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的干硬难解的苦痛可以用经方这么解!

 文文ap25 2021-04-11

图片

第659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陈潮铭

 导读 

便秘是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临床上非常常见。几天一个星期没有大便的人大有人在,本文从个人从临床上的观察、治疗经验出发,跟各位医友分享自己的一些临证经验。

便秘常见症状

日常生活中便秘多见为大便干结,有时是羊屎样一粒一粒的,有时是又粗又硬,也有的时候是数日未解大便,夸张的甚至半个月一个月没有大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有轻有重,轻的可能没有明显不适,只是稍微有点腹胀;稍微重的,可能伴有腹部时不时有疼痛,无食欲,消瘦;重的可能有剧烈疼痛,便血,甚至精神失常等等。

人体的正常排便过程

人的胃大肠小肠是容纳食物消化食物的地方,其中胃和大肠伸缩性很强,可以容纳远超它们正常生理状态下的食物。小肠则相对伸缩性弱一些,但也是能有一定的弹性。胃消化食物是靠胃酸,胃蛋白酶,胃的自身蠕动消磨等等进行工作的,消磨状态有点像搓丸子。

后进入到小肠的地方在胆汁、胰蛋白酶……等其他消化液作用下继续分解,变成水样的食物营养液,在小肠特有的小段小段的挤压蠕动模式下往前推进的过程中营养被吸收,小部分水分一同被吸收,但整体还属于液态状态。

接下来进入到大肠,大肠主津开始发挥作用,将大量水分吸收,大便逐渐形成长条形,并如列车那边整体向前推动,直到下一次排便将它排出体外。

便秘治疗

便秘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找准产生便秘的根源,再进行对证治疗,调理好肠胃。下面谈谈几个我所常用或所学到一些经方运用经验。

一、仲景三承气汤

1、调胃承气汤:顾名思义,治燥结在胃的积食。正如上文提到的,胃的蠕动消化过程,有点像搓丸子。食物在胃中被搓成像丸子一样留在胃中,难以排解出去。一般这类病人常会觉得胃中有一过性的热感,严重的可能出现全身肌肉蒸蒸发热的感觉。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病人大量饮食或者吃了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后,再被风寒所侵袭而感冒,医者给他发汗治疗,导致气血向外向表走,导致胃中津液不足。食物因为缺乏津液,流动性减小,在胃中的“搓丸子”运动中,部分难消化食物被搓成了丸子,形成燥屎结块。这个时候可用调胃承气汤将其软化,排出。

2、小承气汤:这是治燥结根源在于小肠的便秘。上文提到小肠的蠕动是一小节一小节挤压向前的。当小肠的热过强,将水分煎熬,吸收太多的时候,营养物质提前被干化,再被小肠挤压,就成了如羊粪蛋那样的颗粒样大便。这种情况的治疗可以采用小承气汤来治疗。

3、大承气汤: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知道了,这是根源在大肠的便秘。津液在大肠这里吸收太多,过多的热消耗了津液,导致大便中剩余的水分明显不足,从而变得干硬。在大肠的蠕动模式下,这里引起的便秘形成的大便是又粗又长,往往比较光滑。夸张的甚至有的大便如有人的胳膊粗,容易引起便血,难以解出来。治疗当采用大承气汤。

二、当归芍药散

这个方算是我比较喜欢用的一个治疗便秘的方。本方组成简单,当归、芍药(常用白芍)、茯苓、泽泻、川芎、白术六味药,是仲景用来治妇科的一个名方,但是却融合了多种治便秘的思路,如补气、行气、补血、行血、润燥等等,比如还包含有增水行舟。

这个方治疗便秘用量上有点讲究,白芍和白术的用量应当大一些,比如白芍、白术均20g以上,可以最高可以用到60g,其余药可以常规用量。本方相比于上面所讲的热证便秘的三承气汤,它多是治疗一些虚证的便秘,运用时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味,如加强补气,润燥等等,如黄芪、党参、增液承气汤三药。

在临床上治疗的便秘患者中发现,很多便秘患者长期使用各种泻下药,或者是寒凉的水果来帮助自己排便,导致脾胃之气备受打击。而这个方的组成上很好地对应了这些情况。当然,也有的病人脾胃阳气明显不足,还应当适当加上补阳药。此外,虚证患者当便秘严重时,可以适当加一些泻下药,不必畏惧芒硝、大黄的攻下太过,但要把控好度,暂时性先将肠中的大便排出,有利于其稍后的药物食物吸收。

最后,治疗便秘的方千千万万,其他的常用方就不多说了。守一方,拘泥一方不可取。但守一方,再将其千变万化,又何尝不可?最重要的还是不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自己的招式手段!欢迎各位医友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经验。



更为系统的经方论治各类疾病,可以从鲍老师的课程中学习,运用六经辨证,灵活应对各种常见疾病的变化。

整理/陈潮铭 排版/华布衣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由青竹医社原创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