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位中医高手的治病绝招

 图书 馆员 2021-04-13

16位中医高手的治病绝招

1 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

  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

  2 祝谌予:当归六黄汤治甲亢

  处方: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份,黄芪加倍,共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两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

  此方为祝老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渴、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加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3 岳美中:四神煎治关节炎

  关节炎,亦称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艰难,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远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150毫升,顿服。历年来,岳氏和几位同道用该方治此病,多获良效,很值得推广。

  4 朱小南:芫荽(香菜)熏气治恶阻

  有些严重的妊娠恶阻患者,往往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长期厌食,以致影响营养吸收,形体消瘦。

  对此类患者,朱先生采用祖传熏气法:取鲜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在壶内,壶嘴对准患者鼻孔,令其吸气。

  因芫荽性辛温,含挥发油,有强烈的异香气,功能宽胸和胃,定逆顺气,悦脾醒胃。病人闻此芳香之气便会顿感舒适,数分钟后即可进易消化的食物,一天熏气数次,熏后可少食多餐。

  此法对于严重妊娠恶阻,甚至尿酮阳性,药、食难进者,亦可应用。

  5 颜德馨: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氏治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

  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6 关幼波:牛皮胶升血小板

  牛皮胶系民间验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鲜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净,用绞肉机搅碎后,用清水煎熬成稀胶状,以无皮渣为度。功能养阴补血,效如阿胶,通过实践,对于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

  服法:成人每日服100-200毫升,小儿每日服50-100毫升,服时可加入少许香油、食盐或白糖以调其味,可以单服,亦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配合汤药同服。

  若有的小儿单服出现烦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蓟各30克煎水为引同服。

  7 刘绍武:调心汤治疗冠心病

  刘先生用调心汤治各种心脏病,尤对冠心病更宜。调心汤: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苏子、党参各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黄芩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郁金15克,牡蛎30克。

  此方是刘氏从医60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汤作为协其之总方,宣其表里,疏调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脏戴泽,调其阴阳使气血衡常,该方坚持久服,其效颇彰。

  8 孙重三:推天柱骨治各种呕吐

  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7项椎。以示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曾治疗一例2岁的患儿,病儿反复呕吐,滴水不进,中西药无法投入,靠输液维持生命,加西药滴注无效。

  孙氏云:“本症是胃气上逆,需降逆止呕,推天柱骨一穴可止。”

  当即推此穴千余次,稍息10分钟,以水滴患儿口内,已不恶心,但饮之仍吐。再推千余次,休息10分钟,可饮水1小杯。二诊能进少量流汁,共推4次而愈。


  9 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

  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碍其虚。

  蒲氏云:“凡骨蒸劳热,内热入血诸证用之皆效。

  惜乎世人以秽浊视之,殊不知乃浊中之清,真良药也。产后服之,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治跌打损伤,单服此一味即愈。”

  其回忆1934年悬壶成都时,友人之妇年30余岁,患内热病两载,服药数百剂未获一效,诸医束手。

  求治于蒲氏,教以服童便,次日早、午、晚每服一碗,服20余日见效,60余日痊愈,童便滋阴降火之功,于斯可见。

  10 章次公:凤凰衣、木蝴蝶治胃溃疡

  章氏治疗溃疡病有独创方,药用凤凰衣、木蝴蝶各30克,马勃、象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细末,每服2克,每日3次,食前服。

  这张验方之制,既不效仿古人,又不同于流俗。凤凰衣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溃疡不敛,它是先生治疗溃疡病常用之药。木蝴蝶善治肝胃气痛、疮口不敛,还有补虚、宽中、促进食欲之功,与凤凰衣同用,起协同作用。

  马勃既能止血,又能疗疮。象贝母具有清热泄降、医疮散结之功,对于溃疡病之胃痛吞酸,尤为适当。

  琥珀不仅镇惊安神,而且有化瘀止血、疗疮治痈作用。血余炭主要有消瘀止血作用,与琥珀同用,治溃疡病出血极佳。

  11 夏度衡:四味芍药汤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夏氏提出应重视“动用静药”的规律,认为治疗此病以生牡蛎、石决明为上品,惟此二药平肝潜阳之力专。

  选用白芍、甘草,取其酸甘化阴之用,缓急止痛之功。

  久病入络,当择味苦性微寒的丹参以佐之。

  夏氏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经验之方——四味芍药汤(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15克)。

  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蛎以柔肝潜阳息风;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丹参养血通络,合具柔肝潜阳、和络息风之功。

  在通常的情况下,夏氏治疗三叉神经痛均首选此方,其疗效远在一般方药之上。

  12 黄一峰:鼻渊散外用治鼻窦炎

  一峰先生,苏门之老医,曾传一方治鼻窦炎甚效:土藿香15克,苍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鱼脑石15克,辛夷15克,鹅不食草9克,共研细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

  13 刘奉五:瓜石汤治疗闭经

  刘老创立“瓜石汤”治疗阴虚胃热型继发性闭经,通经率达67.3%,用于临床,屡获良效。

  瓜石汤的适应证为:闭经、月经愆期、错后,恶心,善饥,咽痛口干,口舌生疮,头晕头痛,低热面赤,鼻衄倒经,急躁易怒,心胸烦闷,乳房胀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腰部酸痛,性欲减退。

  方药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克,生地黄、瞿麦、益母草、牛膝各12克,马尾连6克。

  方中瓜蒌甘寒润燥,宽胸利气;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马尾连清胃热,护津液,益母草活血化瘀,瞿麦、车前子、牛膝清热通经,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燥、宽胸和胃、活血通经之效。若胃热者,可加黄芩、枇杷叶、大黄、生石膏;肝热者,加胆草、栀子、竹茹或芦荟、木通、桑叶、菊花;血热者,加旱莲草、藕节、白茅根;气滞者,加柴胡、川楝子、枳壳、木香;血瘀者,加泽兰、红花、川芎、赤芍、桃仁;阴虚者,加沙参、枸杞子、白芍。

  14 叶橘泉:单味鲜蒲公英治黑疸

  叶老生前治黑疸有一案,颇有效验:某中年妇女,病由黄疸后变成黑疸,面目青黑色,胸满腹胀,大便顽固秘结,邻人悄悄说:“黄病变成臌胀,怕是不治之症了吧!”患者呻吟病床已年余,家中典卖一空,寡妇孤儿,情殊堪怜,叶老予以免费诊治,并送了几剂药,稍稍好转。

  后教给他十多岁的儿子,自挖蒲公英,每天大量(90-120克或更多)煮汤喝,喝了一个多月,不花分文,竟把这迁延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慢性肝胆病治愈了。

  这对叶老触动很大。蒲公英过去也常用,而这次鲜草大量单独用,未料竟有如此威力。

  15 矢数道明:防风通圣散治高血压

  日本汉方医学家矢数道明,善用防风通圣散治血压高。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山栀、连翘、薄荷叶、生姜、荆芥、防风、麻黄各1.2克,大黄、芒硝各1.5克,白术、桔梗、黄芩、甘草各2克,石膏3克,滑石5克。

  此方用于高血压症之肥胖体质或体格壮实者。

  对邪结腹中而腹部膨满,呈现俗称之“大鼓腹”“重役腹”之腹征,兼便秘者有效。

  16 吴佩衡: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

  吴氏用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颇具妙思。

  病例:张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咬齿流涎。

  其在药店购得使君子60克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

  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君子仁味香甜,小儿于一日内服食达30克之多,遂发呃逆不止,心烦欲呕而不思饮食,无法止住,来院求治。

  早年从师习业,曾闻师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呕者,其壳可解。

  当即介绍此法以试之。

  病孩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壳30克,煎汤与其子服,一日内连服数次,次日呃逆得除。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1、苍耳散

  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

  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

  后来再回老家,患者见我再三感谢,说吃了三个月左右,终于没有以前鼻炎的症状了。

  后来也在一些患者身上用过,夹外感明显的效果尚可,慢性的效果平平。

2、辛夷散

  后来看成都一位老先生治疗癌症的医案,在治疗鼻癌部分,患者喜欢用辛夷散

  于是有表证的我就改用辛夷散了,一用感觉效果很好,就再也不用苍耳散。我觉得辛夷散从结构上来说,也有其精巧的地方,其方组成为:

  辛夷、细辛、 藁本、升麻、川芎、木通、 防风、羌活、白芷、炙甘草。

  我没有去核实是那位老先生习惯加泽泻,还是有一个同名方本身就有泽泻。反正后来我一般还是要用泽泻以加强泻浊的力量

从鼻部的经络分布而言,主要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相关,另外尚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相关;另外鼻为肺窍,所以鼻炎为肺病,这很好理解。

16位中医高手的治病绝招

  所以此方可谓面面俱到,且升清不忘降浊,比苍耳散组方要合理得多。

  另外学习陈实功《外科正宗》“脑漏”一章也给我很大启发,录之以供参考:

  “脑漏者,有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浊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久则头眩虚晕不已,治以藿香汤主之,天麻饼子调之,亦可渐愈。如日久虚眩不已,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相间服,以滋化源始愈。”

3、藿香汤

  藿香汤就是藿香与猪胆汁同用,所以后世有用温胆汤治疗脑漏的,可能是取法猪胆汁的用法,当然还可以加黄芩。

  原来我不理解王久源老师治疗鼻炎为什么要加藿香、黄芩,想来也是取法陈实功的藿香汤。所以我现在就经常会想,要全面继承一位老师的经验,并不容易,需要读很多书,来印证在临床上抄方回来的医案。

  后来我发现四川地区民间治疗慢性鼻炎,有用藿香打粉拌蜂蜜的小单方。虽然蜂蜜的作用可能没有猪胆汁或温胆汤加黄芩好,但是一是口感好,二是容易获取到蜂蜜,三是服用方便。

  据说也有疗效,这充分说明藿香在治疗鼻炎中的作用。

4、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治疗鼻炎也疗效确切,这是因为中气不足,必然导致肺气不足,而鼻为肺窍,肺气一旦不足,鼻窍必然不耐受刺激,而容易表现出慢性炎症的症状。所谓中气不足,九窍为之不利,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现在治疗鼻炎的手段就是,外感的用辛夷散,如果患者素体中气不足,合用补中益气汤或者理中汤、甚至附子理中汤;单纯气虚型的常服补中益气丸就可以了;痰浊重的温胆汤加藿香、黄芩;气虚而痰湿重的补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加藿香。

  反正就是这几个处方变来变去,就能取效,如果患者能坚持长期吃点药,鼻炎也就可以痊愈了,谈不上什么不治之症。

  案例一

  患者李某某,男,42岁。是我的同学,慢性鼻炎困扰多年。08年曾找我治疗,给予苍耳散疗效不明显。后来发现有更好的治法后,因为是同学,说话就很方便,就说我找到治疗方法了,再过来看看。确实六脉偏不足,两寸更明显。

  患者见到我就说在吃藿香粉调蜂蜜,还有些效果。我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先给予补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加藿香20g,患者服后反应很明显,自然大喜。

  这样吃了一个月,嘱常服补中益气丸和二陈丸,以前的藿香粉调蜂蜜还可以继续吃,但蜂蜜别用得太多了。

  案例二

  还有一位来自达州的老年病人,名字已记不清。是我出去讲课,一个学员后来从达州老家把自己母亲带过来请我治疗。

  患者六七十岁,经常口苦、口干,鼻里非常干燥,没有一点津液的感觉。舌苔黄腻,结得很致密;脉弦滑有力。这是痰湿闭阻并有化热迹象,且影响到胆经的表现。以柴芩温胆汤加辛夷、藿香、升麻、木通、泽泻等治疗。

  半月后口苦、口干症状缓解,鼻中就感觉润泽了。

  去年年底又来看了第二诊,处方调整不大,给开了半个月的药。今年年初又来看了一次,言去年年底药完后效果很好,鼻子症状基本消除,即没吃药了。今年又有点症状,故来再看一次。因为是外感诱发,先于辛夷散加藿香、黄芩三剂后,接到吃去年开的处方,15剂。

  当然临床上述方法能解决绝大部分鼻炎的症状,但也有其他特殊的治法,比如老师以前给我讲过单用小柴胡汤的治验,这可能柴胡证的指征很明确。而“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颃颡,就是喉头和鼻咽部。

  另外,陈实功还有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以及天麻饼子的治法。这些都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证实。因为鼻炎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病,所以症状一旦缓解,多不能坚持继续吃药,所以一般外感后又容易诱发。

  这是因为痰湿不容易完全消除干净,即使暂时象消除干净了,如果不补脾肺,也容易再生。

  单纯虚证的也需要长时间服药才能改变体质,所以也不是朝夕之功。

  但是临床上常见的还是虚实夹杂的多,这比单纯虚证或实证更麻烦一些,患者在没有症状后不能继续巩固,多容易复发。作为医生,肯定不能强迫病人吃药,只有讲清道理,随证治疗,但要明白怎么才能彻底治愈,这是医生自身医学修为的问题。

脑萎缩秘方
方剂:九制熟地90g、枸杞子150g、女贞子(黄酒蒸制)150g、淫羊霍(羊油脂炙制)200g、补骨脂(盐制)150g、五味子(蜜制)90g、当归(酒制)90g、丹参200g、川芎150g、广地龙150g、桂枝90g、仙茅150g、远志90g、石菖蒲90g、郁金90g、炒枣仁200g、黄芪(蜜制)200g、天竺黄90g、甘草90g。
更多秘方可微信326620871
功效:益肾填髓,和血通脉,养心安神,豁痰开窍。
主治:因脑萎缩后,肾精损,脑髓空虚,元神失养,而出现健忘惰怠,精神疲倦,意志衰退,兴趣淡漠等症,渐至思维困难,失语,失认等。
用法:以上方药研细,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早中两次食前服,晚上睡前服。

单方四味,气死名医! 

今天咱们谈谈单方治大病。 

1,芦 根 此药性味:甘,寒。归肺经、胃经。具有生津除烦、止呕的作用。 临床上经常遇到怀孕一两个月的妇女,出现妊娠恶阻,恶心、呕吐,至恶闻食味,食入即吐。治疗方法虽多,但因孕妇用药常常投鼠忌器,很多药不敢使用,不放心使用,而芦根能生津除烦,有止呕作用,且其质地中空,具有通达之性,能“除恶阻之阻”,“清郁热之烦”,而且此物非常安全,临床运用,每天20—30克,疗效神奇,一般一剂知,三剂愈。 

2,桑 叶 此药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 桑叶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取其辛凉解表之功效,在此我要谈的是但用桑叶治疗球结膜下出血(红眼病)。 这样的病人常常一觉醒来,发现眼睛白睛部分充血,血色鲜红,中医称为白睛溢血。患者在医院寻求西医治疗,往往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勉强服用一些止血活血的药物,治疗七八上十天也不一定能治好,花钱不说,患者常常左眼未好,右眼又充血了  此病治疗起来很简单,桑叶30—50克,煎水内服,每日一剂,一般剂一见效,最多三剂,出血就彻底消失。对于“旧的出血未吸收,颜色变暗,新的出血又形成”,这样的患者,可以反佐一点生麻黄来发散,防止桑叶寒凉留淤。由于桑叶归肝经、肺经,其“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与病机丝丝入扣,故而投之疗效迅捷。 

3,小 茴 香 此药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日常生活之中,常做调味品使用,殊不知此物治疗阳虚尿频,疗效较好。 临床上很多女性和老年患者,小腹胀满,尿频尿急,每次解小便,量不多,但总有尿意,在医院进行尿检,并没有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差,采用补肾缩泉的办法,疗效虽有,但起效慢。 其实此病的病位不在膀胱,也不在肾,而在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尿频的原因,在于膀胱之外的三焦受寒,水道不畅,水液积蓄在三焦之内,不能下行至膀胱  停留至膀胱之外,压迫膀胱,故时时有尿意感,但真正解小便时又解不出来,很多这样的女性患者在做B超时可以见到盆腔有积液,此病的治疗,宣通下焦的气机,促进其水液转运,尿频治疗即可立竿见影。 小茴香性温,走下焦,能够散小腹之寒,宣通小腹之气机,患者服药后常常出现小腹转气,放几个响屁之后,尿频即愈。小茴香20—30克。一天一剂,一剂见效,三剂即愈。 

4,穿破 石 常绿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状;枝灰褐色,光滑,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树干砍伤后会流出白色乳汁状粘液,具有豆腥味。 根皮橙黄色,因生长在岩石旁,其根质地致密,能穿破岩石,故有穿破石之称。因其无坚不摧之穿透力,具有“壮筋骨,治跌打,破血通经,去远年瘀积、结石”的功效,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也有很好的疗效。 浙江金华一带,经常用来治疗劳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到其具有补益之力,很多老百姓将此药作为保健品服用。历代本草记载,除了前面所谈的疗效之外,还具有祛风湿、治腰痛、关节痛,治虚劳黄肿,还具有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经过经两年数百次的实践检验,确有疗效,因其价格便宜,疗效卓著,特意向大家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