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的榜下捉婿:只要考得好,寒门子弟也能迎娶“白富美”!

 科学知更鸟 2021-04-11

除去惨不忍睹的对外战争,宋朝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天堂,宋太祖遗训“不杀士大夫”,再加上魏晋南北朝以来门第观念的淡化,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便深刻反映了宋朝读书人已在朝堂之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中国人在婚姻上讲究门当户对,但是到了宋朝,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也可以迎娶“白富美”了,为什么呢?

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读书来谋取功名,功名有了,那么社会地位、吃的喝的金钱财富也自然就有了,所以作为丈母娘,谁还会在乎你的出身呢?正因为如此,宋朝才出现了“榜下捉婿”的有趣现象。

每当到了三年一次的发榜之日,皇榜之下,挤得最厉害的竟然不是参考的学子们,而是一个个专业的捉婿小分队,每队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数人,一旦瞅准哪个学子露出欣喜之色,小分队便一拥而上,用一个大麻袋将该学子套住,扛起来就跑,整套动作干净利索、操作满分!皇榜之下,面露欣喜之色的学子肯定是中皇榜的,所以也不用问、也不用看,直接扛走保准没错!那么他们把人扛哪儿去了呢——丈母娘家。专业的捉婿小分队都是富商大贾、官宦人家雇的,抢一个给一千两银子,换你你也拼命!

公元1049年阳春三月,大宋王朝又到了发皇榜的日子,这一次竞争格外激烈,捉婿现场火药味十足!原来小道消息传来,说今年的状元郎不得了,此人姓冯名京,此前连中解元、会元,这一次又高中状元,此乃“连中三元”,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再加上这公子长相英俊、言行儒雅,一表人才,今年京城里王公贵族们纷纷放话,谁能捉此金龟婿,赏银万两!

一番争抢之下,来自章献太后亲戚家的捉婿小分队胜出,扛着状元郎就往雇主家跑。刚到大门口,另一路人马就追了上来,这一路自称是张国丈家的,说皇上说了要把冯状元给我们,还顺带着把一条金腰带给状元郎束上,说这也是皇上赐的。这么一说,章献太后亲戚这家却毫不示弱:“什么皇上说的,你们有圣旨吗,我们章献太后还传话了呢,说今年的状元非我们家莫属!”于是这两家就吵起来了,吵得不可开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这两家吵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当朝宰相富弼也带着一路人马大摇大摆的赶来了,富宰相说道:“你们两家都别吵了,都贵为皇亲国戚,在大街上跟长舌妇一样吵吵不是让人看笑话吗,都散了、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于是就把这两家给撵跑了!他自己呢?富宰相对冯状元微微一笑道:“本相有女年方二八,不知公子有意否?”还没等冯公子回话呢,两个宰相府的壮汉冲上来就把状元郎扔到马车上带走了!

不久,富弼如愿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状元郎,可惜好景不长,富家千金薄命去世,这富宰相又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状元郎,时称“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再后来,冯状元也不负众望,官至太子少师,享年七十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