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的艺术成就

 丘山居士馆 2021-04-11

肖旭

概括说有四点:一、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二、赋、比、兴表现手法;三、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四、丰富的语汇和和谐的韵律。  

    一、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这是《诗经》民歌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它的形成,总的来说是《诗经》民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决定的;具体来说对于形成《诗经》民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诗经》中的民歌作品无不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他们的作者都是生活在二、三千年以前北方中原广大地区的,以从事农桑生产为主的普通劳动人民。他们所创作的民歌,无不是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朴实的愿望的直接反映,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们所运用的语言和形式是朴素、自然的,毫无雕琢之痕,娇柔之态。如《七月》一诗,写的是饱受奴隶主压迫的奴隶们,对于自己年复一年所过的生活的回忆,在痛苦的回忆中,他们感到无限的哀伤和不平,于是就把自己一年受的劳累和辛酸之苦,用朴素的语言、诗歌的形式,随口唱了出来。马克思曾经说过,“衣食是人们的第一需要。”《七月》这首诗正是着眼于衣食两方面揭示农奴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生活的悬殊。先看衣食问题,这首诗一开头就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二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写的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手脚冻裂,奴隶们连一件过冬的衣服都没有。是奴隶们不能自己解决衣食问题吗?不是的。春天一到,奴隶们便投入紧张繁忙的采桑劳动,但是他们通过采桑、养蚕、纺织、染色,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桑麻织品,都做成了公子的衣裳。另外,奴隶们利用冬闲时猎得来的最珍贵的皮毛送给公子做成了皮衣服,受到了如此严酷的压榨和剥削,奴隶们怎能不心怀怨气呢?

    再看吃饭问题:诗中描写奴隶们一开春就下田种地,一直要忙到秋收完毕。劳动时还要受到奴隶主的代理人——田畯的监督。但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进入了奴隶主的仓房。奴隶主还可以喝春酒以延年益寿,而劳苦的奴隶们只能靠野苦菜来填充饥肠。他们又怎能不感到凄苦和悲伤呢?

    《七月》中所表现的这些内容和感情都是“情由衷发”,既来源于生活,又流出于心底。

    又如《君子于役》一诗,写一位征夫的妻子傍晚时分看到牛羊下坡,鸡上窝,因而触景伤情,怀念起久役不归的丈夫,发出了心底的怨恨。黄昏时分正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分,但她不见自己的亲人回来,一阵孤寂之感涌上她的心头。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真实地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整首诗都是以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的,用一种洗练的笔调如实地勾画出了这位善良的女主人公的一片痴情。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既委婉曲折,又深沉连绵,真实纯朴,和谐自然,极富于生活气息。

    再如《东山》一诗,是一首征人在归途中所唱的歌,诗中所表达的是征人对家园的想象,对妻子的怀念,对兵役的厌倦,对和平、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主人公的真实的思想感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我们可以这样说,这首诗的思想情绪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诗中还描写了日常生活中大量常见的事物。如卷曲在桑树上的野蚕,挂在门上的喜蛛,伫立在水边的鹳鸟,上下翻飞的黄莺,以及瓜果、葫芦等。还有第四章所写的结婚时的场景,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表现了一种纯朴、自然的情调,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像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还有许许多多,由此可见,《诗经》民歌中的现实主义,是与劳动人民所固有的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以及他们的朴实感情和生活愿望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使这些诗歌往往具有特别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真可以说是浑朴自然,一片天赖。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赋、比、兴?赋、比、兴是古人对《诗经》艺术表现手法的概括,宋代学者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现在的话来说,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比拟;兴,就是起兴、发端,是先用别的事物或眼前所见之景起头儿,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事情。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并阐述这三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赋,是《诗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指创作时直接写景抒情,铺写诗歌的内容,而不是借助比兴或其它艺术表现手法,如《静女》一诗,通过戏剧性场面和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那一位挑皮的姑娘躲藏起来故意引逗,害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接着姑娘出现在小伙子面前并且郑重其事的赠送给对方并不贵重的一株小草,一方面试探对自己的情意,另一方面这也是逗趣的产物。而小伙子早已摸准了姑娘的心思,他凑趣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表面上是在夸小草,实际上在夸送给他礼物的人。然后姑娘又送给他从牧场带回来一株荑草,对此小伙子作了更为直率的表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说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觉得它更加美丽。诗中通过这双关的话语表达情人之间的一片深情,以及一片受人极目的诚挚、挚美之心。这首诗虽短小,却逼真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天真活泼有趣的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它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了人物性格,表现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美丽的少女形象,憨厚痴情的男子形象。全诗完全使用白描手法,进行直接铺陈描写,诗中的场面人物如亲眼所见,真实形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来看看“比”。就是比喻,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比况,能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更能暴露事物的本质,而且还常常寄寓一定的爱憎感情。《诗经》中的比,有的是比喻具体的事物。如《硕鼠》用贪婪的鼠类比喻剥削者。老鼠是专门偷盗人类的劳动成果,毁害人类的坏东西。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非常贴切,即揭露奴隶主的厌恶感情。正因为这样,奴隶发誓要离开这“老鼠”猖獗的地方,去寻找一个平等、自由、安宁的理想社会。虽然奴隶们对“乐土”的想象还不具体,但它显示了奴隶们对现实社会的仇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经》中的比,不仅比方具体事物,而且还用比喻采形容心理、思想、情绪等。如《邶风·柏舟》在写一个女子矢志不阿,坚贞不渝时的心情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说我的心不是一块石头,不能任人随意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能任人随意卷曲。这里用非石、非席表示自己感情决不能任人摆布虽然身处逆境,但自己的意志是决不会改变的。像这样的比喻,不仅增强表情达意的艺术效果和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兴,就是起兴、发端。兴,一般用于一首诗的开端,或一章诗的开端,常常是触景生情,  引人联想。另外还能起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起韵等巧妙作用。兴在《诗经》民歌中用的非常多。如《关睢》首章,以“关关睢鸠,在河之州”起兴,从成双成对的睢鸠鸟,  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寓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之意。第二章以“参差荇之,左右流之”起兴,以水中小岛上生长的小植物借景生情,并用荇菜的流动,飘浮,比喻淑女的泛求,这样写既寄托深蕴,而又有余韵的效果。

    《氓》诗的第三、四章,分别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是弃妇在途中所见的实物。所以是以眼前的实物作为发端起兴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以桑叶的繁茂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以桑树的枯黄凋落比喻好年华逝去,人已衰老,以及她在夫家被摧残遗弃的遭遇。经过用桑叶变化的暗示,能使人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对比联想。“桑叶沃若”与“黄叶而陨”的对比,是爱情由盛而衰的象征。因此诗中由叶落凋谢自然转入婚后三年的不幸遭遇。在这里起兴,起到寓意、联想、象征的作用,又起到了承上启下、衔接和谐的作用。像《谷风》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起兴,《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都起到了为全诗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

    总之,赋、比、兴手法的运用,的确是《诗经》艺术成就之一,也是构成《诗经》民歌作品浓厚乡土气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章节回环复沓是《诗经》民歌在篇章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所谓复沓,就是一首诗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变换少数字词,反复的咏唱,《诗经》中的诗本来是入乐歌唱的,有的是劳动时的唱和,有的是男女相好时的对唱,自然形成了复沓的形式。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传诵,它们使主题突出,感情充沛,造成回旋迭宕的艺术效果我们以《芣苢》一诗为例,这是一首明快优美的劳动之歌,全诗共有三章,每章之间只有两个字变换,其余的都一样,是典型的复沓形式。虽然语言韵律都很简单,但却在复沓中变化了景物,发展了感情,扩展了内容,使我们似乎看到了劳动者轻快的动作,感受到了他们喜悦的心情。而从变换的六个动词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心情向高处发展“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凡言妇女们呼朋结伴走上平原旷野,这是劳动的前奏曲。“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讲妇女们见到了芣苢动手边采边唱。这是劳动的进行曲。“采采芣苢,薄言掇之。”写她们兴致勃勃一颗一颗拾取,一颗芣苢,一声歌。“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写他们越采越有劲,成把的捋,歌声更加嘹亮。“采采芣苢,薄言祮之。”是说采的多了,手提着衣襟兜起来,歌声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写他们拽起衣襟,满载而归,丰收喜悦之中添上了劳动结束后的轻快,这是劳动的结束语。随着妇女们远去的身影,歌声飘散到四方,山鸣谷溢,余音回旋。诗中通过反复递进的手法,形成明快的节奏,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在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重复,能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这在当时算作一种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再加上它在修辞上常常加以变换,如采用设问句、问答句、排比句、感叹句等,使人感到四言句不单调局促。我们前面提到的《关睢》、《芣苢》、《东山》、《氓》、《君子于役》等都是四言的形式。但诗经的形式根据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需要,灵活变化。如《伐檀》中的第一章,“坎坎伐檀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章从四言到八言都有,是说明《诗经》虽以四言为主,但也有不少突破,扩大了诗歌的容量,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

    四、丰富的语汇和和谐的韵律。

    《诗经》的语言用词丰富,表达准确,而且富于形象性和音乐美。首先,《诗经》中的动词、形容词多,而且细致、精当。其次,重言叠字,声情毕肖,穷形尽象,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感。第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声调谐美,状物形象。总之《诗经》中的语言准确、自然、朴素、形象,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诗经》的用韵,以自然和美为特征。有一、二、四句用韵,隔句用韵,句句用韵三种形式,对我国后世诗歌韵律的形成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要想掌握好这部分十分重要的内容,必须认真阅读《诗经》原作并进行细致的感受体会。不认真读作品,只通过听课的作法是不科学的。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诗经》中的优秀作品,为我国文学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我国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为后代提供了创作现实主义诗歌的范例;

    二、《诗经》中民歌作品的伟大成就,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从而吸引作家去重视民间文学创作,这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诗经》中那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在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等各方面,也对后世文学有巨大影响,给了后代作家丰富启发。/

/肖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