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还在 其实之前就已经有所感觉,但是今天是明确的意识到了,我不仅拿茶具轻拿轻放,到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也轻拿轻放,连刹车、油门踩的都很轻柔了~~ 好了,现在补记一下,昨天去工作室的学习体会。 “只要你还在”。 从两年前一直跟着叶老师学习,其实中间也有过停滞,但幸好,坚持下来了。然后有了今天的成长——更加柔软而精致,以及更敏锐的觉察力。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这件事情,我越发的觉得是非常复杂和有意思的事情。而且,这是一个双向的事情(前提是老师有足够的责任心)。 ①老师传授给你知识,学生尽量地去听、去理解; ②然后学生在课后反复地践行; ③然后学生回到老师那里,老师再给你指出需要修正的地方,你再继续践行。 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专业上的一定听从老师的,只要是专业的事情,就一定绝对的服从;而课后在生活工作上的内容是可以有自己主见的。“了了分明”在这里也是一条准则,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切忌杂糅不清、含混模糊。 本来一直觉得学习和提升是自己的事情,昨天突然感觉到,其实如茶三人组是我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关注着你的成长,并清晰的看到我的成长(当局者迷还是有的),我成长了,他们甚至比我还高兴。我觉得深深地感动。并不是因为我是石头,而是因为我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员,如茶工作室从环境、到课程内容,一点一滴都是吐故纳新,也在成长前进,如茶三人组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氛围,营造了一个精神的场,一切都准备的很妥帖,而你做的,只是“来”,来了,进入了这个场,哪怕不能同频共振,也是可以被逐渐熏染的。 学习还有一个规律,新接触新鲜的学习内容,往往令人感觉吸收很大,很有成就感;渐渐地学习就进入了平台期,此时如果觉察力低的话,你会看不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就会怀疑此路不通,然后懈怠、继而渐行渐远,寻求新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来一遍这样的轮回,这还是在同一个维度徘徊,没有根本的提升;然后你不断地刻意地训练,提升觉察力之后,你会清晰地意识到你的哪一个点上出了问题,进而调整、修正之,再验证效果,反复地琢磨,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彷徨犹豫,有的只是去实践、验证,非常地有意思。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谛了吧。 ——关于“悟”的理解 “悟”更多的是来自于体验和感受,很多人说自己“悟”了,其实只是把这个学科的知识系统思维了一遍,并没有去加强自己的感受的深度,所以,缺少一种直到心底的投入和满足。 平时的事情,都是小事,但是要很郑重地对待,在小事中修炼打磨,人生也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事(类似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另一个层次而言,一千万在很多人看来是太多的钱,但是对马云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小投资,能力越大的人,能承担的事情越大,所以,把自己的能力提高起来,大事也能变成小事儿。 ——我想说的,也是想对你说的 叶老师的很多话,其实讲过很多遍,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时会突然对其中的一句有恍然大悟之感,连声叫好。我觉得就像是他说的“一种茶的一万种喝法”,一句话的内涵可能无比丰富,但是在不同的层次能汲取的养分不同,所以,修炼自己,提升觉察力,应该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无比富有和确定,因为它们一直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它们的好! 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想的很明白自己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比较懒,也比较简单,而如茶工作室的各种茶会和活动,既有趣又比较经济实惠(附加值绝对的高),所以,一路就跟到了现在。等到了现在,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些背后的内容,肯定会一直跟下去的。 内训班一期学员、精修班一期学员、精修班复训第一期(复训):一石头 2017年12月精修班结业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在哪儿?有些人和事也许永远都弄不明白,然而,找到一条路,一个人死死的坚持,只要你在,一切都会到来。 只要你在,茶香就在,茶味就在,心就在! 2019年8月精修首期复训结业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 有分享 有体验 有养生 有试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