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贾科梅蒂工作室潜伏18天,他偷偷写下一本观察日记......

 木蘭猫不睡 2021-04-11
图片阿尔伯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James Lord》,布面油画,115.9×80.6cm,1964年

图片

1964年,美国传记作家詹姆斯·洛德(James Lord)受邀担任艺术家贾科梅蒂的肖像模特,并在他位于巴黎的工作室度过了18天的难忘时光。成为世界最顶级艺术家的模特是怎样一种体验?私底下的贾科梅蒂又有何不为人知之处?且听洛德向时尚芭莎艺术娓娓道来......
图片

图片


Q:能和我们谈谈你是如何成为贾科梅蒂的模特的吗?

A:贾科梅蒂一直有参照真人模特创作的习惯,不论是对于雕塑还是绘画。虽然他因此被踢出超现实主义画家群体,前者还在公开场合谴责他的“背叛”,但贾科梅蒂实在太着迷于他眼中的世界了,日思夜想的都是如何准确“塑造”现实,所以他不得不这么做。我是贾科梅蒂的朋友,他认为我的脸部线条很有特点,有一种“动物般的野性”,这可能是他选择我作为模特的原因。但据我所知,他对于自己的模特并没有特别挑剔。

图片
妻子安妮特正担任贾科梅蒂的模特
图片
贾科梅蒂在自己的工作室中

Q:当他的模特困难吗?

A: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工作,因为贾科梅蒂对模特不会有太多要求,他本人也非常好相处。贾科梅蒂喜欢在创作时和模特聊天,几乎一刻不停,但当创作结束时,他又会归于沉默。

图片
图片
贾科梅蒂在创作肖像画

贾科梅蒂对于作品质量要求极高,他非常渴望将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百分百真实地再现于画布之上,但当他发现这几乎不可能实现时,就会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甚至像个孩子一样崩溃大哭。对他来说,作品永远不够满意,他永远都在重画。因此,作他的模特要有很大耐心。

图片
贾科梅蒂《David Thompson》,布面油画,100×73cm,1957年

Q:这就是你在工作室待了18天的原因吗?

A:对,一开始我们说好只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画一幅简单的素描,但由于一直达不到他满意的效果,贾科梅蒂将完成的日期一拖再拖。每天离开工作室前,他都向我承诺明天画作的效果会比今天好得多,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我实在不忍拒绝,所以只得不断推迟返回美国的计划并改签机票。最后,这幅“素描”画了整整18天,虽然对于贾科梅蒂来说仍然是“半成品”,但我在纽约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得不离开了。

图片
贾科梅蒂在自己的工作室

Q:谈谈贾科梅蒂的生活状态吧,他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A:在这18天中,我观察到他的生活非常单调,两点一线往返于工作室以及工作室不远处的咖啡厅。我们的工作时间在下午。上午,贾科梅蒂会继续一些他雕塑上的工作或者看看书。他非常喜欢喝咖啡,且用量很惊人,当他感到需要休息或者肚子饿的时候也会提议和我一起去咖啡厅坐坐。他对食物没什么特别的要求,水煮蛋、面包、冷火腿,能填饱肚子就行。


图片

图片

贾科梅蒂在咖啡厅

其工作室经常有客人到访,包括画商、朋友以及他的诸多仰慕者。生活、工作基本都交由弟弟迪亚哥(Diego)打理,他是贾科梅蒂最亲密的人,也是他最好的帮手。贾科梅蒂看起来并不排斥与他的仰慕者们接触,尽管他对自己所获得的巨大声望始终保持怀疑和谨慎的态度。当我在工作室的时候曾几次有仰慕者登门拜访,要求签名或者激动地表达对他作品的喜爱,他都友善地接待了他们。


图片
迪亚哥·贾科梅蒂(Diego Giacometti)

Q:贾科梅蒂的工作室是什么样的?


A:非常凌乱,到处是石膏屑,各种画材、画布、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作品四处摆放,几乎很难找到下脚的地方。而且他的工作室非常小,在蒙帕纳斯附近,只有23平米,所以平时除了自己和模特,他的妻子安妮特以及弟弟迪亚哥都只在有事时才去。

图片
图片
贾科梅蒂在工作室中创作

Q:你刚刚说贾科梅蒂很喜欢在创作时与模特聊天,那你们一般都聊些什么?

A: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从天文地理到日常生活,贾科梅蒂与我分享了许多十分奇特的想法。他告诉我他对自杀很感兴趣,但并不是因为觉得生活过不下去了,而是单纯好奇。最吸引他的自杀方式是自燃,他曾拉着妻子彻夜讨论在工作室前的马路自燃的可行性,搞得安妮特很烦,让他马上去,做不然就闭嘴(笑)。“死亡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你只能死一次。”他曾这样说。我并非觉得这是贾科梅蒂病态的表现,他只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极大好奇心的人。

图片
图片
贾科梅蒂与妻子安妮特

我们的聊天当然不可规避地会谈到艺术,我发现贾科梅蒂惊人的博学,他对卢浮宫里各种画作的熟悉程度就像对他自己卧室的作品一样。他能非常准确地记得自己三四十年前所看过的画作中的细节。在卢浮宫中,他最欣赏的是勒南兄弟(Le Nain)的作品,贾科梅蒂认为他们的作品很好地传递了人类情绪。但就像我之前提到他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每当他进入卢浮宫,一旦开始观察里面的游人,他的注意力就再也没有办法转回到雕塑和画作上了。

图片

路易·勒南《Happy Family》,布面油画,61×78cm,1642年

Q:贾科梅蒂早年一直过着不太富裕的生活,现在他的经济状况有好转吗?他对金钱的态度是怎样的?

A:好多了,现在他有了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收获了诸多认可,人们都抢着买他的作品。在我们的印象中,艺术家就应该是那种不染铜臭、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而贾科梅蒂完全符合这一刻板印象。他对金钱和名利打心眼儿里不屑一顾,他真正地沉浸并热爱艺术本身,而不是其他附加的东西。贾科梅蒂不相信银行,把从画商那里收到的钱随意地藏在工作室角落,但又常常不记得具体藏在了哪里,妻子安妮特为此十分苦恼。

图片
贾科梅蒂与妻子

贾科梅蒂对朋友很大方,在我担任这幅肖像画模特期间,他爽快地答应将这幅呕心沥血创作了18天的作品送给我,作为对我的感谢,他说:“假如最终这幅画失败了,那么你将它拿走也对我毫无影响,如果这幅画很成功,我会很高兴你拥有了它,而不是一个陌生人(买家)。”虽然我们之间的友谊无法用金钱衡量,但2015年当这幅作品出现在拍卖行时,拍出了2088.5万美元。

图片
瑞士100法郎上的贾科梅蒂

Q:贾科梅蒂作为雕塑家而闻名,但同时他也创作了许多肖像画,你认为他如何在画家与雕塑家这两个身份中转换,哪一个更成功?

A: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准确,但我觉得贾科梅蒂在绘画领域称不上“顶级”天才,至少比不上塞尚,他自己也是承认的。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视觉上的敏锐度(acuity of artist's vision),他怎样看待眼前的世界,以及他还原眼前世界的能力(degree of realization)。贾科梅蒂的视觉敏锐度不如塞尚,但他的还原能力非常强,那些细长的人形雕塑,事实上就是他眼中一个人站在远处时——那种开始消解但尚未消失的人型。

图片
贾科梅蒂《L'Homme qui Marche》,青铜雕塑,1960年

纵然天赋异禀,贾科梅蒂在绘画时还是受到了极大限制,毕竟立体的雕塑无论如何都要比平面的画纸更容易贴近现实世界,而他感到十分无能为力,几次声称要放弃绘画。但他太想将眼前所看到的事物还原出来了,因此我认为他在雕塑里找到了某种安慰,缓解了他对于真实的执念,成为雕塑家或许是一种迫不得已,也可能是一种逃避。

图片
贾科梅蒂《Trois Hommes qui marchent》,青铜雕塑,1948年

Q:你是如何创作这本传记的?贾科梅蒂知道你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了吗?

A:我通常下午去到他的工作室,晚上回来就赶紧将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为了不漏掉重要细节,我有时也会在中间休息时偷偷做笔记,贾科梅蒂只发现过一次,他问我在做什么,我只告诉他我正在记点东西。我之所以没有对他说实话并不是因为我担心他会拒绝我做这件事,而是觉得如果他知道他的一言一行会被记录下来,那种创作和谈话的偶然性和自发性就消失了。

图片
詹姆斯·洛德传记作品《A Giacometti Portrait》,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担任贾科梅蒂模特这18天的经历,1965年出版

Q:最后,抛开其他人的评价,你眼中的贾科梅蒂是怎样的人?


A:于我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但也是我眼中非常伟大的艺术家,听起来我很难在他的这两种身份中找到平衡,但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我的这本小传只记录了他伟大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稍微了解到贾科梅蒂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和顶级艺术家的。

最后,肖像只能做到记录眼前事物的表象,而并非事物本身,不论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也做不到,贾科梅蒂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因此,我希望他能对自己宽容一些,不要再陷入无止境地自我否定和焦躁不安了。

(注*:为便于读者理解,以上对话根据詹姆斯·洛德作品《A Giacometti Portrait》以及贾科梅蒂生平所虚构。)
编辑、文  唐恺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