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说出了太多真相,很危险

 八卦电影 2021-04-12
    这几天日本放出消息,基本确定要把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乖乖个咚,日本是铁了心要在太平洋造一个哥斯拉出来啊。


    真佩服日本人,看不到哥斯拉本兽,誓不罢休......

    想象一下,过几年就会有一只喷火怪兽或者一大群奇形怪状的海兽冲上陆地,就问你怕不怕......


    要说这事对全球环境影响太大,那为啥美国连个屁都不放呢?

    因为美国早就往太平洋排泄了大量核废物,核潜艇就扔了好几艘,批评日本等于骂自己,打脸这事美国人不干。

    这次日本往美国输出核废物,等于扯平了,来啊互相伤害吧.....


    不扯远了,对我等平民百姓来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少吃海鲜,尤其是从日本、美国进口的,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毒呢?

    最近正好有一部高分纪录片,可以推荐给大家,看了绝对会少吃海鲜......


    渔业阴谋

    Seaspiracy (2021)

    豆瓣:8.6


    英国小伙阿里,从小就喜欢大海。

    他喜欢一望无际的海洋,波澜壮阔的海浪,绚烂多彩的夕阳。

    于是,他决定自己拍一部海洋纪录片,记录下大海的美丽风景。


    刚开始拍,他看到了一个新闻,在欧洲海岸线上发现了多只搁浅丧生的鲸鱼。

    这些鲸鱼因何搁浅?

    因为它们的肚子里装满了垃圾袋,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类生活丢弃物。


    看到这些鲸鱼丧命,让阿里非常痛心,纪录片暂时拍不下去了。

    刚好,他在电视上看到日本重启商业捕鲸计划,于是他买了去日本的机票,去现场拍片。


    拍摄地点,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海豚屠宰场,太地町。


    201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海豚湾》,揭露了日本渔民捕杀海豚的残忍真相,就是在太地町。


    十二年过去了,大屠杀依旧。

    这么多年来日本不顾全球捕鲸禁令,始终纵容这种捕杀行为,就是因为利润太丰厚了。


    每年大约有超过700只海豚和小型鲸类在这里惨遭屠戮,一部分海豚被送到了海洋动物园。

    “每捕捉一只海豚,活着被送进水族馆,它背后将有至少15只海豚被杀掉。 

    一只受过训练的海豚,卖去世界各地的海洋馆,价值10万美元。”


    这些动物园高价收买海豚,就是日本大规模捕猎海豚的动机。


    而金枪鱼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们被直接送到了海鲜市场,变成了盘中大餐的生鱼片。


    其中蓝鲫金枪鱼最为珍稀,所以价格特别昂贵,售价超过300万美元。

    因为大肆捕捞,蓝鲫金枪鱼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如今数量已经不到高峰期的3%。


    鲨鱼也很惨,因为鱼翅深受欢迎,它们被毫不留情地大量捕杀。


    鱼翅被送上餐桌,变成了有钱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其实鱼翅营养价值并不比猪蹄高。


    因为鱼翅产业暴利,渔民捕捉鲨鱼只砍下鱼翅,剩下的鲨鱼身体带回去是累赘,所以直接扔掉。

    鲨鱼呼吸必须靠不断游动让新鲜海水进入鱼鳃,没有了鱼鳍无法游动,只能慢慢地痛苦地窒息而死,或者变成其他鱼类的食物,每年因此丧生的鲨鱼多达数千万条。


    鲨鱼属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如果鲨鱼数量过少,海洋的生态平衡必将会被破,这才是最让人害怕的事。

    就像纪录片说的,人们不应该对海里的鲨鱼感到害怕,而是应该害怕海里没有鲨鱼。
     

    如今全球大约有460万辆渔船,海洋上的渔船机器们开动起来,那是一张铺天盖地的的绝命大网。

    捕鱼是正常商业活动,但每年至少5千万条鲨鱼和超过40%的海洋生物遭到误杀。
     
    在法国大西洋海岸,每年就有超过1万只海豚因为意外捕捞遭到杀害,这比太地町多出十倍,却不为世人所知。


    而更少人知道的是,海洋里最常见、最危险的垃圾,就是渔网和渔具等塑料废品。
     

    很多渔网被废弃在海洋里,对海洋生物来说,就是不可预知的灭顶之灾。

    如果被网到,就会动弹不得,十死无生。


    现在已知的七类海龟里,有六种海龟就是被渔网误杀,濒临灭绝。

    所以,海洋污染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生活塑料,而是渔业生产者。

    他们摧毁海鱼生态,而所有环保机构都避之不谈,避重就轻的让我们减少使用吸管和塑料袋,因为这些机构背后的赞助商就是渔业的资本家们。


    更可怕的是,渔业巨头和环保组织勾结起来,暗中除去那些阻碍赚钱的因素。

    一些国家派去监督渔业的观察员,莫名其妙的失踪,比如巴布亚新几内亚5年内就有18个观察员失踪,无人知晓真相.......


    《渔业阴谋》,是一部颠覆我们认知的良心纪录片。

    它没有高深复杂的语言,也没有泛滥的圣母心,不仅暴露了渔业那些黑暗的真相,也从现实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故事,是跟随一个海洋爱好者阿里的视角去旅行,从英国到日本再到香港、法国,阿里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的真相,也给自己带了危险。

    好在阿里顶住了压力,给我们带来了完整的视频记录。

    它循序渐进地挖出了海洋污染的元凶,摆事实罗列证据,从渔民捕鲸到猎杀鲨鱼,到最后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捕捞无度的渔业。


    《渔业阴谋》跟过去很多纪录片不同,给出了目前唯一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解决方案:少吃海鲜。

    这不是高难度的事情,也不是强迫大家不吃海鲜,更不是道德绑架,你喜欢吃海鲜照常吃,无所谓。

    它只是提醒你,一个人不吃海鲜,也能活下去,但只要平时少吃一点海鲜,就是在保护地球。

    吃海鲜的好处并没有多少,反而坏处不少,造成的潜在危害远比想象的还可怕。

    而且现代科技带来了更多的海鲜替代品(植物鱼),满足营养需求,口感也相似。

    就像智商检测器鱼翅一样,除了虚荣和面子,人并不能通过鱼翅获得多少快感和营养。

    但因为过度食用鱼翅,人类因此可能失去海洋和整个地球。

    这并不是需要几亿年的事情,可能就发生在不远的2048年。


    不珍惜鱼类,也许它们很快就会灭绝。

    不爱惜海洋,迟早会毁灭我们自己。

    不爱护地球,迟早就会毁了人类。

    改变,总是来自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哪怕力量再微小。

    从现在开始就不迟,少吃海鲜,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