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一场骨肉相残的悲剧,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本应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但国民党为自己一党之利,不顾民族国家之大义,公然对自己人,对中国自己的国防力量下手,这是一件多么可恨的事情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实现团结,那不断的内耗必然导致外国的侵略。 皖南事变 既然国民党对新四军如此的憎恶,那为何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却无动于衷呢?新四军军部不愿意离开皖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项英同志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以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为方针,作为新四军所有政策方针的出发点,抛去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如果国民党真心以国家大义为重,那国共两党可能就不会有第二次分裂了,但是国民党将如此诚意置之不理,公然做对不起民族国家的事,着实让每一个国人难以接受。 皖南新四军 新四军原本已经将主力深入敌后作战的,但新四军军部所处的皖南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是安徽著名的黄山山脉,地形复杂,十分适合打游击,相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大平原来说,皖南的山地丘陵真的与原来南方红军游击队活动的地区最相似,猛然要到辽阔空旷的地方作战,还是很难适应的,长达三年游击战争,使得参与过的每一个人都对大山有着不同寻常的亲切感。 其实在新四军刚刚开始与日军作战的时候,新四军江南的三个支队6个团中是有4个团深入敌后的,也就是说新四军江南部队在初期有三分之二的部队深入敌后,但是不知为何,在1939年四五月份,新四军军队将深入敌后作战的第1团、3团调回了皖南,在陈毅的坚持下,新四军军部才派6团的两个营(有一个营被新四军军队扣下)增强陈毅的江南指挥部,在陈毅的带领下,茅山地区的2团、4团、6团获得了长足发展,装备水平与战斗力都超过了皖南军部,其中以叶飞的6团发展最好。 叶飞 在陈毅所在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获得长足发展的时候,陈毅曾经多次请求新四军军部向苏南转移,中央也多次电令,但项英实在不愿意放弃皖南,导致新四军军队转移的时间一拖再拖,到最后迫不得已开始转移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转移了,最终的结果是,新四军三分之一的老部队成建制损失掉了,十分可惜! 陈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