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丧礼中,起棺前长子为何要摔瓦盆?长子若不在由谁摔?

 Boss爆史 2021-04-12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礼仪之邦。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朝堂规矩,都有完备的礼仪制度。而人的一生都在经历生老病死,所以丧礼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礼仪。参加过农村葬礼的朋友想必见过这样的场景:在起棺前,通常都有一项必备的仪式,那就是摔瓦盆,且这个瓦盆多是由长子来摔。那摔瓦盆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爆史君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摔盆的规矩

“摔盆”,通常就是指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或“吉祥盆”,俗称“丧盆子”,寓意“岁岁(碎碎)平安”,且摔得越碎越好。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

瓦盆

    这种盆通常情况下,直径在4寸左右,深一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瓦盆中间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圆孔,传说是因为阴间有位王妈妈,会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不能超生。瓦盆有个孔,可以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

葬礼

而在摔瓦盆时也有很多规矩,盆在起棺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没摔碎,切忌摔第二次,由抬棺者踩碎。如果长子不在,则由长孙摔盆。无长子长孙,则由次子,依次按长幼、嫡庶轮序。如果没有儿子,则由长女或外孙摔盆,总之是要由直系亲属来摔。

摔盆

但若死者是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就找同姓宗族中血缘关系最近的堂侄摔。前提条件是:这个堂侄需是未婚。如果已婚,将不能再替人摔盆,需要再找一位未婚的亲族堂侄摔。之所以要找未婚的堂侄,是因为已婚者要承继本家宗佻。而按照旧例,负责摔盆的人,有资格继承死者的大部分家产。在继承别人财产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做别人“儿子”的义务。

摔盆习俗的来源

那摔盆的习俗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传说是从春秋时期开始。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急流勇退,返回乡下做了个富家翁,人称“陶朱公”。每年的三月中旬和十月中旬,范蠡都会为穷人开棚放粥,穷人都很敬佩范蠡,和他学做陶器的人也越来越多。

范蠡

范蠡虽然攒下万贯家财,但却没有子嗣。有一天,他突然满怀惆怅地说:“我死后,将由谁来继承我的家业呢?”为此,他请来了当地的父老乡亲。范蠡取出了前一天做的老盆,问大家:“你们都说说,我若死了,这老盆该如何处理?”乡亲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建议将它献给皇帝,有人打算将它包起来珍藏。对于这些答案,范蠡都不太满意。

摔盆

就在这时候,有个小伙子说道:“所谓人在物在,人去物去。等你去世后,我就给你摔了吧!”小伙子的话让范蠡眼前一亮,范蠡当即便决定让这位小伙子继承他的遗产。等范蠡死后,小伙子替范蠡送终,同时遵守自己之前的承诺,当着大家的面,摔掉了那个老盆。从此之后,民间便有了“摔老盆”的习俗,且多是由长子来摔。因为古代继承家庭财产的,大多都是长子。

送葬仪式

总体来说,摔老盆是过去的一项丧葬习俗,更多是为了体现家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追思。同时它又与家庭财产继承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在古代社会,礼仪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有多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