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圭步斋 2021-04-13

古人讲笔法往往和结构混为一谈,搞得神秘兮兮。本文以简单实用的角度,让书友能够学以致用,看完这篇文章就能解决笔法大部分问题,便于初学入门。

笔法通常和笔画联系到一起,笔画是运用笔法书写产生的具体形态,一个笔画,分为:起笔,行笔,收笔。对应到毛笔运动的轨迹来看:笔毫由开始的聚拢状态到笔毫铺开再到笔毫聚拢。如何让笔毫的铺开与聚拢这可以理解为是笔法。

下面具体阐述:一个笔画由起行收构成,由于入笔角度,提按力度,笔画弧度,行笔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态。

一、起笔可以:尖起(凌空取势,)、切起(手起刀落)、逆入(转入)。这三种方式都是让笔毫铺开,只不过尖起是毛笔边行笔边铺开,切起是入笔后立锋铺开而已。笔画分别呈现效果为:尖,方,圆。尖起的如下图“此”字与“一”字。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切起的如下图“丧”字。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逆入的如:“平”,“酷”字。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行笔,一般我们讲究中锋行笔。

中锋是指:笔锋始终保持在行笔轨迹的中心。也就是古人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即指的中锋运笔。中锋用笔出来的效果厚实,饱满,中间实,两边虚,如锥画沙。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中锋效果图

中锋行笔时,根据笔毫铺开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裹锋和铺毫,裹锋出来的笔画圆润一点,铺毫出来的笔画方硬一点。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裹锋时笔杆与行笔方向相同,笔杆前倾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铺锋时笔杆与行笔方向相反,笔杆后倒

注意:不存在绝对的中锋。只要下笔,笔锋一定有偏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初学时会讲中锋,因为这是参照标准。后期,中锋,侧锋无差别。

侧锋,指运笔时笔锋所处的位置不在笔画中心,偏向一侧。侧锋效果:可以使线条跌宕多姿,富有变化。正如古人所说的“正以取劲,侧以取妍。”“正以主骨,侧以取态。”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箭头所指为侧锋


行笔原则:在以中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运用侧锋,任何书体,用笔都是以中锋为主。

收笔的两种方式:出锋和回锋,这两种方式都是让笔毫聚拢,使毛笔恢复锥状,保持弹性。出锋和回锋使笔画分别呈现效果为:尖,圆。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下面谈笔画的四个度:入笔角度,提按力度,笔画弧度,行笔速度

入笔角度:要多变,不雷同。如“书”字横画的入笔角度,当然,也可以用不同方式入笔。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提按力度:要做到有轻有重,这会产生粗细效果。

如“重”字的长横,两头重,中间轻。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笔画弧度: 产生笔画与笔画,偏旁部首以及一些小部件之间,俯仰,揖让,开合,呼应关系;产生曲直,松紧变化。如“奉”字三个横画入笔方式,入笔角度,入笔幅度均不相同,产生左开右合,上疏下密 的效果。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王羲之的所”字,第一个长横的弧度就决定了整个字势。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行笔速度

这和提按相关。一般来说,一个笔画,起笔和收笔比较慢,行笔较快。按下去的重的笔画慢,提起来轻的笔画较快。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通常碑学的用笔慢,帖学的用笔快,草书的用笔更快,快与慢结合,以一种速度写字,一定不会产生节奏感。

关于调锋,很多书友不会,其实调锋的目的在于整理笔毫,使毛笔产生弹性,便于连续性书写。什么时候要调锋?一般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和毛笔没有弹性的时候

这堂笔法课,讲出了90%的笔法问题

调锋的关键在于立锋,做到八面出锋。想用毛笔那个面书写就用那个面书写,不能做到八面用锋的书友,通常会写一笔转一下毛笔,用自己习惯的那面书写。文章到此,也差不多了,简单来说,笔法就是:3要素(起行收)4个度(入笔角度,提按力度,笔画弧度,行笔速度)和调锋。这篇文章基本上说完了笔法,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如果视频演示会更好。如果后期有时间,会出一个笔法的系列课,更加详细演示笔法,如何铺毫?如何聚拢笔毫?怎么做到万豪齐力,笔力突出?如何在行笔过程中保持毛笔弹性?调锋有哪几种方法?等等。请书友持续关注,不迷路。最后,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菜师兄先行谢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