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方明书法篆刻作品选

 昵称40044036 2021-04-13

图片

郭方明,1956年11月生山东惠民人,号心斋、迟悟斋。1977年考入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师从陈寿荣、苏白、王进家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后转益多师,先后向陈左黄、邹振亚等先生学习。
图片

把书法篆刻作为人生的信仰和追求,大量研究各个时期艺术精华,从秦汉画像砖、瓦当、碑帖中广泛汲取营养。

图片

在艺术道路上,40年艰苦跋涉,刻苦勤勉、孜孜以求,师古人、师造化,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


图片

图片

既敢突破陈规,又不失法度,取法多方,涉猎广泛,收多家各派之所长,融传统现代于一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


图片

吴缶翁言:“小技拾人者易,创造者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苦辛半世。”郭方明的书法创作从临帖开始,篆书从钟鼎彝器文到吴昌硕、徐三庚、杨沂孙等,行草书师从二王、怀素、颜真卿等,多年来坚持临写颜真卿【争座位帖】,并临池不辍,从而力求书法之篆籀之气,按他自己所说——追求傻不愣登的美。

图片

他的作品,逐渐融进自己的人生体悟和对艺术的理解,融真隶篆为一体,亦书亦画,变化多端。形神兼备,气韵和谐,一贯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的字,讲究以“神”为质,以“形”为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并始终把“写神”与表现“气韵”高度融为一体。正所谓:意之所至,笔端必达。气和韵的统一,是书法家自身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气韵生动,妙在笔墨之外。

图片

观其字,笔正墨新,格润气厚,金石气息浓郁,笔力遒劲,脉络清晰,不拘泥于古法,笔法展现自然美观,字形稳健饱满而又不失飘逸洒脱,内力充盈,形神兼备。

图片

每一笔均有出处,每一划都有讲究,秀雅中含有雄健,灵秀中蕴藏朴拙,透出浓浓的书卷气息,传达着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篆刻与书法一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形式,虽受空间所制约,内涵却纵贯古今。郭方明先生在方寸之间表现艺术才智与素养,抒发艺术志趣与追求,集古今之大成,熔刀情笔意于一石,篆法、刀法、章法均已臻化境。
图片

他的篆刻,宗秦玺印,参明清诸家,力求食古化今新不流俗,平和简静,清新典雅,治印求传统工整的古玺美和黑白红厚的金石味。以多种文字入印,于古朴老实处求天趣,于野逸璀浑处求文静。图片

他痴迷于篆刻艺术,数千方的摹刻使他指间起茧,却也让他刀法更加娴熟,线条更加细腻流畅,“手与神运,艺从心得”,渐达随心所欲的境界。

图片图片

他诚挚严肃地对待每一方篆刻创作,每一个笔画都反复琢磨乃至废寝忘食,反复修改至应心方已。他的篆刻作品以独特的形式、独到的创意、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专家的好评。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郭方明是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艺术家,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犹如一个辛勤的老农,把心血汗水凝成对书法、篆刻的巨大热情,点点滴滴渗进艺术创作的土壤,浇灌出艺术创作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世界里,他潜心艺术,不献媚、不落俗,如初升之皓月行于乾坤之间,气清神朗,人格高大。

图片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郭方明先生正值艺术人生的盛年,凭着他对艺术的真诚付出、对人事的宽厚正气,在艺术的道路上肯定会越走越远,抒写自己精彩的艺术人生,用汗水和铁笔奏响人生的华美乐章。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