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教师主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木香草堂 2021-04-11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时代的到来,教育不断进行着自身的革命,而教师这一职业也已然被视为一种具有专业性质的职业,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更是备受各界所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行为与情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切实提升教师主体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而使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更加有益于推进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教师主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二、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主体动力的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而“教师”的变革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归依,所以教师的动力实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就是主体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按时间维度可分为三个内容:一是教师对于自身在过去专业发展活动中的意识;二是教师对于自身在现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意识;三是教师对于他未来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规划。教师的这种自主性发展意识不仅把以往发展中的情况,连同当前教师的发展状态和未来教师可能会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统一起来,也增强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教师已有的水平能够积极地传递给以后的行为,未来的教育目标支撑现今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确保了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个体,可以通过多途径进行自我反思,实时关注自身教师专业的发展,经常激励自己,对自身专业进行剖析、规划、调控和自我的更新。

(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选择、判断和行使抉择的技能。这是在教师拥有一般能力的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有利于专业自主权的能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著名教育家斯腾豪斯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指出,自主专业发展可以遵循三个途径: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通过系统的自学;通过在教师中检验已有的理论。教师可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途径进行专业发展,通过在困惑与解惑之中产生强大动力。

(三)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人格

教师的性格、资格、品格和体格是构成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人格的四个要素,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动力的重要体现。其中,品格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支配作用,影响和制约人的性格、体格和资格的形成;人的性格、体格和资格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在人格结构中起积极能动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着品格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的发挥在人格领域要求教师自尊、自立、自强,有教育机智,严于律己,有较强的责任感,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执着力,积极进取,具有优秀的人格力量和教学效能感等。

(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价值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价值是指教师发挥其主体性,在专业发展实践活动中满足社会和自身的需求,达到内在的自身价值和外在的社会价值相统一,并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自主专业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创造价值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得到的认可和创造的价值,以及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后的满足感,社会以及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等。

三、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教育观和职业观的转变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育能量得到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学习与吸收先进理念,逐步摈弃落后的教育观与职业观。使教师认识到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要视专业发展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是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和价值的实现。

(二)促使教师的人格、人生价值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得以融合

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旨在阐释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关于教师自我价值体现,教师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和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价值一般表现为教师的尊严,教师的需要,教师的自我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可以理解为他对他人或者社会的价值,教师的一生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从价值统一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这一主体既要实现人格价值,也要实现人生价值,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应该具有双重性。在这样的动力引导下,使教师增进对工作和活动的理解,也使教师把教育工作的意义普及到他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中去。

(三)增进教师行为和教育的有效性

增进教育的有效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首要目标,而这与教师主体动力发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具体行为,如对教师工作的开展和教师面对问题的坚持性产生影响,对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的选择、任务情境和教育目标的反应有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教师对他人及情境的情绪与思考。所以,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不仅引导着教师知觉与理解自身和外在的行为,也是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影响的重要因素,由此也涉及教育的有效性。

(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职业竞争力

作为教师,只有不间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报酬,也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个人,是否能够长期地从事这一职业并有所成就,不但取决于外力的作用,如社会所赋予教师的职业声望、工作报酬、地位等因素,还取决于选择这一职业的个人,能否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持之以恒,能否不断地发展自我,最终在提高个人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教师能够通过主体动力的发挥得到、享受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就会产生幸福感,就会充分展现人在职业生涯中的生命价值。

四、基于教师主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一)凸显教育信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原动力

教育信仰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及自身职业的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教师职业和教育的一种信念,是一种教师思维与生存状态的体现。当教师的认识与教育观上升到一种教育信仰时,教师自身就成为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教育信仰越坚定越容易增强其对专业的承诺,使其投入热情和精力于教育事业之中。另外,教育信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与发展动机的强大动力,在专业发展动机的激活、维持以及强化过程中教育信仰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激发与调动工作潜能的主导影响力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中的情绪和态度。

(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动力支撑

反思性教学是强调教师运用行动研究、自我评价等反思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和面对动因、后果的自我意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迅速对问题予以反应,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提高教学的合理性,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利于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自主性得到了发展。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在教学效能提升的过程中实现了主体动力的增强。

(三)坚持合作式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与他人配合完成共同目标来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的活动与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教师摆出问题与同行一起探讨、交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之间的互助精神,提升教师的智慧水平,在挖掘教师群体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使教师隐藏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让教师拥有更加自觉的发展责任意识,化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人并提升其主体动力。

(四)“四情并重”激发专业发展中主体的动力与活力

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还要注重“四情”,即激情、痴情、倾情、真情,通过自身情感之源的开启增强专业发展中的活力与动力,向更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迈进,彰显个体的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首先,教师要对专业发展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对专业发展的持久兴趣与动力。其次,教师要对学习研究拥有痴情,要始终保持对未知知识的渴求,成为主动探求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者。再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报以倾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投入真情,在教学与管理中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宽容学生等。

(五)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不断反思的终身式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能够在理想、道德、情感、职业信念、审美能力等方面日渐成熟、不断提升、勇于创新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在教师的发展周期中应根据每一阶段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征来构建一体化发展体系。教师要通过不断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新趋势和新动向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下生成不竭的主体发展动力。

(来源:中国论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