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觉察和改变,人生活来活去都是一个样|觉察日记39

 怀众心理 2021-04-12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2年,个案累积2000小时

1

之前我有在视频号的一则视频里说过,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要活到一定的岁数,人生真的有了一定的经历,才能真正发现自己人生的模式是什么。因为这些模式会在很多方面不断呈现,于是,活来活去,发现人生都是一个样。我们其实都在原地打转,从未有所突破。

比如,谈过好几次恋爱,或者拥有好几段关系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反观自己的关系模式。只要有一些心理学专业的支持和陪伴,我们一定会发现不同段关系的共同点。比如,总是在找爸爸,在每段关系中,自己都变成了小女孩,渴望被对方无条件无止境地爱着。看起来每次交往的是不同的人,其实关系模式都是一样的。都是想把对方变成爸爸。于是,活在自己幻想的关系里,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真正的对方。当然这样的关系到最后一定是失败的。因为伴侣本质上就不是爸爸或者妈妈,又怎么一直满足我们的幻想呢?

不满足,就失望,就控诉,就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这样的关系,必然是不能长久。

(图片来源:Unsplash,作者:micheile)

比如,和金钱的关系。我自己最近就在非常实质性地处理我和金钱的关系。我发现自己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年前还是更早的小时候,我手中的钱带给我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从来都是不够,我一直处于没有富余的状态。然后每个月困于金钱,气都不知道发向哪里。

而我的工资其实已经是十年前的很多倍了。为什么什么都没有改变呢?

我发现我对于金钱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只要一有钱我就要花掉。还好早期把钱投入了房产,硬性地把钱存储了下来。但如此也让自己手头没有钱。后来慢慢地还了房贷也有余钱了,我又开始想办法要把钱花出去。每天花钱购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总之就是要想办法把钱花出去。

于是,我又一次陷入钱不够的状况。

我有一天认真想了想现在的我和十年前的我,在金钱这件事情上的感觉。其实真的是一模一样的。我虽然有了一些资产,但我的感受还是不够,匮乏。

我为什么如此紧紧抓着这种不够,匮乏的感觉呢?又或者,我又为什么逃避富足,盈余的感觉呢?

从这个地方开始,我发现我不仅在金钱上逃避富足的感觉,在其他方面也一样。比如对时间的使用,我也总是搞得时间很不够,总是捉襟见肘;在精力的使用上,我也是要消耗到完全没有了,才肯停下来,只要有点精力,我一定会找事情找人来消耗……继而又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看吧,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模式在哪里都一样。生活永远处在同样的状态里,困住,被困住。

意识到我的这个部分,前段时间,我真的停了下来。

我问自己:如果人生就是这样过着,我愿意吗?

也许我在这样的模式里呆着是有好处的,又或者因为觉得自己就是不值得“不劳而获”,悠悠闲闲的生活;那么,当我意识到这些,我还要这么活着吗?

如果我说不愿意,是真的吗?

我会为这个不愿意,而付诸什么行动呢?

其实真正的改变,在于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分析,在探索,在找理由,找答案。但,如果前期工作做了很多,还是不行动。也许,我们甚至在用自我探索来逃避真正的改变。可怕的是,我们还以为自己在努力地改变。

我确实付诸了行动。我开始看与金钱,理财的相关书籍,买相关课程。我建立了一些过去从未想过的理念,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开始重新分配手中的金钱。我规划了未来的理财计划,就从当下开始,不再继续过去很多错误的花钱方式。践行了快一个月,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好像来到了新的世界,生活也变得精简了很多。

(图片来源:Flickr,作者:401(K) 2012)

关于这个部分,再找机会继续分享。

2

继续说到,我们会不知不觉把人生活成一个样子。

比如,如果一个人疏离某些关系,那么,ta一定不仅仅疏离这个关系,还会疏离很多其他的关系,甚至疏离自己的身体,疏离自己。

之所以疏离,也许是因为有一些障碍,有时候是恐惧,有时候是愤怒。

我之前接触的一个伙伴,她近期的状况就是很难对想要靠近的人亲密。她也觉得很奇怪。包括,她也在探索和身体的关系,希望对身体更友好一些;也在不断工作和自己的关系,希望可以真正接纳自己,爱自己。

但,都很难。相反,她一直都很难靠近那个人,很难靠近身体和自己。

后来,探索后才发现,其实她对那个人,对身体,对自己都有很多愤怒。

这些愤怒没有表达,所以当然无法亲密。

继续去探索,就会发现,有愤怒不表达,其实是从小到大就形成的模式。没有表达出愤怒,也就越来越难在关系中真实。因为一真实就要触碰愤怒,而愤怒是自己觉得不能表达的。于是,只能不真实,只能隔离。慢慢地,也越来越不能碰触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想法,于是也对自己隔离了,和自己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3

慢慢找到自己的模式,应该如何改变或者突破呢?

那就是:行动。

相同的思维方式,相同的模式,相同的行为,是不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的。

只有尝试不同,才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比如,关于理财,我的行动之一是,我决定不再负债买东西,而变成奖励式买东西。我从当下开始,不再随意刷卡买东西,而是先强制性储蓄。当我每个月达到我的目标时,我会用盈余的钱为自己买之前想刷卡购买的东西。如此,我不仅克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也买到了我真正喜欢并且想要的东西。而且,我买到这些物品时,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是在奖励我自己,我也不需要用未来的负债和压力来惩罚自己,影响我对这个物品的使用感受。

实际上,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并不会因此让自己觉得日子过得很苦逼;但感受上,却不一样了很多。不再随意消费,让物品堆满屋子;好好享受被自己奖励的物品,不再自责和懊悔。

总之,用这样的方式,会让我们的负面自我感受少非常多。

比如,关于表达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增加一些表达自己的选择空间。

当我们就是感受到愤怒时,也许过去很自然地就选择隐忍,那么这一次,试试看,找机会表达。可以从对自己来说比较安全的人入手。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没有太多交集的他人,当你们的互动确实让你不适时,试着表达出来。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比如,打车。司机的空调是否开到你舒服的温度,司机是否会放一些你很不想听的音乐……你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提出自己的要求。一般来说,从这样的小事入手,可以增加我们表达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以后,我们会越来越有力量在更多的地方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切都在行动。对自己探索后的发现,发现以后的重新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真正的价值。如果没有不一样的行动,我们也还是推翻不了过去的重复模式,我们也还是继续活在过去的老人生里。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