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中国人经历着当时所特有的种种非理性的活动,对党和国家领袖的热爱达到了巅峰,对投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表现异常狂热。身为《黑龙江日报》摄影记者的李振盛也顺应了这一形势,他所拍摄的作品显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封面图为李振盛在2003年6月其摄影作品展在环球影展巴黎首展时的照片) 1962年6月12日,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同学到农村参加支农劳动,李振盛(右四)与同学们乘卡车赶往长春火车站。  国庆节大游行 1963年10月1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政府门前广场 东环大队贫下中农协会成立大会 1965年4月29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阿城县阿什河公社 黑龙江省阿城县在四清运动中,农民袁凤祥被打成“漏划富农”,东挪西凑一些东西当他的“赃物”。1965年5月5日李振盛摄于阿城县阿什河公社民合大队 四清运动中,阿城县阿什河公社民合大队贫农社员陈秀华控诉富农分子袁凤祥罪行。1965年5月12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阿城第一中学 四清运动中召开“万人对敌斗争大会” 1965年5月12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阿城第一中学 谁说女子不如男?四清运动中民兵大比武,女子基干民兵显神威。1965年6月27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阿城县演兵场。 哈尔滨大专院校师生彻夜欢呼中共中央发表“十六条” 1966年8月13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大学区 中学红卫兵将哈尔滨马迭尔宾馆改名为“反修饭店” 1966年8月18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中央大街 北方名寺极乐寺被捣毁,鎏金佛像堆积示众。1966年8月24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极乐寺 哈尔滨市大中学校红五类子弟造反大会 1966年9月13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人民体育场 哈尔滨市大中学校红五类子弟造反大会 1966年9月13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人民体育场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 1966年9月23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人民体育场 少年儿童臂戴红卫兵袖章,肩扛木制红缨枪,参加国庆17周年大游行。1966年10月1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秋林公司 哈尔滨军工红色造反团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表演忠字舞 1966年10月5日李振盛摄于北京 女红卫兵放声高歌 1966年10月9日李振盛摄于北京 小两口用领袖像和语录装饰新房 1966年12月10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阿城县阿什河公社 1967年1月6日,大革命高潮中,李振盛(左二)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老同学在北京前门自拍留影。 196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在红色造反者召开夺取黑龙江省党政财文大权誓师大会上发表支持夺权行动的讲话。李振盛(左)正在现场采访。 地处边疆的小红卫兵步行大串联到达省城,他们连夜在新华书店门前排队,一宿未合眼,等到天亮时进店购买一套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1967年2月7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新华书店 1946年曾访问延安的美国著名记者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秘访大庆油田,路经哈尔滨。1967年6月15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火车站 哈尔滨建工学院对立的两派红卫兵为争夺主楼阵地,守楼派把精装书搬到楼上,当成武器砸向攻楼的一派。1967年6月28日李振盛摄于哈建工图书馆哈工大红卫兵在写大字报 1967年9月4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产业工人抓革命促生产,夺取工业战线的新成就。1968年2月1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钢铁厂。 在黑龙江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举行“忆苦思甜大会”。1968年4月5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北方大厦招待所 黑龙江省活学活用领袖著作积极分子王国祥,到哈尔滨郊区为农民讲用,被感动的170多位听众把自己的像章戴到他身上。他回到招待所时又传经送宝,1968年4月16日摄于哈尔滨北方大厦招待所。 黑龙江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1968年4月28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人民体育场 1968年5月7日,黑龙江日报社首批下放柳河五七干校的摄影记者董继刚手握红宝书,胸前挂像章,与摄影组同仁李振盛(左)、万继跃(右)合影留念。 1968年7月16日,游泳健儿在下水前读一段领袖语录。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松花江畔 1968年8月22日,欢送在黑龙江日报社支左的革命小将胜利返校合影留念。(右一为李振盛) 专业演员走上街头,为群众演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片段 1969年7月1日李振盛摄于哈尔滨市道里区 满怀激情的印刷工人正在赶印红宝书 1969年8月11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印刷厂 1969年11月2日,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柳河五七干校欢送到农村插队的五七战士合影。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庆安县 女演员和贫下中农大娘学毛选 1969年11月4日李振盛摄于黑龙江省庆安县民乐公社 李振盛所在的柳河五七干校地处深山,这些五七战士高举红旗,手捧领袖像,长途行军到山下校部聆听传达“最新指示”。1969年12月24日李振盛摄于五七战士行军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