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的得与失

 风临酒把2 2021-04-12

1946年7月解放战争开始,当时中央军委虽然把华东战场统一交由新四军军部指挥,但同时又分为两个独立的作战区域,即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到47年1月底两个军区统一整编为华东军区,经历了8个月的时间,可以算作华东战场的初期阶段。由于此段时间内,山东和华中两个战场的情况差别较大,得失差别也很大,华中战场我军取得了著名的“七战七捷”,而山东战场却是“六战仅一胜”,为何有差别如此大?

一、首先是战略问题。战争开始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试图采用“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外线作战,当时由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认识并不清楚,这是试探性的策略,显然这样的策略是有偏差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中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都是采取的游击战术,基本上没有运动战和正规战,因此对大规模的正规战运动战不熟悉,向大兵团作战转变需要时间。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基本是阵地战、正规战,对大兵团作战有经验。其实这一点在东北战场已经验证过了,我军先想守山海关,后想守四平,都不成功,最后还是走老路——农村包围城市。

具体到华东战场,陈毅指挥的山东战场,是积极执行中央外线作战的指示,即使后来毛泽东中央军委纠正了外线出击的策略后,指挥人员的思想转变较慢,准备不足。而粟裕为代表的华中战场,一开始就极力主张采取内线歼敌,并为此进行了充分准备。策略的不同、准备的充分性是两个战场取得战果不同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来说,陈毅坚决执行中央的部署,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对于战争的认识以及主动性上、应变能力有些不足罢了。

实践证明,粟裕及华中领导的内线歼敌策略是符合当时战场情况的,说明他们对战场情况的认识比较清楚,主动性也很强。华中战场我军的巨大胜利,不只是我军局部战场的胜利,而改变了整个我军的战争策略和战争进程。

解放战争初期依然是“敌强我弱”,这是基本点。我军的策略应当是依托根据地的防御和出敌不意的歼敌,外线进攻战显然脱离了基本点,脱离这个基本点,就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这一点粟裕及华中领导们认识比较清楚,后来取得的战果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并很快得到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解放战争初期依然处于试探阶段,由于没有经验,该怎样打、如何打、打那里基本是凭指挥员的主观判断,难免有不同声音。不只是华东战场,其他战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影响了指挥员的决策。当然山东战区是很典型的,南线作战还是北线作战,守鲁南还是保两淮,就有争议,然后指挥员举棋不定。战争胜利所需的果断决策、步调一致、行动迅速等均不能达到,因此难免顾此失彼。而失利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丢失两淮使山东和华中的联系被切断,两个战场都有被优势敌军分割围攻的可能。

三、山东战场没有形成统一指挥。进入山东的新四军部队大约有六万人,而山东军区部队却有二十万人,并且基本是山东本地发展起来的,是原山东纵队的部队,原八路军的野战部队115师都去了东北。让外来的新四军指挥山东部队在实力上没有太多说服力,出现了陈毅调不动山东部队的事情。陈毅曾多次给中央反应“手中没兵”,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手中没兵但又必须打几个胜仗树立威信,陈毅当时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也就有了仓促中泗县之战的挫败。

这种情况在华中野战军全部撤到山东后才有了改观,毕竟此时新四军进入山东的部队有十三万多,并且都是野战部队,实力较强,且是陈毅的老部下,指挥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才有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的巨大胜利,此两次大胜基本是原新四军部队的战果。

四、华东战场有其特殊性。华东历来是富庶之地,华东战场是国共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华东战场特别是苏中战场紧邻南京,是双方交战的最前线,必然是战事最激烈的地区,特别是国民党方面势在必得,以减轻南京的压力,因此在战争初期就动用了主力对华东地区进行猛攻,以期首先解决华东问题。

而由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短暂和平,使我军指战员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对战争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山东战场更为明显,这就造成了我军初期的不适应。

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的得失教训是很深刻很典型的,因为除华东战场外的其他战场,包括我军实力较强的东北战场都没有大的战役和胜利,华东战场是国共双方的试金石,其结果直接影响了解放战争的走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