下一步的打算是,扩展拍摄方向,加强与在非洲做NGO的年轻人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以更加全面和深度的视角关注和记录非洲的发展变化。

五、关于非洲的书和电影推荐
书:1.阿契贝《瓦解神箭也不得安宁人民公仆

2.索因卡:《死亡与国王的马夫

3.阿迪契《半轮黄日》;恩古吉一粒麦种;库切钓鱼的男孩
电影:《走出非洲》、《卢旺达大饭店》

六、合影

免费场地&宣传图by秦滋汉味
会务支持by钟明星、邓帅、张天福
合影by梁雪松
纪要by小一大书悦读会
文中图片by杜风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