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的他,三次自杀成为他的奇耻大辱!

 科学知更鸟 2021-04-11

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以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标准来评判呢,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总共出现了两个半圣人,前两个圣人是孔子和王守仁,另外半个圣人则是曾国藩。另外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国藩家书》也被誉为成功人士必看的秘籍,此书在民间卖的热火朝天。可见,民间对曾国藩极为推崇,曾国藩呢也近乎神人、近乎完人。

当然了,对曾国藩这样的评价肯定有失偏颇,有点过了。不可否认,曾国藩在修身、齐家、识人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也有许多污点和不足之处。比如曾国藩教出来个“好学生”李鸿章,为官之道真是得其真传,甚至比他老师还会做官,然其卖国求荣、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事实(为官第一要义实乃心正),以识人之明著称的曾国藩恐怕也难辞其咎。不过今天呢,咱们主要来说说曾国藩的三次自杀事件。

185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开始了清剿太平军的征程。作为一个书生,第一次带兵打仗,曾国藩踌躇满志,显得异常exciting。这人呀一激动就容易冲动,一冲动就容易出问题。初出茅庐,曾国藩连遭几次小小的败仗,这也无可厚非,就当是热热身嘛。可曾国藩不这么想,想我一介书生,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怎能连遭此败呢?于是便急于与太平军决战。正好此时情报传来,说靖港太平军只有数百人且防守松懈,真是天公作美!曾国藩立马挑兵点将,誓要拿这股太平军祭旗。湘军水师孤军深入,正好中了太平军的圈套,逃窜的逃窜,落水的落水,一时间死伤无数。再加上太平军喊杀声震天,不时传来“曾妖头休走,拿命来”,真可谓四面楚歌。曾国藩哪里见过这阵仗呀,心中忧惧交加、羞愧难当,一口老血喷涌而出,进而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准备一死了之。还好曾国藩的部下打仗不咋地,救人的功夫倒是一流,一看三军统帅想一死百了,心想这哪儿成啊,您自个儿是解脱啦那我们怎么办呀,总不能都跟着你跳水自杀吧,于是众人一哄而上,一下子就把曾国藩提溜上来了。如意算盘失算,曾国藩那个气啊,行了这下好了,想死也死不成了,还是赶快回营找找看哪儿有个地缝钻进去吧。

1855年,曾国藩水军在江西湖口与太平军对峙。石达开故技重施,一样的套路,一样的配方,将曾国藩引入鄱阳湖,大败湘军。不知是巧合还是石达开故意的,这两次大败曾国藩都选择在水上,难不成是为了方便他跳水?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曾国藩学机灵了,跳水之前,他先偷偷看了一下四周,等到没人注意他的时候,这才纵身一跃。没曾想这手下的人也学机灵了,他们早已潜伏在水下,就等着曾国藩跳入水中把他捞起来了。这一次又没死成。

1860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选了个不太靠谱的祁门作为大本营,这便给了太平军可乘之机,重兵围困祁门。可这时祁门已然是座空城,无兵可用,只待太平军破城而入。曾国藩无计可施,于是又想到了自杀。这次他交代好了后事,便要出门跳河,可城门被太平军围了出不去呀,于是只能选择了一个备选方案:拔出一把宝剑,要学西楚霸王。就在拔剑的一瞬间,捷报传来,湘军统领鲍超率军赶到,太平军见势撤离。固有曾国藩屡败屡战之典故。

曾国藩三次因兵败自杀,是不是他点太背了呢?也不尽然。论用兵,曾国藩比左宗棠差太远,曾国藩亲自作为前线指挥官带兵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而左宗棠则几乎未尝一败。但曾国藩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就是会用人,比如左宗棠、彭玉麟、塔齐布、江忠源、曾国荃、鲍超、罗泽南等。也正是对这些人的知人善用,才成就了曾国藩“立功”的伟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