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2500多年的思想

 杉乡文书阁 2021-04-11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让我们阅读下文,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

孔子唯一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的地方,不是自己秉性比别人更加“圣”或“仁”,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学者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孔子虽然身为没落贵族,但他仍可接触、学习当时专属于贵族的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书、会计,甚至听到别人唱歌唱得好听,也一定要请对方再唱一次,自己在一旁边和边学(《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博学的人,并非天赋异秉,只是比平常人更加好学罢了!

有句话说,人生的境界不是决定于高度,而是决定于态度;而人生最关键的态度,便在于“学习”,学习可以让不会的变成会的、不懂的变成懂的,它才是改变人一生命运的魔法棒。

整体中国文化也是到了孔子,才有了“学”的方法的探讨,孔子自己便做过实验,发现如果光思考而不学习,是徒劳无功的;但如果光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

除了好学,孔子也好教,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七》)孔子的言说没有一句虚华浮夸,别人对他的赞美,他一概婉辞,却只对教与学这两件事不曾谦让过。

教与学是生活实际可以做的,并非老师站在讲台上负责说,学生坐在位子上负责听课、做笔记才叫教学;真正的教学时时处处可学,也时时处处可教,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言行身教里都是教学。

孔子在教育上最重要的创举,莫过于“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所有知识的传承都只限于贵族,《礼记》里说“礼不下庶人”,礼是贵族阶层优雅的生活方式;但孔子既然认定“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份仁”的平等,就应该肯定每个人也都可以透过学习来提升自我,不应以阶级的政治划分来剥夺平民百姓提升自我道德涵养的机会。

因为孔子不惮于反省既有制度的合理性,并勇于挑战他认为错误的成规,知识、教育方才得以普及于平民百姓中,春秋战国之所以诸子纷起、百家争鸣,也是拜孔子之赐。

孔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像今日教育几乎完全为了升学考试,充满枯燥的背诵记忆;他以《诗》、《书》、礼仪、音乐教导弟子。

如前所述,《诗经》是一篇篇内容丰富多样的民歌乐章,《书经》是历史故事,礼仪是藉由身体的言行来端正、专一心志,音乐则是藉由声音的共感来平和、协同众人的心,他甚至也教射箭、驾车,带有极活泼和乐的氛围;而不同的教学法中,又以达成心相感通于仁为旨归。

在这样的教导里,每名学生都能成就自己的一番气象;虽然孔子当时也感慨过,来向他从学的人,不是为了谋得一技之长好去帮贵族打工的,已经很少了;但他的弟子三千人,成材者七十人,也有由一介平民而成圣成贤者,如曾子后来成为宗圣,这一方面证实了孔子关于“仁”之平等的主张;另一方面也是孔子教学的成功。

今天,许多人以为传统中国保守、总是墨守孔孟思想,而造成社会无法进步。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孔子思想的真意,便会发现孔孟思想所谈论的,都是人生的本质。

孔子是最勇于探索真理,并打破旧有不合理的体制的人。孔子首开平民教育,将做人、做事的学问从贵族带到平民阶层;他发明了礼的根本为仁,提倡人人皆具有“仁”、人人皆可成为君子,并以礼来批评贵族,这些岂不是对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创新?

如果能真正探研其真义,便会知道孔子的主张中自有其涵藏的深意与永恒的价值。只要我们愿意静下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孔子的教导,都是超越时代、关乎每一个人生命福祉的人生智慧。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中国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