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泉州,一定要花2元坐一坐最小公交车逛古城,一定要去一次西街,到西街一定要看一下白色钟楼和红色骑 楼,饿了,便走一路吃一路小吃,别忘了,一定要品尝一次姜母鸭。所有这些,一定不虚此行。

尽管泉州美食不少,比如肉粽、面线糊、海蛎煎等,但品尝过之后,还是最喜爱姜母鸭的味道,那种口齿留 香的感觉,真是回味无穷。 姜母鸭一只95元,先在前店买单,再到餐饮区等候。每只姜母鸭切块由砂锅制作,排成队的黄色砂锅滋啦啦 作响,散发出的香味,十分诱人。

这家姜母鸭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也有当地人光顾。品尝姜母鸭,不用太花哨, 一只鸭、一份汤,加上一碗白米饭即可。我们一行三个人吃一只鸭,感觉刚刚好。 据介绍,姜母鸭起源于泉州,是一道特色名菜,属于闽菜系,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乃至海外。它既能气血 双补,又有滋阴降火功效。

端上来的姜母鸭,打开砂锅盖的一刹那,鸭子的肉香伴着老姜的姜香一股脑地香气扑鼻。酱红色的鸭肉吃起 来绵软浓香,汤汁裹着鸭肉粘稠不油腻,老姜吃起来也是那么入味可口,好吃得简直停不下来。  肉粽,在泉州也是知名美食。平日吃肉粽,剥开便食,但泉州肉粽不同,剥开后,肉粽要淋上一种熬制的汤 料才算齐整,每家店吃客也不少。 泉州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   
随处可见的迷你公交车,似乎成了泉州招牌车。招手即停,2元钱便可走街串巷环游古城一圈,既方便又实 惠,实在是旅行中难能可贵的交通工具。 
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 有欧洲风格。两边红色骑楼既美观又具泉州特色。  
这种小公交车,属于观光电瓶车,是古城1区的公交车,长约4米,宽1.5米,乘客座位8个,行走路线涵盖北 清路以南、涂门街和新门街以北、温陵路以西约6平方公里范围内,运行时间为每日6时到19时,实行2元一 票制。 乘坐小型公交车,支付很方便,可投币、刷卡,还可使用手机微信扫二维码支付。车子设有遮阳帘,左侧设 有栏杆,时速约15公里/小时——25公里/小时,而且司机是泉州本地人,不仅熟悉泉州路线对泉州人文历史 也略知一二。
  一日西街千年光阴。 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东起钟楼,西抵城西路,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的古街区,据史料记载,西街始于 开元年间,至今已1300多年。老房子、美食,是西街特色。 2018央视春晚《记住乡愁》走进西街,让更多 的人认识了西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